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雅 (晋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雅(334年—400年9月13日),茂达东海郯县人。三国儒学家王肃的玄孙。东晋官员。

生平

王雅年少知名,初获州府檄命为主簿,举秀才,曾任郎中永兴县令,以干练且有理事之才而闻名。后又历任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廷尉侍中、左卫将军,丹杨尹,领太子左卫率。太元二十年(395年)领太子少傅[1]。又迁领军将军,尚书,散骑常侍。

王雅爱护下级,恭敬谨慎且不徇私,故得到晋孝武帝很大的礼遇,即使不在朝内仍然多数召见他,并与他参议朝中大事;在酒宴时更特定待王雅到来以后才开始举杯喝酒;及至后来清暑殿建成,孝武帝与美人张氏一同出游华林园,只有王雅才获准陪同。因为这些礼遇过厚,故此当时有人以佞幸之臣去看待王雅。当时晋孝武帝更打算让他担当相当于副相的职权,但在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孝武帝因被张贵人所杀而突然死亡,未及让王雅受顾命,在晋安帝继位后就由司马道子辅政,王雅等孝武帝宠信的臣子都突然失去权力,只能一直谨慎缄默,不作什么辩论。

隆安二年(398年)十一月迁尚书左仆射[2],隆安四年(400年)六月迁尚书右仆射[3]。八月丁亥日(9月13日)[4],王雅去世,享年六十七岁。朝廷追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Remove ads

性格特征

  • 孝武帝认为其弟司马道子没有治国才干,反宠信王国宝等阿谀奉承的人,而这些人又与孝武帝所信任的王珣等人不睦,于是怕去世后会生乱。为此,孝武帝就选了当时有望且自己又信任的王恭殷仲堪等人分别出镇青兖二州刺史及荆州刺史,用作外藩[5]。不过,王雅当时就向孝武帝表示他们都没有治世之才,不可以受如此大任,日后国内若有事端就会因他们而生乱。但孝武帝没有听从。后来王恭和殷仲堪相继败死,当时人都认为他懂鉴赏人们才能和品行。
  • 王雅虽然获孝武帝宠信并任居高位,有很多人去拜访他,门前车骑常常都数以百计,而王雅本身善于应接,都尽心礼待访客们。

逸事

  • 王雅领太子少傅时,正遇上王珣儿子大婚,当时有大批宾客要去参加王家喜宴,听闻王雅拜太子少傅后,超过一半都改去见王雅。当时士人风俗败坏,无廉耻心[6],虽然当时太子少傅的众望归于王珣,连王珣也这样认为,但当朝廷下诏授予王雅时就都相继去了王雅那里。王雅拜官时下着雨,于是请持伞入内进行,但王珣不准许,于是唯有冒雨拜官。

子女

  • 王准之,王雅长子,官至散骑侍郎
  • 王协之,王雅次子,官至黄门
  • 王少卿,王雅三子,官至侍中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晋书·卷083》,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