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福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福东(1956年8月31日—),台湾澎湖人,是一位艺术研究学者、艺术家。曾经担任台湾《雄狮美术》月刊、美洲《大地杂志》月刊、南艺大《艺术观点》季刊、台北《大趋势》季刊等艺术杂志主编与总编等职。作为一个艺术家,王福东除了曾经举办过20余次个展之外,也在1982年获得“师大新诗奖”第一名;以及1983年获得“第六届时报文学奖”[4]的新诗评审奖。
此条目的主要贡献者与本条目所述的内容疑似存在利益冲突。 (2021年8月8日) |
2022年1月自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届龄退休后,重返侨居地南加州库卡蒙格牧场Rancho Cucamonga定居。
Remove ads
生平
王福东幼时成长于澎湖县白沙乡员贝屿。1969年毕业于澎湖县立白沙乡员贝国民小学,1972年毕业于澎湖县立白沙国民中学。16岁到高雄就读于台湾省立冈山高级中学,经由“高雄学苑”接触到艺文环境后,决定成为艺术家。
1978年,王考进台湾师大美术系,积极参与诗坛与画坛活动,曾与诗友草创《海韵》诗季刊,首次发表诗评〈这样的诗人李敖〉,后被李敖收入《李敖全集‧第6卷》(四季出版);也经常进出三重埔的一家“地下印刷厂”,盗印30年代《树人小说选》等禁书。1982年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
1982年12月,王福东移民美国洛杉矶,次年8月乘坐“灰狗巴士”转进纽约,开始以地铁(Subway)、唐人街(Chinatown)、中央车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为夜宿地点,四处流窜为家长达2个月之久,浪旅生涯写了一首长诗〈旅人之歌〉投回台湾,获得“第六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因而得以进入《美洲中时》担任编辑,近距离接触到“江南事件”、“1984年洛杉矶奥运”与《美洲中时》停刊的“震撼教育”。
1985年1月,王福东首次回台改组“当代画会”成立“第三波画会”,主办多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关心我们的家园”环保展演,获《中国时报》、《民生报》等媒体全版彩色报导。同年6月与刘淑珍结婚后再度赴美,在纽约侨社《纽约日报》担任副刊主编,参加由唐德刚、夏志清等人成立的“纽约文艺协会”,接待过30年代作家萧军与中国国家副主席王震等人。
1987年,迁移到西岸洛杉矶逐水草而居,先后在《太平洋时报》、《大地杂志》担任副刊编辑与总编等职,知遇卜大中、黄哲阳、林衡哲、詹启贤...等先进,并受林衡哲委托绘制蒋渭水油画人像,目前收藏于财团法人蒋渭水文化基金会。在没有“偏执政治信仰”的情况下,王福东在海外8年的生活经验当中,前后担任过《中国时报》(国民党)、《纽约日报》(共产党)、《太平洋时报》(民进党)这三大报的编辑工作,初略了解到中国人与台湾人之间的政治现实与困境。之后,1988年重返校园,进入“东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所主修Studio Art,1990年12月,取得美国东密歇根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学位。
1991年1月,王福东应台湾《雄狮美术》发行人李贤文之邀回到台湾担任主编,策划【展望台湾新本土艺术】专辑,动员了数十位海内外艺术工作者在纽约、巴黎、洛杉矶、台北、台中、高雄等地,分六区举办“台湾新本土艺术座谈会”,成为当时〈翻搅台湾美术的黑旋风〉(倪再沁/撰文)。掀起“新本土艺术论战”的同时,也主导了刘国松VS林惺岳的笔战;甚至一度因“刊登毁谤性文章”〈台湾贩卖,外国享受〉(萧铭堂/撰文)被陈辉东告进法院,多次出庭之后和解收场。
1992年2月,王被台中臻品艺术中心聘为艺术总监,首次在台湾艺术生态环境建立起当代艺术家的经纪(代理)制度,〈将台湾当代艺术带进场〉(李维菁/撰文)。也是首开台湾当代艺术家“进出国际”的风气之先,参加“1993年日本东京国际艺术大展(TIAS)”;以及“1993年美国芝加哥国际艺术大展(ART EXPORT)”。
1998年8月,应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汉宝德校长之聘专任教职,负责该校《艺术观点》杂志的创刊;次年也在台北创办《大趋势》艺术杂志。长期担任南艺大专任副教授与台师大兼任副教授。教学之余,王福东展演论述不断,主要论文有〈台湾近代美术团体活动年谱〉(北美馆1995,《现代美术》第64期)、〈素描概论〉(国美馆1996,《台湾美术》第9卷第1期)。不定期发表评论文章,先后出版《结局》、《苏活冥想曲》、《煮字集》、《台湾新生代美术巡礼》、《进画论》...等20余册。
2004年,针对视觉艺术类研究生毕业后,大量以“精致美术”为主要的创作形式;以及,同样也是自视觉艺术研究所毕业的艺术创作群,以“在野、生猛”的艺术动能为主的“台湾壁画队”,将这些视象整理成台湾“新前卫”( Neo-avant-garde),发刊在《艺术观点》杂志第38、39期的【新前卫--学院绘画新浪潮】专辑。
2010年,王福东接受国史馆“口述历史”访谈:[为新世代发声]专文,并由国史馆出版《狮吼》(陈曼华/编著)。同一年开始在脸书发表【台湾现当代艺术风神榜‧进画论】系列,陆续结集出版有《大写艺》(2014年,策马入林出版)、《进画论-首部曲》(2017年,大苑初版)。
2018年6月起,因顾及【台湾现当代艺术风神榜‧进画论】整体系列的出版风格,在“财团法人文学台湾基金会”的策划下,由“春晖出版社”接续【台湾现当代艺术风神榜‧进画论】的后续出版。已经于2018年10月完成《进画论‧首部曲》(春晖再版)、2019年3月《进画论‧二部曲》、2019年9月《进画论-三部曲》、2020年3月《进画论-四部曲》、2020年9月《进画论-五部曲》;以及2021年5月《进画论-六部曲》的出版,计划将出版到《进画论‧十二部曲》。每一册单行本分别各推介32位“现当代艺术家”,计划总共【写好写满】12册。
Remove ads
主要策展大概
- 2008 印象画廊“帝国大反击”三部曲 主题展,台北
- 2003 大趋势艺术空间“寻找台湾美术生命力--材料与创作研究展”,台北
- 2002 大趋势艺术空间“90年代台湾类古典绘画特展”,台北
- 2001 大趋势艺术空间“大趋势-航向新世纪”开幕展,台北
- 1999 苗栗县立文化中心“假面艺术节-国际面具大展”(台湾地区),苗栗
- 1999 巴鲁巴艺文中心“新台湾观点”群展,台南
- 1995 省立美术馆“台湾美术的思辨与论证”群展,台中
- 1994 飞元艺术中心“阅读台湾美术的10种方法”群展,台北
- 1994 玄门艺术中心“阅读台湾美术的都会性格”群展,台北
- 1993 臻品艺术中心“年年有余”群展,台中
- 1993 印象艺术中心“台湾美术的思辨与论证”群展,台北
- 1993 臻品艺术中心“新生代的崛起”群展,台中
- 1993 飞元艺术中心“四种向度”群展,台北
- 1985 百家画廊第三波画会“污染-关心我们的家园”群展,台北
Remove ads
作品收藏场馆
文艺奖项获得一览
期刊论文一览
- 〈台湾近代美术团体活动年谱(上)〉1995,《现代美术》第62期,台北市立美术馆出版
- 〈台湾近代美术团体活动年谱(下)〉1995,《现代美术》第64期,台北市立美术馆出版
- 〈素描概论〉1996,《台湾美术》第9卷第1期,国立台湾美术馆(原台湾省立美术馆)出版
- 1982~2009年间于《美洲中国时报》、《美洲大地杂志》、《美洲太平洋时报》、《雄狮美术》、《艺术观点》、《大趋势》等杂志,不定期发表有关艺术环境发展与评论文章,先后结集出版成《苏活冥想曲》、《煮字集---作为一个台湾画家》、《台湾新生代美术巡礼》、《亲爱的新前卫---进画论》。
- 2010年接受国史馆“口述历史”访谈:[为新世代发声]专文,并由国史馆出版《狮吼》(陈曼华/编著)。同一年开始在脸书发表【台湾现、当代艺术风神榜】系列,陆续出版《大写艺》、《进画论》等著作。
参考文献
- 〈台湾近代美术团体活动年谱(上)〉,《现代美术》第62期,台北市立美术馆,1995出版.
- 〈台湾近代美术团体活动年谱(下)〉,《现代美术》第64期,台北市立美术馆,1995出版.
- 〈素描概论〉,《台湾美术》第9卷第1期,国立台湾美术馆 1996出版.
- 《非池中艺术网》,佟孟真 ∕ 王福东,用一种“活在当下”的态度生活与创作,2008.
- 《狮吼》陈曼华 ∕ 编著, “口述历史”访谈:[为新世代发声], 国史馆2010年出版
- 《今艺术》2012,6,1,
- 《亲爱的新前卫∕进画论》春成2010,4,出版
- 《艺术观点》NO.38期,国立台南艺术大学2009,4,1,出版
- 《艺术家》2004,10,1,出版
- 《新朝艺术》杂志,1999,11,1, 出版
- 《时报周刊》877期, 中国时报社1994,12,18,出版
- 《子不语--立体作品集》,臻品艺术中心1994,12,出版
- 《雄狮美术》, 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12,出版
- 《自立晚报》副刊,1994,10,30,出版
- 《自立晚报》副刊,1993,6,1,出版
- 《新生态艺讯》,1992,9,出版
- 《芙蓉坊杂志》,1992,9,出版
- 《雄狮美术》, 雄狮图书有限公司1992,7,出版
- 《雄狮美术》, 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5,出版
- 《艺术观点》NO.37期,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2008,10,1,出版
- 《艺术家》,2004,10,1,出版
Remove ads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