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熊形树袋鼠

哺乳动物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熊形樹袋鼠
Remove ads

熊形树袋鼠Dendrolagus ursinus),又名拟熊树袋鼠黑树袋鼠,是印尼一种特有的树袋鼠

事实速览 熊形树袋鼠[1],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拟熊树袋鼠也叫熊形树袋鼠,因其全身的毛都是黑褐色,仅略带一些白色的针毛,所以又被称为黑树袋鼠。它的身体较小,体长仅有55—60厘米,但尾巴却很长,其长度竟与体长几乎相等。

拟熊树袋鼠是一种树栖动物,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树上度过的。与地栖袋鼠相比较,它在形态结构上出现了很多重要的变化,因而能够很好地适应树栖的生活。它不像地栖袋鼠那样,明显地前肢短后肢长,以便在地面上迅速地跳跃前进,而是前肢和后肢的长短大体相等。虽然它的后肢仍属于跳跃型,但已变得较短、较粗,在地面上的跳跃能力自然也就比不上地栖的袋鼠了。它的脚掌粗糙而富有颗粒,而且生长着强大而略弯的爪,握力很强,也有利于沿着树干上下攀援。它的尾巴虽然也像地栖袋鼠一样又粗又长,但整条尾巴从前到后的粗细大体一致,而不似地栖袋鼠那样前粗后细。另外,尾巴的下面的毛甚少,甚至完全赤裸,从而有利于紧紧盘握树枝,并且当其在树上攀缘时起一定的支撑作用。

拟熊树袋鼠仅分布在大洋洲新几内亚的西北部,喜欢栖居于茂密的热带常绿雨林中,在林中上下攀援非常灵活,其敏捷的动作甚至可以同热带雨林中的各种猿猴相媲美。在林中迅速地跳跃前进时,它可以从一棵树纵身跳到10米开外的另一棵树上,最大的跳跃距离竟达到15—18米远,甚至还能从离地20多米高的树梢上轻松地跳下来而安然无恙。有时它也下到地面活动,在下树的时候,经常是头朝上脚冲下,倒退着下来。在地面上也是跳跃着前进,上身略向前倾,尾巴略向上弯,以便保持平衡,但步伐很小,速度也不快,根本不能和大袋鼠等地栖袋鼠相比。

拟熊树袋鼠常常结成小群栖息,白天隐藏于枝叶茂密地林中,早晨和黄昏活动最为频繁,在树枝上或地面上寻觅各种野果、树叶为食,尤其喜欢吃羊齿类植物。由于它同其他各种袋鼠一样,在食管、胃和小肠上部都有大量能使植物发酵的细菌,有助于迅速消化食物,所以它取食的植物种类也非常多。它的寿命最长可达20年左右。

同其他袋鼠一样,拟熊树袋鼠雌兽的腹部生有一个像口袋一样的皮褶,遮住里面的4个乳头,被称为育儿袋。它虽然也是胎生动物,但妊娠期很短,仅为32日左右,每胎只产1仔。由于胎儿在雌兽子宫里的时间并不长,以至于刚出生幼仔的发育很不完全,浑身上下赤裸裸地,一点毛也没有,而且双眼紧闭。但奇妙的是,幼仔出生以后并不用雌兽的帮助,而是全靠自己的力量沿着雌兽腹部缓缓地爬到育儿袋中寻找乳头,找到乳头后就叼住不放。由于雌兽的乳头周围生有一种特殊的肌肉,不仅可以使乳头的末端深深地塞到幼仔的口内,而且通过这些肌肉有规律的自动收缩,把乳汁喷射出来。这时,幼仔的口缘紧裹着乳头,喉部上升,直抵鼻腔,乳汁可以畅通无阻地流进食道。拟熊树袋鼠的幼仔就这样一直挂在雌兽的乳头上,以雌兽分泌的乳汁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直至数月后发育完全的时候,才将乳头松开,但仍要在育儿袋中生活1年以上,才能离开雌兽,独立生活。

拟熊树袋鼠因失去栖息地而受到威胁。[2]牠们被列入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的保护范围。

Remove ads

参考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