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鸿年

近代中國外交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鸿年
Remove ads

王鸿年(1874年—1946年1月12日[注 1]),字世屿,号鲁璠浙江永嘉(今属温州市)人,中国法学家、外交官,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大学

事实速览 王鸿年, 个人资料 ...

生平

王鸿年出身官宦家庭,父亲王焕熙为清朝同治年拔贡,历任安徽含山、芜湖知县,弟弟王荣年后来成为书法家。[7]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秀才,三年后转廪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王鸿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次年因议论时政得罪湖广总督张之洞,前往日本避祸。1898年9月以官费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毕业后应聘办四川将弁学堂和山东法政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取法政科举人,以内阁中书录用,供职学部京师大学堂译馆教席。三十三年(1907年)调任外务部丞参厅主事,随考察宪政大臣赴日考察。1909年后曾任留学生考试襄校官。[1][4]

Thumb
1926年外交部部立法政专门学校浙江同学会合影,前排中为王鸿年

民国成立后,王于1912年担任外交部佥事。1913年调充奉天营口交涉员,授予五等嘉禾章。后历任汉口、福州、铁岭等地外交特派员,因都能据理力争,使得日方让步,晋授四等嘉禾章。1916年署理驻日公使馆一等秘书,晋授三等嘉禾章,1918年,晋授二等嘉禾章。1919年出任驻朝鲜总领事。1920年代表中国政府处理中苏边界“庙街交涉”一案,成功平息事态后晋授二等大绶嘉禾章,升驻日公使馆参事官、代理驻日全权公使。1921年11月任专门委员,赴华盛顿参加太平洋会议,争取收回胶州湾主权,外交部授予三等文虎章。1922年出任驻苏俄远东共和国外交代表兼驻赤塔总领事,获三等宝光嘉禾章。1923年任外交部参事,以全权公使记名。1926年任外交部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校长。1934年1月出任驻日本横滨代理总领事。1935年11月任驻横滨总领事。[1][4]

民国25年(1936年),卸任回国,寓居北京。[4]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王鸿年因为路途梗阻无法回到原籍。日本人多次劝诱王鸿年出山,均遭王鸿年拒绝。1945年日本投降后,王鸿年赋诗《志捷》以庆贺。[8]1946年1月12日,王鸿年在北平家中病逝,[6]葬于今北京市西山福田公墓。[7]

Remove ads

著作

  • 日本陆军军制提要(1901年)[9][10]
  • 宪法法理要义(1902年)[9]
  • 国际公法总纲(1902年)[9]
  • 日本语言文字指南(1902年)[9][10]
  • 战时现行国际法规(1904年)
  • 国际中立法则提纲(1904年)
  • 内阁制度刍议[11]
  • 中国政治沿革史[4]
  • 萝东诗文集[4]
  • 南华词存[4]
  • 南华诗存[4]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