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澳门半岛西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线(另称:内港线、西北线;葡萄牙语:Linha Oeste;英语:West Line)是澳门轻轨一条远期规划的路线,连接澳门半岛关闸和妈阁,途经林茂塘、沙梨头和内港等一带,同时在青茂站分出一条支线往返北区市民运动公园。
本条目或章节是关于正在建设或详细规划中的公共运输计划。 |
此条目讲述处于施工或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 |
有关路线早在2008年以澳门轻轨系统第二期(西北线)名义提出,期后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公开咨询,于2010年公布初步方案报告[1];2013年至2014年,澳门半岛线(即澳门轻轨第一期澳门半岛段)于皇朝区和黑沙环段走线先后引起社会的争议,在走线邻近的居民抗议下,2016年起澳门半岛的轻轨路线陷入规划停滞的状态[2][3]。
2022年5月下旬,澳门政府于《澳门陆路整体交通运输规划(2021-2030)》草案中重新提出,称为西线,并指出可先兴建局部关闸至林茂塘段,全长2.2公里。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则表示,由于当时政府已有工程量大,导致西线未能计划在2030年前作出兴建,作为远期规划之路线[4][5]。社会人士亦建议本线建设需要配合澳门半岛西岸治水工程建设作综合考虑和探讨。
2024年9月,西延青洲线(即关闸站至青茂站)正式开始前期研究,并预留条件延伸至筷子基;2025年6月正式提出另设支线连接青茂至北区市民运动公园[6][7]。
Remove ads
历史
2008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运输基建办公室对参与澳门轻轨系统第二期可行性研究服务进行公开竞投。当时本线以澳门轻轨第二期及西北线名义方式规划,计划主要连接关闸、西北区、内港和妈阁,并与第一期路线(即澳门半岛线)连接形成环线[8]。
2008年8月20日,运输基建办公室就澳门轻轨系统第二期可行性研究的咨询竞投招标收到三份标书[9]。其后进行第一阶段开标,三份参与竞投的标书,两份被接纳,一份被有条件接纳[10]。该年9月,进行第二阶段开标程序[11]。
2009年5月9日至7月9日,运输基建办公室展开澳门轻轨系统第二期可行性研究初步方案的咨询工作,根据顾问公司提出三个概念方案,分别是内港地底方案、沿岸高架方案和沿港隧道方案[12]。
2010年12月,运输基建办公室就“澳门轻轨系统第二期可行性研究”初步方案公众咨询期间所收集之意见。超过150人次曾于咨询活动上发表意见,透过信函和电邮提供的书面建议则有接近150份。另外,运建办还委托学术机构进行问卷调查,访问了1805人,了解二期沿线市民重点关注的问题,其后下一步将透过整体性的规划协调工作,结合调整轻轨二期进行深化研究,更全面地对内港区及旧城区综合城市发展及交通布局进行考虑[13]。
Remove ads
2013年至2014年,澳门半岛线(即澳门轻轨第一期澳门半岛段)于皇朝区和黑沙环段走线先后引起社会的争议,引起走线邻近的居民抗议,亦有部分立法会议员要求停建澳门轻轨澳门半岛段,导致于2016年起轻轨澳门半岛段(澳门半岛线和本线)陷入规划停滞的状态[2][3][14]。
自轻轨二期方案咨询完结后,造价、通车时间等一改再改,引起时任立法会议员批评,更形容二期计划消声匿迹。时任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于2014年2月表示,已在妈阁站预留空间连接第二期路线,另外为配合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的兴建将轻轨澳门半岛线延伸至青洲站,而第二期路线规划则需配合内港区中区患整治等工作结合[15]。
2017年8月23日,超强台风天鸽重创澳门,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命伤亡,随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18年4月公布多项防治重大灾害应对措施,包括开展内港雨水泵房及雨水涵箱渠建造工程,又会加装活动式挡潮闸,其设计标准足以应对二百年一遇的洪水。2018年5月,有学者于报章再度提及轻轨二期概念方案,其中“沿岸高架”及“沿港隧道”方案将内港防洪问题一并考虑,“沿岸高架”方案提出的防洪构思与现在特区政府提出的挡潮闸构思类似,就是利用高架桥墩作为连接点,兴建活动式挡潮闸,遇事时可启动。“沿港隧道”方案的防洪构思与特区政府计划于内港新建雨水泵站及配套截流箱涵的想法有更多相同之处[16]。
2020年9月,政府提出兴建轻轨东线,至于本线规划方面,澳门轻轨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轻轨的内港走线早年政府曾就此研究并提出过方案,当时社会共识是希望能将之与内港水患处理一并考虑,故暂时难以“独善其身”、只以一条轻轨去考虑和建设[17]。而在同年公布的总体城市规划草案中,没有提及兴建本线[18]。
2022年5月24日,政府就《澳门陆路整体交通运输规划(2021-2030)》举行公开咨询,当中重提研究由妈阁到关闸的轻轨西线规划,倡可先兴建关闸至林茂塘段,全长2.2公里[19][20]。
2024年9月,公共建设局网站更新资料,轻轨东线西延段工程有多个项目直接判给,包括“轻轨东线西延青茂口岸盾构隧道设计连建造工程 - 项目管理及技术援助服务”直接判给广州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金额为4,678万元;“轻轨东线西延青茂口岸盾构隧道设计连建造工程 - 工料测量服务”直接判给“利比澳门有限公司”;“轻轨东线西延段(至青洲站)工程可行性研究”直接判给“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澳门分公司”[21]。公共建设局表示,由于本延伸段使用隧道钻挖机施工,沿线地质情况复杂,技术难度高,且隧道与ES1站连接,因此需与东线进行协调。故此将隧道部分开展前期研究[22]。
2024年11月,《二○二四年财政年度政府工作总结》中提到特区政府正争取东线2029年通车时能延伸至青茂口岸,及预留条件连接市民运动公园或探讨通往筷子基北湾方向的可行性。[23]
2025年2月20日,运输工务司司长谭伟文出席澳门立法会议员质询时回应:“我哋有决心发展下去”,政府会在兴建东线的同时,亦需开展西线重新布局的可行性研究。因为对比以往的研究,现时有很多变化,需及时更新,政府会适时推动有关工作。[24][25][26] 公共建设局于2025年3月回复澳门立法会议员书面质询时表示,轻轨西线线路较长,该阶段先将原本的轻轨东线西延至青茂口岸,倘青茂口岸再往西延伸将会经过内港及其他旧区,现场环境更为复杂,故须作进一步深入研究[27]。
2025年7月7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运输工务司司长谭伟文表示,将探讨轻轨西线结合内港防洪工程的可行性[28]。
Remove ads
走线
2009年,运输基建办公室对澳门轻轨系统第二期可行性研究初步方案提出三个概念方案,以架空或隧道方式从澳门半岛西侧连接关闸和妈阁,令轻轨系统在澳门半岛形成环线。三个方案包括内港地底方案、沿岸高架方案和沿港隧道方案。三个方案均预留支线连接至青洲区内[29]。
- 内港地底方案:于关闸站开始与第一期连接,经何贤绅士大马路、白朗古将军马路至青洲站,在离开青洲站后于澳门逸园赛狗场附近过渡至地底,以地底方式途经提督马路、沙梨头海边街、巴素打尔古街、火船头街、河边新街,最后抵达妈阁站与第一期连接。
- 沿岸高架方案:于关闸站开始与第一期连接,经何贤绅士大马路、白朗古将军马路至青洲站,后以高架方式继续沿线途经白朗古将军大马路、沙梨头海边大马路、爹美刁施拿地大马路、巴素打尔古街、火船头街,经河边新街或比厘喇马忌士街并过渡至地底,最后抵达妈阁站与第一期连接。
- 沿港隧道方案:于关闸站开始与第一期连接,在何贤绅士大马路上设青洲站,在离开青洲站后于筷子基北湾附近过渡至地底,于兰花前地附近设红街市站,不设筷子基站,右转转入沙梨头海边大马路,在抵达水上街市站由地底隧道转为沿港隧道,由内港码头西北至西南一带设三个车站,最后抵达妈阁站与第一期连接。
Remove ads
2022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布的《澳门陆路整体交通运输规划(2021-2030)》上,本线属于远期规划。至于走线方面选择高架或地底,有社会人士指出需要配合澳门半岛西岸治水工程方面建设作综合考虑和探讨[30]。
2025年4月3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运输工务司举行其领域施政辩论,包括重点规划西线,初步拟定由青茂站延伸至筷子基,再经内港到妈阁[31]。
2025年6月21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运输工务司司长谭伟文透露,除了将青茂站延伸至筷子基外,另设一条支线延伸至莲峰体育中心(市民运动公园)的外围[32]。
车站
轻轨二期原规划设有8或9个车站,沿港隧道方案不设位于白朗古将军大马路内的筷子基站[29],并在青洲站设有青洲支线。2020年重提的西线则未有确定走线或设站。
原属西线的关闸至青洲段现在以东线的西延青洲线名义兴建,目前已在规划当中并确定两站均为地下站。
2017年重建完成的沙梨头街市,于一楼预留平台作为轻轨站或交通枢纽的接驳点[33],而邻近火船头街及巴素打尔古街的一幅商业及旅游娱乐土地则于土地上预留“缺口”(空间)作为选线、选址、站点可行性研究[34]。
下表列出所有兴建方案的车站位置(内港地底方案、沿岸高架方案、沿港隧道方案简称为地底方案、高架方案、隧道方案):
Remove ads
列车
相关建议和反应
自运输工务司重新提出本线作远期规划,有不同社会人士均认为提前兴建轻轨西线。交通事务局局长林衍新于2022年5月24日出席《澳门陆路整体交通运输规划(2021-2030)》草案公开咨询新闻发布会上主动提及西线,又提到若没有兴建西线,由关闸乘搭轻轨至妈阁的话,需经过氹仔才能抵达,路程超过20公里。西线车站覆盖居住人口约25万,日均客量预计增长10.5万人次。交通咨询委员会亦有众多委员提出尽快兴建西线,但林衍新表明西线的兴建不是简单的事项,需先收集社会意见,也要考虑财政人力等[37]。
2022年9月下旬,工程师学会副理事长周子键表示,轻轨东线的西延青洲线连通关闸和青茂两个陆路口岸,若兴建西线则能与东线交汇,与氹仔线形成环线,提升效益兼有效疏导人流。 建造商会理事长罗志昌建议在兴建东线建设同时加快本线规划,而内港部分路线走向可能涉及航道及填海相关问题,需要与广东省和中央人民政府协调[38]。
2023年2月中旬,有团体举办研讨会探讨。主讲者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何瑞表示,澳门陆地面积有限,需要从地下入手。轻轨站可与该区改造同时进行,可同时具备车站、防洪、蓄水和交通等功能。例如地下一层为轻轨层,地下二层为交通层,地下三层部分为停车场和蓄水池,地下四层全为蓄水池,而地面层可建停车场或自由波地等。本线由于涉及妈阁至内港一带水患问题,因此研究在地下车站设置蓄水和排水池,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浸发生。他提到,西线部分车站可能需要局部填海,而部分车站则可使用隧道挖掘机兴建[39]。
2023年2月20日,工程界澳门立法会议员梁鸿细建议借轻轨东线建设工程为契机,着紧研究轻轨西线建设,并结合治水、填海、改善经济方案,藉西线的兴建解决多重问题[40]。
2023年5月,澳门城区发展促进会会长萧颂铭建议将澳门内港码头活化改造并兴建休闲绿化带,包括在外层兴建防洪堤坝,堤坝底部建蓄水涵箱。堤坝的地面行车,成为内港外环干道;中层建设轻轨西线;顶层供市民及游客观光,堤坝向海部分仍可停泊船只,更可按需要建立各种亲水设施,供码头、航运及旅游休闲之用[41]。
2023年12月8日,轻轨妈阁线正式通车。前交通咨询委员会委员高冠鹏认为轻轨延长线为旅客提供直达路氹城酒店区的交通,连接妈阁交通枢纽透过多条接驳巴士路线往返澳门半岛其他景点;并建议启动西线连接起来的计划,形成一个连贯的环形线路,将大大提高轻轨系统的效益[42]。
2024年9月28日,2024年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唯一参选人岑浩辉被传媒问及公共交通问题时表示,将来轻轨东线完成兴建连通青茂口岸后,下一步应思考规划连接林茂塘、下环、妈阁,甚至研究规划到嘉乐庇总督大桥澳门半岛出口。[43][44]。
2024年12月1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候任运输工务司司长谭伟文表示要加强轻轨建设,会在轻轨东线西延青茂基础上探讨轻轨延伸至澳门一些核心区域,解决塞车问题[45]。
Remove ads
参见条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