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慈(451年—491年),伯宝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侍中王昙首之孙,南齐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赠司空王僧虔之子。南齐官员及书法家

生平

王慈初出仕时在宋担任秘书郎,后在宋齐间历任太子舍人、安成王刘准抚军主簿及记室参军、秘书丞、司徒左西属、司徒右长史、试守新安太守、黄门郎、太子中庶子领射声校尉、安成王萧暠的冠军长史、豫章王萧嶷的司空长史、司徒左长史兼侍中、辅国将军领豫章内史等职。永明三年(485年),父亲去世, 王慈弃郡为父奔丧。守丧期过后王慈获授建武将军、吴郡太守,后转宁朔将军、大司马长史,再转侍中领步兵校尉[1][2]

王慈认为在朝堂上设立的避讳榜单并非经典所定的制度, 而是后来有人设立起来,而这做法“空失资敬之情,徒乖严配之道”,认为以往称颂有大功者不是用荣勋尊崇就是只称其姓;而且将其名讳挂在殿上对他们那些因公忘私的人意义不大;直接在朝堂说出那些字亦不可能差得过时刻小心去提防不说,请求改易这个前代错误的做法。不过, 博士李㧑就认为设避讳榜单的做法只是遵从《周礼》,但凡有新命令必须广布于众,同时亦在王宫颁布, 这就要挂起来给人看。太常丞王僩之则认为极度尊贵的名字应该全国都避讳它,眼睛可以看到但不能说出来;若纯粹不说出来那根本没有人知不能说,而既然没有人知道那肯定很多人犯讳,暗指避讳榜单是必须。仪曹郎任昉就认同前两者的说法,直称这样做法是“禁避之道,昭然易从”,认为从心出发去这样做不会有不安感,实务上亦行之已久,大家都习惯了,不需要改变。最终王慈的提议没有获纳[3]

后来王慈以有疾病而获转任较悠闲的职位,转任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后又曾外任冠军将军、东海太守、行南徐州府事,并加秩中二千石。永明九年(491年),王慈原获调任冠军将军、中军长史,但未拜官就去世了,享年四十一岁。朝廷追赠太常,谥懿子[4]

Remove ads

性格特征

  • 王慈八岁时,外祖父江夏王刘义恭让他进入其内斋并任他拿取其中藏品,不过王慈只拿取素琴和石砚[5]
  • 王慈与父亲及弟弟王志皆为书法家,他从小就与堂弟王俭一起学习书法,工隶书及行书。《述书赋》中称其兄弟二人“并资义训”、“并能宽闲墨妙,逸速毫奋”,又指王慈承继了父亲的书法,但亦掺杂了其他的风格[6][7]。今有《柏酒帖》及《汝比帖》录于《唐摹万岁通天帖》可窥其风格;《翁尊体帖》属王荟还是王慈作品则仍有争论,因其残卷装裱次序恐曾被颠倒多次而不能依据顺序分辨[8]
  • 王慈曾因他人犯其家讳而作出反击。如谢超宗曾经问他:“卿书何当及公?”在问王慈与其父书法评比时触犯了其家讳,王慈遂答:“我之不得仰及,犹鸡之不及也。”在答称远不及父亲之同时亦说了谢超宗父亲谢凤的名讳[9]。另又试过在佛寺中遭蔡约以其家讳开玩笑:“众今日可谓虔虔。”王慈亦回应道:“卿如此,何以蔡氏之。”亦说了蔡约父蔡兴宗之名讳。[10]
  • 王慈曾因脚疾而获齐武帝优待,准以车代步上朝,这种事在整个东晋和南朝期间相当少见[11]
Remove ads

家庭

子女

  • 王观,娶齐武帝女吴县公主[12]
  • 王氏,嫁江夏王萧锋
  • 王泰南梁吏部尚书
  • 王韶明,嫁萧昭文,初为临汝公夫人,萧昭业即位后为新安王妃,同年萧鸾废昭业立昭文后被立为皇后,又同年随丈夫被废而为海陵王妃[13]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齐书·卷46》,出自萧子显南齐书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