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无线新闻相关争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本条目列出与无线新闻相关的争议。

错误报道争议

误报民主党公民党反对建10号干线

2015年10月23日晚,汲水门大桥遭趸船撞击而全线封闭,无线在报道指公民党民主党于2002年3月8日财委会反对兴建北大屿山至元朗公路10号干线,惟2002年公民党尚未成立,而民主党则支持相关建议。通讯事务管理局就此接获88宗投诉,并向无线发出警告。[1]

《时事百科》提供错误资讯

无线新闻在2011年3月29日的《时事百科》环节中,错误报道只要约一粒方糖大小(约5克)的便足以令全球人类死亡。广播事务管理局(现通讯事务管理局)收到投诉后向无线电视发出警告,指报道令观众惊恐,未有提供足够证据确保报道准确[2]

以五星红旗代表国民政府

2015年8月23日的《星期日档案》讲述抗日战争历史时,多次用抗战时期尚未面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代表国军,被质疑窜改历史。通讯事务管理局收到931名公众人士投诉上述内容“不准确、偏颇和歪曲历史”,局方决定向无线发出强烈劝谕。[3]其后无线在网上重温影片中加上更正告示致歉,将动画中的旗帜改为中华民国国旗日本军舰旗,惟日本军舰旗只是日本海军的旗帜,并不适用于抗日战争中的台儿庄战役与武汉会战,亦有网民批评不应用中华民国国旗与日本军旗(实际上只是军舰旗)对应。[4]

误报律政司决定不检控梁振英

2018年2月17日晚,无线《晚间新闻》引述消息指,律政司决定不就前行政长官梁振英收取澳洲公司UGL款项采取法律检控行动,廉署亦已结束调查。律政司翌日澄清报道“不正确”,强调仍未决定是否提出检控[5]。通讯局事后接到8宗投诉,局方最终裁定无线违反《电视节目守则》,并向该台发出警告。[6]

错译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发言

2018年5月5日,无线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周年大会的致辞,并播出特朗普的发言“We believe that our liberty is a gift from our Creator(我们相信我们的自由是造物主赋予的礼物)”。惟有网民发现字幕却显示为“我们的特权是来自法庭”,与原意有明显出入。通讯局及后证实共收到20宗投诉,针对有关错误会误导观众。[7]

误将英女皇当撒切尔夫人

在新闻及资讯部制作的外购节目《爱尔兰和平之路》中,其中一幕见到英女皇,但却标示为英国已故首相撒切尔夫人。[8]

错误显示K3至小三复课安排

2020年5月18日早上11时许,无线新闻台直播立法会内会主席选举冲突期间,左上角资讯窗被发现错误显示幼稚园K3至小三今学年不复课,其后无线新闻部承认因技术故障而出错,并澄清幼稚园K3至小三应为6月15日复课。[9]

误导性报道争议

吴亮星“嫖妓论”报道被指误导

2016年1月,铜锣湾书店股东及员工失踪事件中,立法会金融界议员吴亮星在保安事务委员会上,引述声称友人短讯,指“铜锣湾5条书局友”失踪,是因偷渡到内地嫖妓被捕。无线新闻报道相关消息时,以“立法会吴亮星就指收到消息,有关失踪人士涉嫌在内地嫖妓被捕”的引言报道有关消息。报道一出后,网民指相关报道失实偏颇,误导公众,发起集体投诉。至1月6日下午5时为止,通讯事务管理局共收到近4,000个有关投诉。[10]

标题“美国黑人男童拒站立唱国歌及诵读效忠誓词 遭警方起诉”涉误导

2019年2月19日,无线翡翠台《晚间新闻》报道一则题为“美国黑人男童拒站立唱国歌及诵读效忠誓词 遭警方起诉”的新闻。事实上,当天学校进行的是对美国的效忠宣誓,并非唱国歌,因此被事实查核专页求验传媒质疑标题有误导之嫌。[11]

歪曲内蒙主教祝圣报道

2019年8月27日,中梵签定主教任命协议后首度举行主教祝圣礼。无线新闻引述天亚社报道,以“教廷属意人选姚顺获祝圣为主教,分析指显示中方让步”为题,遭天亚社发严正声明,斥其错误引用并歪曲报道内容原意,促请无线新闻尽快更正报道内容。

天亚社斥无线错误引述天亚社8月26日的一篇“集宁姚顺神父获祝圣为教区主教,成中梵协议后首位晋牧司铎”报道内容,原文并没有提及“被视为中方教延的让步”。报道中亦错误引述发言,澄清天亚社的报道原文是引述若瑟神父的讲话,并非姚顺之言。[12]

误导赵家贤被咬甩耳事件

2019年11月3日晚,一名灰衣男子在太古城持刀伤人,太古城西区议员民主动力召集人赵家贤在尝试阻止袭击时被咬甩左耳。无线新闻在报道此新闻时只报道了赵家贤“左耳受伤流血”和灰衣人被围殴,没有报道赵家贤被咬甩左耳和灰衣人持械伤人,因此引起争议。通讯事务管理局截至4日下午6点几接获超过1,200宗投诉,大部分投诉不满新闻报道偏颇及有误导性。[13]

断章取义学者访问须致歉

2019年11月4日的警方例行记者会上,六名分别来自《明报》、《am730》和港台等传媒的记者戴上贴有“查警暴、止警谎”标语的头盔,警方要求六人离场不果后取消是次记者会。无线当晚播出树仁新闻系主任梁天伟的电话访问,指责涉事记者若有不满应该杯葛采访,不应“捣乱”[14]。树仁新传编委会随即发声明批评其言论不当,深表遗憾。梁天伟在两日后透过树仁《新传网》澄清有关录音被“断章取义”,又指斥无线记者致电时从未表示已开始录音,内容全属闲聊;多轮提问其中一问题“一般情况记者咁做算唔算捣乱”,梁则顺应答称“算捣乱”。他批评做法不符新闻采访程序及违反新闻道德,向无线助理总经理袁志伟投诉后对方一再致歉,并承诺追究记者,但新闻部至今仍无更正有关报道[15]

政治审查争议

禁播毛泽东纪录片

1993年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一出极具争议的纪录片《毛泽东–最后的皇帝》(Chairman Mao-the Last Emperor),无线电视购入此片后却从未播放。当时立法局议员涂谨申刘慧卿均批评无线作政治审查,无线外务部回复称每年该台均购买大量外国节目,而此片只是其中之一,不一定要播映[16]。立法局曾讨论此事,并要求港府介入调查,但被时任文康广播司简何巧云拒绝,并透露无线以“商业理由”作出相关决定[17]

选举论坛审查竞选口号

2004年立法会选举前夕,无线举行的选举论坛加入禁止候选人叫“倒董”、“踢走保皇党”及“平反六四”等口号的规定,引起泛民主派42名候选人不满,并决定杯葛该台的直选论坛。无线新闻及资讯总监罗灿反驳称若口号是政纲一部分便无问题,该台只是提醒候选人勿把论坛变成示威场所。[18]

出炉港姐普选言论遭抽起

2013年度香港小姐竞选冠军陈凯琳按惯例接受无线记者刘芷欣访问,被问及身为首位“普选港姐”对普选特首的看法,她表示自己留意相关游行日增,并敦促政府应多听民意。专访在9月2日下午率先在互动新闻台播出,但据报主管袁志伟不满内容过度政治化,决定破例不在《六点半新闻报道》播出港姐专访,引来议员和学者批评。[19]

删去旁白去掩饰警察殴打示威者事件

2014年10月15日凌晨,多间传媒机构拍摄到有警员围殴占领中环示威者,当中包括无线电视。无线新闻最初凌晨的报导指有警员对示威者“拳打脚踢”,但在上午七时后报导删去旁白和文字报导中“将他放在地上,对他拳打脚踢。期间两名警员离开,留下的警员继续再用脚踢示威者”的字句,余下“警员将他抬起,带到添马公园一个暗角位。警员最后带走示威者,整个过程历时近四分钟”。[20]事件引起大批网民不满,网民把备份的原版本片段上载到YouTube,纷纷批评无线自我审查。无线新闻其后分别在中午和六点半新闻报导加回旁白“期间怀疑警员对他使用武力”和“期间怀疑警员殴打他,包括挥拳及脚踢动作”,[21]唯没有加到最初的网上报导。[22]无线新闻部27名记者在傍晚在facebook发出联署公开信,不满公司管理层处理警方清场新闻的手法,认为“拳打脚踢”并非失实陈述,强调没有渗入记者个人立场或情绪,只是客观根据事实报道。[23][24][25]截至10月16日,已有58名采访主任、主播及记者参与联署。而通讯局截至10月15日下午5时共收到250宗投诉,多针对有关报道删除“拳打脚踢”,剥夺公众知情权,对前线记者不公平及违反新闻自由。[26]

到10月17日,网上流传疑似无线新闻部管理层与前线记者会议的26分钟录音。有关录音中,有疑似无线新闻部管理层袁志伟的男子,谈到修改旁述的原因。他表示,6时35分左右,在《香港早晨》开始前,他致电返公司要求修改。他解释,这是非常严重的事件,警员可能因此被判终身监禁,必须小心谨慎,尤其是涉及法律诉讼;另外,他又质疑片段的用字并不中肯,全凭睇片作判断去写。他质疑记者有否问过当事人。[27]

无线电视执行董事兼集团总经理李宝安经公司内部电邮表示,公司支持新闻部主管专业及判断,抨击偷录者“卑鄙和懦弱”,表示公司会严正处理秘密录音外泄事件,追究到底。更不容许敌视无线的传媒、或传媒工会指指点点,企图干涉编辑自主。[28]

临时取消林荣基专访

2016年,无线电视新闻部原本邀请了铜锣湾书店店长林荣基于6月19日出席节目《讲清讲楚》接受专访,林荣基亦答允出席,但后来新闻部突然在访问前一天下午取消专访,并没有解释原因,事件突显无线新闻存在自我审查之嫌。[29][30]

旺角骚乱中称呼示威者为“暴徒”

2016年2月8日晚至9日早上发生的旺角骚乱中,无线新闻起初用示威者、集会人士形容参与者,但凌晨4时后,改用滋事者及滋事份子形容,大约十分钟后更用“暴徒”形容示威者,此时无线摄影记者仍未受袭,在政府定性为“暴乱”后,无线新闻更第一时间将“骚乱”改为“暴乱”,并继续称呼示威者为“暴徒”。相比香港其他传媒,没有一间传媒当晚利用“暴徒”、“滋事份子”等形容示威者,即使在政府定性为“暴乱”后,香港主流传媒(有线新闻Now新闻亚视新闻香港电台商业电台等)都使用“骚乱”形容事件及“示威者”形容参与者。令人质疑无线新闻令收看的人,对事件留下难以转移的印象,将公众对事件的印象定形。而政府对事件定性,有其政治目的,但作为主流免费新闻机构,胡乱扣上“暴徒”、“暴乱”之名并不恰当。即使同样是暴力示威抗争,只要是发生在外国,例如希腊瑞典,同样的燃烧杂物,向警方掷物,外国的示威者,在无线新闻的描述中却是“滋事分子”、“骚乱”,并没有利用“暴徒”、“暴乱”等字眼,令人质疑无线新闻有双重标准,针对香港的示威者。[31][32]

立法会选举不报泛民弃选消息

2016年立法会选举前夕,多名泛民候选人宣布弃选,多家媒体都详细报道,但翡翠台播出的新闻却没有报道,当晚的《六点半新闻报道》只简述“有多名候选人表示弃选”以及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冯骅的回应,没有报道宣布弃选的泛民候选人名称,被批评为自我审查,剥削公众知情权[33]。然而,当晚明珠台播出的《七点半新闻报道》就悉数报导弃选超区的三名泛民候选人,又引述关永业称,“弃选这日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黑暗的一天”[34][35]

反修例示威报道被指偏颇不公

2019年6月起,香港爆发一连串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示威活动,无线新闻继续被批评有自我审查、“维稳”之嫌。6月10日凌晨立法会外爆发警民冲突,有指无线高层要求新闻部删走对警方不利的片段[36]。时至6月12日,大批示威者发动包围立法会行动阻止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展开二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当日早上于礼宾府接受无线专访。访问原定于下午一时的《午间新闻》播出,但消息指新闻部对播出版本有争持和避免挑动示威者情绪,最终延至下午5时才于《普通话新闻报道》率先播出部分片段,随后于翡翠台明珠台无线新闻台的新闻时段相继出街,并于晚上7点半和11点安排无线财经·资讯台播出足本版[37]。连日来无线记者都成示威者的狙击对象,屡次采访都有示威者高举“CCTVB”、“快啲转台”等横额,记者被民众喝骂“出卖港人”和遮挡镜头[38][39][40],使无线记者需要在公众场合除去“咪牌”,并遮盖摄影机上的台徽以防狙击。香港记者协会和无线新闻部随后就该台采访连番受阻发声明予以谴责[40]。有团体计划发起游行到将军澳电视广播城,亦有网民集体抵制TVB广告客户和狙击该台的大型活动以示抗议[41][42][43]。通讯事务管理局自6月至7月上旬收到大概12,000宗涉及无线电视的投诉,主要涉及该公司就《逃犯条例》修订和其他有关事件的新闻报导[44],通讯事务管理局其后裁定投诉理据不足,无须采取进一步行动。[45]。无线电视在7月11日发表声明称“无线电视新闻一直秉持中立、专业及客观的原则”“新闻报道不偏不倚”[46]。无线在10月底更向高院申请禁制令,禁止任何人非法及故意袭击该台员工及财物,但法官认为缺乏证据证明无线电视仍面对高风险,加上采访车及采访器材都没展示台徽,公众难以辨识,故驳回有关申请。[47]

通讯事务管理局其后裁定针对无线新闻的投诉理据不足,无须采取进一步行动。[45]

员工行为争议

黄应士戴猪嘴上镜

2003年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时任助理总经理黄应士率领多支采访队前往中东。在科威特城进行直播期间,防空警报不断响起,但只有黄应士有戴上防毒面罩,身旁的两位记者谭卫儿陈凯欣只可用湿毛巾掩面,再加上三人经常“食螺丝”,成为当时香港热话。由于埸面滑稽,黄应士顿成本港不少报章的取笑对象,亦有人批评他不顾身边同事的安危[48][49][50]

记者涉妨碍消防救援

2018年2月10日,大埔公路一辆九巴失事翻侧,导致19死逾60人伤。晚上近八时,现场警员要求记者走至山坡上采访及拍摄,方便消防员升起巴士救人,但据报一名无线女记者称即将要直播报道,要求在现场逗留多3分半钟,而警员随即称救人较重要。此事件遭网民批评阻碍救援。无线电视未有回应;nowTV表示派往车祸现场采访的两名记者均是男记者,有线电视亦否认涉事记者为该台记者[51]。翌日无线电视发声明承认女记者有询问可否在现场逗留多3分半钟去直播,但否认记者有妨碍救援工作,并指消防于数小时后才进行吊车,因此没有阻碍消防救援行动。[52]

记者涉嫌擅闯高铁西九龙站工地

2018年4月1日,无线派出记者到高铁西九龙总站采访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始试行营运的新闻。报道提到记者早上八时许去过西九龙站月台,并逗留约一小时[53]港铁及后表示正调查有人擅闯工地一事,并承诺会加强工地保安。发言人称没有安排开放车站予传媒拍摄,又指有关行为可能触犯法律,亦会危及自身安全,对此表示遗憾。[54][55]

记者谎称任职“东方星岛”后落荒而逃

2020年5月21日,无线女记者章咏欣在立法会质问教育界议员叶建源教协会址涉僭建一事,被反问所属媒体时却支吾其词,只称“东方星岛”,但随即被两报记者否认为同事。其后东方日报记者上前追问章咏欣为何谎报身份,她无正面回应亦无明示身份,高呼“我无冒认啊!我只系睇到佢哋嘅报道”,继而拔足狂奔往扶手电梯向保安求救,再冲进保安室避开行家追问。事隔十多分钟后她在无线摄影师陪同下向各人道歉,解释自己误以为叶建源询问其报道来源,对行家举机拍摄觉得“好惊”才逃跑[56]。事后网民发现章氏的亲北京政治色彩浓厚,曾为林郑月娥竞选活动站台[57],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访港时更现身停机坪与其握手[58]

以手势示意拒绝有线记者采访

2022年5月15日,东铁线过海段通车而正式投入服务。铁路迷罗哲琛在会展站接受无线新闻记者采访时,有线新闻记者递上咪牌遭无线记者以手势拒绝,引起有线记者和摄影师不满。[59]

其他争议

美化毛泽东遭右派围攻

1976年9月9日时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病逝,无线当晚八时播出《毛泽东特辑》,被指过分美化毛泽东的生平和抹黑中华民国政府。据报该特辑购自法国,无线中译本将南京大屠杀归咎于国民政府[60],又有指节目主持人刘家杰曾读出“香港市民同声一哭”等字眼,引起台北政府和本港右派人士的不满。事后台北曾短暂封杀无线电视以及邵氏公司,右派社团更赴广播道总台抗议,最后无线需雪藏刘家杰和刊登道歉声明,邵逸夫本人亦亲往台北向时任行政院院长蒋经国当面致歉,才令风波告一段落[61]

剽窃葛柏出狱新闻片

1977年10月3日,因贪污被捕的英籍总警司葛柏出狱,吸引大批中外记者到监狱守候,丽的电视采访队拍摄到葛柏乘车到启德机场的独家片段。无线被发现擅自取用丽的新闻片,丽的遂向无线发律师信交涉,新闻部主管黄应士则坦承有剽窃新闻片,并致电丽的道歉,而责任编辑何钜华亦引咎辞职,并转投佳艺电视。[62]

六四后专访李鹏

1990年,无线新闻成为六四屠城后全球首家访问时任中国总理李鹏的传媒,所有问题事先与中方商定,不得另设问题。新闻部派出袁志伟李汶静北上,惟后者坚持不跟剧本,亦拒绝与李鹏握手,最终由袁志伟单刀赴会。过程中袁氏笑容满面,没有问及任何敏感议题,做法遭巿民齿冷。《中国总理专访》专辑播出后,无线的公众形象大受影响。除了该时段收视暴跌至不敌亚视,记者采访时更被市民斥责为“走狗台”[63]

谭惠珠干预编采自主

1990年7月,《壹周刊》揭发身为交通咨询委员会主席谭惠珠拥有从事的士牌炒卖活动的先达的士公司股份,却没有向港府申报利益。无线记者江关生拟访问谭氏作跟进报道,她却私下向告知无线主席邵逸夫其计划采取法律行动,总经理郑君略遂勒令江氏停止采访谭惠珠,掀起一场干预新闻自由风波。[64][65][66]

记者廖忠平遭中国外交官恐吓

1998年4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访法国巴黎,无线派廖忠平为首的采访队随行。当时朱镕基遇到无国界记者的示威者扔传单,要求释放记者高瑜,廖忠平询问朱镕基对此“有什么感想”,朱面带难色地回应:“没看见、没听见”[67]。随后中国驻巴黎大使馆一等秘书苏旭把廖氏带往一角破口大骂,斥责他不应令总理尴尬,并恐吓要终止与无线的合作,更大喊“他是我们的总理!”无线最初低调处理,未有在当日晚间新闻提及此事,直至有关片段被有线电视以及一众海外媒体曝光后才着手跟进[68][69][70][71],并去信中国外交部要求道歉[72]

淡化六四二十周年报道

Thumb
“事旦男”何家泰抗议无线新闻

无线新闻就处理有关六四天安门事件新闻手法引起部分网民不满,遭网民谑称为“CCTVB”,口号亦戏称为“无线新闻,事事旦旦”(意指“无线新闻,随随便便”)。2009年6月4日,香港主要新闻频道中,只有无线新闻不将“六四事件”作为头条[73];同日,“事旦男”何家泰在无线《六点半新闻报道》进行维园六四烛光晚会的现场直播报道时,突然在背后举出写有仿照无线新闻口号的纸牌,这个画面在新闻中出现一段时间。[74][75]

新闻时段播阿娇专访

2009年3月5日,陈冠希裸照事件当事人之一的锺欣桐接受《志云饭局》录影访问,访问片段罕有地安排在新闻时段播出。有网民质疑陈志云公器私用,将个人节目当成新闻播出,而访问片段亦不适合在新闻时段播出,无线更接获最少60宗投诉。[76]

淡化铅水问题争议

2015年8月17日,无线电视《六点半新闻报道》尾段报道美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本可以过滤食水的书,主播于引言时称“香港人担心‘铅水’,但其实全世界有超过七亿人,甚至没有干净食水饮用。”引起网民哗然,并批评无线试图淡化铅水事件,将受铅水影响的市民与第三世界没有干净食水的人民相比,营造出香港人应知足的意味。[77]

普通话新闻使用简体字幕

2016年2月22日起,原本于明珠台播放的《普通话新闻报道》、《普通话天气报告》改于新开的J5(后称无线财经台,再后称无线财经·资讯台)播出,唯节目内的界面以至字幕全部均使用简体字,亦不能转换其他语言字幕,惹来部分立法会议员和网民抨击[78]。有网民发动“罢看潮”及“删台潮”,并集体向通讯事务管理局投诉,抗议无线于黄金时段播放配上简体字幕的普通话新闻。[79]无线电视回应指出香港是国际大都会,可为观众提供更多选择,应该照顾不同观众的需要[80]。报章有传此做法是无线新闻部管理层要求在普通话新闻时段内使用简体字幕、以及要争取数码频道在大陆的落地权[81]

新界东补选引用民建联监票结果

2016年2月28日,新界东补选结束后,多间传媒引用选举管理委员会官方公布的数字,唯无线新闻却采用民建联点票数据,引起网民批评。[82]

行政长官选举漏报其他特首候选人名字

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期间,漏报其他特首候选人的名字,通讯事务管理局于2018年6月30日裁定有关新闻时段违反《电视节目守则》的相关条文,向无线新闻部发出劝喻[83][84][85]

拒办立法会补选论坛

2018年立法会补选举行在即,往年无线新闻部都会按惯例举办选举论坛,但网媒众新闻在2月9日引述消息指无线不会就是次补选举办论坛,原因是新界东的参选人质素参差,影响节目效果。新闻部主管袁志伟拒绝证实有关消息,仅称“无必要同你解释”其采访政策。此举引起一众候选人不满,认为无线剥削观众的知情权。[86]

陈彦霖母亲专访起争议

2019年9月底,一名积极投入反送中抗争的15岁少女陈彦霖被发现全身赤裸浮尸大海。由于案件疑点重重,惟警方认为死因无可疑,触发外界质疑其真实死因。

无线电视在10月17日播出声称是陈彦霖母亲何女士的专访,该女子戴上口罩及被打马赛克,她坚称女儿患上思觉失调死于自杀,希望大众不要再揣测死因[87]。但专访罕有地由新闻部副总监黄淑明亲自上阵,而且陈母说话内容甚具“维稳”味道[88]

而陈母的真实性也受到质疑,与一张上月中秋节家庭照的齐肩短发,变成马尾长发,怀疑“陈妈妈”也是替身扮演。10月18日,MyRadio在《天地友政气》以“真假陈彦霖母亲?”作为节目主题[89],在节目中社运人士吴子明声称自己认识陈彦霖亲母“Ho Pui Yee”及舅父何先生,曾协助他们张贴寻人启事、找寻陈彦霖。他称该名接受无线电视访问、自称陈彦霖母亲的“何女士”是假的,陈彦霖真实的母亲和舅父早已失联[90]

无线新闻app误推送讯息

2022年5月3日凌晨,不少用家报告无线新闻app推送如下信息:

#https://tvbinespushcms.web.app/send

  1. yooooooo
  2. Test
  3. hihi
  4. 李家超見記者
  5. hi
  6. 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7. 【直播】李家超見記者
  8. 爱国者治港!!!
  9. [直播83]李家超見記者
  10. 【直播】李家超見記者
  11. 【直播中】李家超見記者
  12. testing
  13. 【直播中】比家超见记者
  14. curvediscuss
  15. 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
  16. 【直播中】比家超见记者
  17. testing123
  18. 中央援港抗疫,充分體現内地與香港的骨肉親情,充分體現了中央的關懷,充分彰顯出「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無論遇到什麽困難,有中央的關心,有内地的支持,有全體港人的共同努力,定能渡過難關。
  19. 中央援港抗疫,充分體現内地與香港的骨肉親情,充分體現了中央的關懷,充分彰顯出「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無論遇到什麽困難,有中央的關心,有内地的支持,有全體港人的共同努力,定能渡過難關。
  20. 祖国一直牵挂着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只有和衷共济、共同努力,"一国两制"才能行稳致远。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真诚期盼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向前,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无线新闻表示其资讯科技部已立即展开跨部门调查,及跟进系统是否受到人为破坏,同时已就事件联络警方。其后一名27岁男员工被拘捕,涉嫌不诚实意图而取用电脑。据报他报称当晚进行测试期间,意外地加入一条可进入移动应用程序后台数据库的连结。[91]到2022年7月19日,一名19岁男子涉嫌不诚实意图而取用电脑被捕。被捕男子获准保释,须于7月下旬向警方报到。[92]到2023年6月28日,20岁男子被观塘裁判法院裁判官刘绮云裁定刑事损坏罪成。裁判官刘绮云判刑时指,被告所发的讯息误导大众,有损无线电视的形象及公信力,拒绝采纳感化报告建议80小时社服令,判处200小时。[93]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