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珍·古道尔
英國動物學家、靈長類動物行為學家與人類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瓦莱丽·珍·莫里斯·古道尔女爵士,DBE(英语:Dame Valerie Jane Morris Goodall,/ˈɡʊdɔːl/;1934年4月3日—2025年10月1日)是英国灵长类学家和人类学家,被视为灵长类动物行为学的先驱,以在坦桑尼亚贡贝溪国家公园对野生黑猩猩的社会与家庭行为进行长期观察研究而闻名[3][4]。
此条目所述对象于近期逝世。 |
1960年起,古道尔在路易斯·利基的资助下对贡贝溪国家公园的黑猩猩展开开创性的研究,她证实黑猩猩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合作狩猎,并表现出曾被认为人类所独有的复杂情感和社会结构,改变了人类对黑猩猩等其他动物的观念。其于1977年创立了珍·古道尔研究所,并于1991年发起根与芽全球项目,长期致力于自然保护、动物福利和环境教育事业。[5][6]
古道尔于1995年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授英帝国女爵级司令勋章(DBE),成为女爵士。其于2002年成为联合国和平使者,亦是世界未来理事会荣誉成员和非人类权利计划董事会成员,并获得京都奖、邓普顿奖、总统自由勋章等荣誉。
Remove ads
生平

瓦莱丽·珍·莫里斯-古道尔(Valerie Jane Morris-Goodall)于1934年4月出生在伦敦汉普斯特德,[7][8]。父亲莫蒂默·赫伯特·莫里斯-古道尔(1907年—2001年)是一位商人,母亲玛格丽特·默万威·约瑟夫(Margaret Myfanwe Joseph,1906年—2000年)[9]则是一名来自彭布罗克郡米尔福德港的小说家,笔名范妮·莫里斯-古道尔(Vanne Morris-Goodall)。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家后来搬到伯恩茅斯[10],古道尔在普尔附近的普尔阿普兰兹学校就读。
父亲曾送给她一只名叫“Jubilee”的玩具黑猩猩,作为泰迪熊的替代礼物。古道尔回忆说,这份礼物激发了她对动物的热爱。她也提到,当时母亲的朋友们觉得这个玩具会吓到她,甚至让她做恶梦。不过“Jubilee”后来一直被她摆放在伦敦的梳妆台上。[11][12]
成年后,盲人魔术师加里·霍恩(Gary Haun)又送给她一只毛绒猴子,她将其取名为“H先生”。H先生陪伴她长达28年,并随她走过64个国家。[13]
Remove ads
1957年,她前往肯亚高地的一位朋友农场。[14]其后,她找到一份秘书工作,并在朋友建议下致电考古学家路易斯·利基,[15]原本仅是想与他谈论动物。利基认为,研究现存类人猿能为早期人科行为提供线索。[16]当时他正寻找研究黑猩猩的人选,但计划尚未公开。利基先邀请古道尔担任秘书,随后与合作者及其妻子、英国古人类学家玛丽·利基达成共识,才派她前往坦干依喀(今属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详细介绍计划内容。[17][10] 1958年,利基资助她赴伦敦深造,分别随奥斯曼·希尔学习灵长类行为,并向约翰·内皮尔学习灵长类解剖学。[18]在筹得研究经费后,1960年7月14日,古道尔抵达贡贝溪国家公园,成为后来所称“灵长类女中三杰”中的第一人。[19]出于安全考量,她的母亲同行,这也是首席护林员大卫·安斯蒂(David Anstey)的要求。[14]古道尔视母亲为自己投身灵长类学的重要支持者,因为当时这几乎仍是男性主导的领域。她曾回忆,1950年代末期女性尚未被广泛接纳为研究人员。[20]截至2019年,灵长类研究领域已接近性别平衡,部分归功于古道尔的开创性贡献及她对年轻女性的鼓励。[21]
1962年,利基再度筹款,送尚无学位的古道尔前往剑桥大学深造。[17]她成为剑桥大学第八位获准未经学士学位直接攻读博士的人。[7][22][23]她入读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攻读动物行为学博士,[24][1][14][25][26]于1966年完成博士论文。其博士论文由动物学家罗伯特·海因德指导,题为《野生黑猩猩的行为》(Behaviour of free-living chimpanzees),[1]内容记录了她在贡贝保护区前五年的研究成果。[7][25]
总结
视角
1960年起,古道尔在坦桑尼亚贡贝溪国家公园展开对黑猩猩社会与家庭生活的长期观察,最初研究的对象是卡萨凯拉黑猩猩群体。[27][28] 这个群体虽属野生,但已部分习惯人类存在,并成为古道尔至今持续研究的核心对象,构成了动物在自然栖息地中最长期的连续研究之一。[29][30][31] 由于这项研究的持续与深度,卡萨凯拉群体在灵长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多次出现在书籍与纪录片中。
与当时大多数灵长类学者不同,古道尔为黑猩猩取了名字,而不是单纯以编号标记。[32] 当时学界普遍认为,仅使用编号能避免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产生情感依附,从而影响观察的客观性。[33][34] 但古道尔主张,黑猩猩同样是独立的生命个体,理应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10]
古道尔则依循母系血缘命名:幼崽通常与母亲名字的首字母相同。卡萨凯拉群体中数个家族因此受到特别关注。其中,F家族孕育过五位首领雄性,族母佛罗(Flo)更在群体逐渐接受古道尔观察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G家族亦出现过首领雄性,并多次出现罕见的黑猩猩双胞胎。其他知名家族还包括T家族与S家族,其中S家族同样曾出现首领雄性。
透过长期观察,古道尔提出了颠覆当时主流的见解:“并非只有人类才具备个性、能进行理性思考,并拥有喜悦与悲伤等情感”。[28] 她记录到黑猩猩会拥抱、亲吻、轻拍背部,甚至互相搔痒等,这些原本被视为“人类专属”的行为。[28] 她认为这些互动显示黑猩猩能建立“紧密、支持与亲密的关系”,并能维系一生,长达50年以上。[28]

她最具代表性的发现之一发生于1960年11月4日。当天,古道尔观察到一只她命名为“白胡子大卫”(David Greybeard)的黑猩猩,使用草茎从白蚁丘中取食。随后,她又记录到白胡子大卫与另一只名为“歌利亚”(Goliath)的黑猩猩,会将树枝去叶后制作成工具,用以捕捉白蚁。这是首次有确切纪录显示非人类动物具备制造并使用工具的能力,而制造工具此前一直被视为人类独有的行为。[35][36][27][37] 这一发现促使路易斯·利基评论道:“我们必须重新定义人类,重新定义工具,或者承认黑猩猩是人类!”[10][37][38] 除了工具使用的行为,古道尔还记录到黑猩猩展现出近似仪式的举动。例如,在下雨时,雄性黑猩猩会进行“雨之舞”,牠们奔跑、呼喊、拍打地面与树木,甚至拖曳树枝,展现出一种带有仪式感的行为模式。[39][40]
古道尔还曾回忆,有一次她坐在白胡子大卫身旁,缓缓递上一颗棕榈树果实。起初,牠将头转向一旁,但当她再次伸手时,白胡子大卫回过头来直视着她,并用手挥掉果实,同时轻捏了她的手指——这是一种黑猩猩之间彼此认可的方式。白胡子大卫是第一只接纳她的黑猩猩,也因此成为她深入观察族群生活的关键。[10]
1970年代初期,卡萨凯拉群体与邻近的卡哈马群体爆发长期冲突,最终导致后者被彻底消灭。[41][42] 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将贡贝黑猩猩战争视为首次科学记录到非人灵长类“有意寻找、攻击并杀死”的行为,并称之为“首个非人灵长类持续性‘战争’案例”。[41][43]
古道尔在此期间进一步揭示黑猩猩社群中的攻击性与暴力。她记录到部分雌性会蓄意杀死他人的幼崽以维持地位,[28] 甚至发生过同类相食。[37] 她坦言:
在研究的前十年里,我曾相信……贡贝的黑猩猩大体上比人类要友善一些。……然而,突然之间我们发现黑猩猩也可能是残酷的——牠们和我们一样,天性中也存在着黑暗的一面。[37][10]
她在1990年出版的《窗中世界:我与贡贝黑猩猩三十年》(Through a Window: My Thirty Years with the Chimpanzees of Gombe)中,详细记录了1974年至1978年间的贡贝黑猩猩战争。这些发现彻底改变了学界对黑猩猩行为的认识,并进一步揭示人类与黑猩猩在社会行为上的高度相似性。[44]
此外,她还观察到黑猩猩具有组织化的狩猎行为,会合力捕捉并食用较小的灵长类。[28]古道尔曾记录一群黑猩猩合力围困一只疣猴,封锁牠的退路后再由个体扑上捕杀,其余则分食尸体,并透过乞食分享。[45]在贡贝,黑猩猩每年大约会猎杀并食用三分之一的疣猴族群。[28] 这一系列观察彻底改变了人类对黑猩猩饮食与行为的既有认知。[46]
Remove ads
1977年,古道尔创立了珍·古道尔研究所(JGI),该机构长期支持贡贝溪国家公园的研究,并逐渐成为保护黑猩猩及其栖息地的领导机构。JGI在全球设有十九个办事处,以社区为核心的保育运动与发展计划广为人知,特别是在非洲。1991年,她与16位当地青少年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后院会面时,共同创立了全球青年计划“根与芽”,这些年轻人热切希望讨论他们亲身经历并深感忧虑的一系列问题。到2010年,该组织已在超过100个国家设立逾一万个小组。[47][48]1992年,古道尔于刚果共和国创立钦蓬加黑猩猩庇护所,照顾因丛林肉类贸易而成为孤儿的黑猩猩。该庇护所分布于三个岛屿,收容超过一百只黑猩猩。[49]1994年,古道尔创立“坦干伊喀湖集水区造林与教育计划”(简称TACARE或“Take Care”)试点项目,旨在透过重建贡贝溪国家公园周边山丘的森林以保护黑猩猩栖息地,同时教育邻近社区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技能。[50]TACARE亦支持年轻女性,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及大学奖学金。[51]
1990年代中期,古道尔家中在达累斯萨拉姆积累了大量手写笔记、照片与数据,珍·古道尔研究所在明尼苏达大学成立“灵长类研究中心”,用以保存、整理这些资料。截至2011年,古道尔的原始档案已全部存放于此,并完成数码化、分析及建立线上数据库。[52]2011年3月17日,杜克大学发言人卡尔·贝茨(Karl Bates)宣布,这些档案将移至杜克大学,由该校演化人类学系主任安妮·E·普西(Anne E. Pusey)负责管理。普西曾在明尼苏达负责这些档案,并与古道尔于坦桑尼亚合作,她已在杜克任职一年。[53]2018年与2020年,古道尔与好友兼CEO麦可·卡马拉塔合作,分别与Schmidt's Naturals及Neptune Wellness Solutions推出两系列天然产品,每笔销售额的5%均捐赠予珍·古道尔研究所。[54][55][56]
截至2004年,古道尔几乎将所有时间投入于黑猩猩与环境倡议,每年旅行近300天。[57][58]
古道尔同时担任美国佛罗里达州皮尔斯堡的“拯救黑猩猩庇护所”顾问委员会成员,该机构是非洲以外全球最大的黑猩猩庇护所。[59]古道尔亦是“地下网络保护协会”(SPUN)的顾问委员会成员。



Remove ads
古道尔将研究重心的转变归因于1986年在芝加哥科学院举办的《理解黑猩猩》(Understanding Chimpanzees)会议。这场会议使她的关注点,从单纯观察黑猩猩,拓展到人类与动物保育之间更广泛而深刻的议题。[60] 她曾出任“动物保护倡议”组织主席。该组织总部位于苏格兰爱丁堡,致力于反对在医学研究、动物园、畜牧业及体育活动中使用动物。[61][62][63]
她同时是公开的环境倡议者,经常谈论气候变迁对黑猩猩等濒危物种的冲击。古道尔及其基金会与NASA合作,利用陆地卫星计划影像,协助西非地区的村民减少破坏行为并保护环境,以缓解森林砍伐对黑猩猩和当地社区的威胁。[64] 为确保行为学研究中的动物能获得安全且合乎伦理的对待,她与马克·贝科夫教授于2000年共同创立“行为学家为动物伦理对待而奋斗组织”(Ethologists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65]
2008年,古道尔在圣地亚哥大学的琼·B·克罗克和平与正义研究所发表题为《Reason for Hope》的演讲,[66] 同年,她呼吁欧洲联盟禁止在医学研究中使用动物,并要求投入更多资金支持替代性研究方法。[67] 她称赞爱丁堡动物园新建的灵长类动物馆是“极佳的设施”,并表示那里的猴子“可能比生活在布东戈森林(每六只就有一只被金属陷阱捕获),或像刚果共和国等猩猩、猴子与大猩猩遭商业猎杀的地区,更加安全”。[68] 她的立场因此与部分反对圈养动物的“动物保护倡议”组织产生分歧。[69] 同年6月,她辞去了自1998年起担任的该组织主席职务,理由是行程繁忙,她解释:“我真的没有时间给他们。”[70] 古道尔也是人口问题慈善机构Population Matters的赞助人,[71] 并于2017年起担任迪士尼自然的大使。[72]
2010年,古道尔透过珍·古道尔研究所与多个组织(包括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及美国人道主义协会)组成联盟,并提交请愿书,要求将所有黑猩猩(包括圈养个体)列为濒危物种。[73] 2015年,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宣布接受该建议,将所有黑猩猩列为濒危动物。[74] 2011年,她成为澳洲动物保护团体Voiceless的赞助人,并指出:“数十年来我一直关注工厂化畜牧业,一方面因其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另一方面是对数以百万计有感知生物持续造成残酷对待。”[75]
2012年,她在DO学校(前身为D&F学院)发起的“Engage in Conservation Challenge”中担任挑战者,[76] 并与新兴社会企业家合作举办工作坊,提升年轻人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参与度,并解决全球对该议题认知不足的问题。[77] 2014年,她致信法国航空高层,批评该公司持续运送猴子至实验室,称此做法对猴子“残酷且创伤性”。同年,她也写信给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批评其针对幼猴的母婴分离实验。[78][79]
在2015年英国大选前夕,她支持英格兰和威尔士绿党候选人卡罗琳·卢卡斯。[80] 她也是猎狐的批评者,并于2015年联署公开信,反对保守党首相戴维·卡梅伦修改2004年狩猎法的计划。[81]
2019年8月,古道尔因其对科学的贡献,在曼哈顿中城设立的青铜雕像揭幕,与其他九位杰出女性共同获表彰,这是“平等雕像计划”的一部分。[82] 2020年,她呼吁将生态灭绝(大规模破坏或毁灭自然)列为国际罪行,并表示:“生态灭绝罪的概念早已刻不容缓,它能改变人们看待并应对当前环境危机的方式。”[83][84][85] 同年,她也承诺种植500万棵树,响应世界经济论坛发起的“一兆棵树计划”。[86] 2021年,她与逾140位科学家共同呼吁欧洲联盟委员会全面废除农场动物的笼养制度。[87]2020年,古道尔认为导致冠状病毒疫情主要肇因之一,是因为人类不重视自然与不尊重野生动物。[88][89]
2021年,古道尔加入“重写灭绝”慈善行动,透过漫画推广对抗气候变迁与生物多样性危机。她同时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漫画书:拯救世界的故事》的撰稿人之一,[90] 该书由多林金德斯利于2021年10月28日出版。[91]
Remove ads
维基新闻中的相关报导:观察60年黑猩猩的动物学家珍·古道尔巡回中逝世
古道尔于202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因自然原因在睡梦中逝世[92],享耆寿91岁。她的研究所于2025年10月1日透过社群媒体宣布讣告。逝世前,她正在美国进行巡回演讲。[93][94][95]

个人生活
古道尔结过两次婚。1964年3月28日,她在伦敦的切尔西老教堂与荷兰贵族、野生动物摄影师胡戈·范拉维克男爵结婚,婚后被称为“珍·范拉维克-古道尔男爵夫人”。[96] 两人于1967年育有一子,但在1974年离婚。1975年,她与坦桑尼亚国会议员、同国国家公园署署长德里克·布赖森(Derek Bryceson)再婚,布赖森于1980年10月因癌症去世。[97] 由于其政府职位,布赖森能保障古道尔在贡贝的研究计划,并实行游客禁令。[97]
观点
古道尔自幼在基督新教公理宗家庭中成长。年轻时,她曾修习夜间课程研读神智学。家人偶尔会去教堂,而在她的青少年时期,因新牧师特雷弗·戴维斯(Trevor Davies)的到来,她开始更积极参与教会活动。古道尔回忆道:“他非常聪明,讲道既有力量又发人深省……我能听他讲上好几个小时……我疯狂地爱上了他……突然之间,再也没有人需要鼓励我去教堂。事实上,对我来说聚会永远不够多。”对于日后发现许多科学同僚是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她曾写道:“幸运的是,当我进入剑桥时,我已经27岁,信仰已经成熟,因此未受这些观点影响。”[100]
在她1999年的著作《希望的理由:一段心灵之旅》(Reason for Hope: A Spiritual Journey)中,古道尔提到自己1977年在巴黎圣母院的经历,她写道:“我无法相信这纯粹是偶然的结果,我必须承认这是反偶然。因此,我必须相信宇宙中存在一种引导的力量——换句话说,我必须相信上帝。”[101] 2010年9月,她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到是否相信上帝时回答:“我不知道上帝是谁或什么。但我相信某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我特别在大自然中能感受到。那是比我或任何人都更伟大的东西。我感觉得到,对我来说这已足够了。”[102] 同年接受《卫报》访问时,当被问到是否仍自认为基督徒,她表示:“我想是的;我是以基督徒的身份长大的。”并补充说,她不认为进化论与信仰上帝之间存在矛盾。[103]
她在2017年为《宇宙的智慧》(The Intelligence of the Cosmos)撰写的前言中引用欧文·拉兹洛的思想,写道:“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观点:在进化过程中存在一种智慧,那就是宇宙与地球上的生命,受到一个未知且不可知的造物主、一个至高存在、一个伟大的精神力量所启发并引导。”[104]
Remove ads
古道尔对尚未被科学确认的灵长类持开放态度,包括神秘生物如大脚怪和野人。她在多场访谈与讨论中探及这一议题。[105][106][107]
2012年,《赫芬顿邮报》询问她相关看法时,古道尔回答:“我对此着迷,并且真心希望牠们存在。”她又补充:“当然,奇怪的是,至今没有任何真正的皮毛标本,但我读过所有相关的记载。”[108]
古道尔长期为素食主义者,并基于伦理、环境及健康因素提倡此种饮食方式。在《农场动物的内心世界》(The Inner World of Farm Animals,2009年)中,她写道:“农场动物远比我们想像的更具觉知与智慧。虽然牠们被驯化为人类的役仆,但本质上仍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因此值得我们尊重与帮助。如果我们选择沉默,那么谁来替牠们发声?”[109] 她亦指出:“数以千计自称‘爱动物’的人,却每天坐下来享用那些几乎未被给予任何尊重或善待的生命,只为了换取更多肉食。”[110] 2021年,古道尔转为纯素主义者,并出版食谱《少吃肉》(Eat Meat Less)。[111]
古道尔曾表示希望马斯克的SpaceX把自己不喜欢的人送上外星球上,其中就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及其右翼政府,以及马斯克自己。[112]
荣誉

古道尔因在环境保护、人道主义及其他多方面的成就而获得众多荣誉。1995年,她于新年授勋名单中获颁大英帝国勋章司令勋位(CBE),以表彰其在动物学领域的贡献。[113] 2003年,她在生日授勋名单中进一步晋升为大英帝国女爵士司令勋章(DBE),表彰其在环境与自然保育方面的努力。[114] 封爵仪式于2004年在白金汉宫举行。
2002年4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任命她为联合国和平使者。她获得的其他重要荣誉包括:泰勒环境成就奖、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坦桑尼亚勋章、日本京都奖、富兰克林奖(生命科学类)、甘地和平奖以及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此外,她亦曾担任《BBC野生动物杂志》的顾问委员会成员,并支持Population Matters(前称“最佳人口信托”)的活动。
古道尔还获得来自世界各地地方政府、学术机构、学校及慈善团体的致敬与荣誉。华特迪士尼公司亦于迪士尼动物王国主题乐园的“生命之树”设立铭牌向她致敬,并雕刻了她与白胡子大卫的形象。[115] 她同时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与美国哲学会的院士。[116][117]
2010年,戴夫·马修斯与蒂姆·雷诺兹于华盛顿特区的DAR宪法厅举办慈善音乐会,纪念“刚比50:全球庆祝古道尔开创性的黑猩猩研究及对未来的启发愿景”。[118] 2019年,《时代杂志》将她列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名单。[119] 2021年,她获颁邓普顿奖。[120] 同年12月31日,古道尔担任BBC广播四台节目《今日秀》的客座编辑,并邀请弗朗西斯·柯林斯主持《今日心灵省思》。[121][122][123]
2022年,她因长期研究野生黑猩猩的社会与家庭互动而获颁史蒂芬·霍金科学传播奖章。[124] 2023年4月,古道尔于海牙获颁奥兰治-拿骚勋章军官勋位。[125][126]
2024年10月,她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发表“历史性演说”,[127] 强调保育的重要性,并呼吁青年与社区共同保护与尊重自然世界。2025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乔·拜登授予她总统自由勋章。[128]
争议
多数研究方法旨在避免观察者干扰。然而,一些学者认为古道尔在贡贝透过喂食站吸引黑猩猩的做法,可能改变了牠们的觅食模式与社会关系。这一观点是玛格丽特·鲍尔于1991年著作的核心论点。[129] 有人提出,群体间更高的攻击性与冲突可能源于饲喂行为,并导致古道尔所记录的黑猩猩“战争”。由于她在早期多年观察中未见此现象,部分学者认为她的研究结果可能受到饲喂影响而偏差。[130]
古道尔承认饲喂确实加剧了冲突的“强度”,但她坚持其并未改变冲突的“本质”。她认为,饲喂是确保研究得以进行的必要手段。南加州大学珍·古道尔研究所的克雷格·B·史丹佛亦指出,不使用人工饲喂的研究者,往往难以观察黑猩猩的社会行为,特别是群体间的冲突。[131]
相较之下,克丽凯特·桑兹在刚果共和国古阿卢戈三角区及克里斯托夫·伯施在科特迪瓦塔伊国家公园的研究,并未发现贡贝所观察到的高攻击性。[132] 不过,部分灵长类学家认为这些研究仍有局限。吉姆·穆尔(Jim Moore)便批评鲍尔的观点,[133] 并指出,即便在没有饲喂的群体中,也同样观察到类似的攻击行为。[134] 2017年11月,她接受《好莱坞报导》访问时坦言,若是今日,她不会再使用饲喂站,因为“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黑猩猩可能会感染人类的传染病”。[135]
2013年,古道尔与盖尔·哈德森(Gail Hudson)合著《希望的种子》,探讨树木与植物在世界中的重要性。[136] 但在3月22日,桦榭图书集团宣布暂缓出版,原因是书中部分内容涉嫌抄袭。[137]
《华盛顿邮报》评论者指出,书中有段落未标明来源,抄自有机茶、烟草网站,以及“业余占星网站”,甚至包含维基百科的内容。[138] 对此,古道尔公开致歉,表示:“让正确的来源获得致谢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将与团队努力修正所有问题,确保本书在出版时符合最高标准,并将焦点回归其所要传达的核心讯息。”[139][140]
该书于2014年4月1日经审订并新增57页注解后重新出版。[141] 之后,她将这场争议归因于“混乱的笔记方式”,并在指控后全面修订了书籍。[142]
流行文化
漫画家加里·拉森的《远方世界》中,有一幅漫画描绘两只黑猩猩在互相清理毛发。其中一只发现对方面上有一根金色的人类头发,便问道:“是不是又和那个珍·古道尔做了一些‘研究’?”[143] 当时古道尔仍在非洲进行研究。珍·古道尔研究所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认为漫画低俗,并要求律师向拉森及其发行公司发函,将该作品形容为“暴行”。然而,古道尔本人返国后亲眼看到这幅漫画,却坦言觉得相当有趣。[144]
此后,该漫画所推出的T恤销售利润皆捐赠予珍·古道尔研究所。古道尔也为《The Far Side Gallery 5》撰写序言,谈及她对这场争议的看法,并在《远方世界》漫画全集中,将研究所当年的抗议信附于该漫画旁。[145] 她赞赏拉森的创意,认为他巧妙地透过人类与动物行为的对照带来幽默效果。1988年,拉森曾造访古道尔于坦桑尼亚的研究基地,却意外遭到一只名为“弗洛多”的黑猩猩攻击。[144][143]
2022年3月3日,为庆祝全国妇女历史月与国际妇女节,乐高集团发行编号40530的套装《珍·古道尔致敬》,内含一个珍·古道尔乐高人偶与三只黑猩猩,并呈现非洲森林场景。[146]
美国歌手史蒂薇·妮克丝在1990年创作了歌曲《Jane》,以此赞颂珍·古道尔的生平与研究成果。该曲为妮克丝1994年专辑《Street Angel》的最后一首歌曲。[147][148]
2022年,美泰公司推出了芭比娃娃主题的珍·古道尔尔娃娃,该娃娃采用再生塑胶制成,并穿着野外服装,配有双筒望远镜和笔记本。[149]
著作
- 1969年:《My Friends the Wild Chimpanzees》,华盛顿特区:国家地理学会。
- 1971年:《Innocent Killers》,与H. van Lawick合著。波士顿: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出版社;伦敦:哈珀柯林斯。
- 1971年:《In the Shadow of Man》,波士顿:Houghton Mifflin;伦敦:Collins。已被翻译成48种语言。
- 1986年:《The Chimpanzees of Gombe: Patterns of Behavior》,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另有日文及俄文版本。1986年获R.R. Hawkins Award及美国野生动物协会“杰出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出版奖”。
- 1990年:《Through a Window: 30 Years Observing the Gombe Chimpanzees》,伦敦:韦登菲尔德与尼科尔森出版社;波士顿:Houghton Mifflin。已被翻译成超过15种语言。1991年由企鹅图书出版英国版,并获美国图书馆协会评为“1991年九大非小说类杰出书籍”。
- 1991年:《Visions of Caliban》,与Dale Peterson合著。波士顿:Houghton Mifflin。入选纽约时报1993年“杰出书籍”,并获图书馆期刊评为1993年“最佳科学技术类书籍”。
- 1999年:《Brutal Kinship》,与麦可·尼科尔斯合著。纽约:阿珀彻基金会。
- 1999年:《Reason for Hope: A Spiritual Journey》,与Phillip Berman合著。纽约:大中央出版社。已被翻译成日文与葡萄牙文。
- 2000年:《40 Years at Gombe》,纽约:阿布拉姆斯出版社。
- 2000年:《Africa in My Blood》,编者Dale Peterson。纽约: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 2001年:《Beyond Innocence: An Autobiography in Letters, the Later Years》,编者Dale Peterson。纽约:Houghton Mifflin Company。ISBN 0-618-12520-5
- 2002年:《The Ten Trusts: What We Must Do to Care for the Animals We Love》,与马克·贝科夫合著。旧金山:哈珀圣弗朗西斯科出版社。
- 2005年:《Harvest for Hope: A Guide to Mindful Eating》,纽约:Warner Books, Inc.。ISBN 0-446-53362-9
- 2009年:《Hope for Animals and Their World: How Endangered Species Are Being Rescued from the Brink》,纽约:Grand Central Publishing。*ISBN 0-446-58177-1
- 2013年:《Seeds of Hope: Wisdom and Wonder from the World of Plants》,与Gail Hudson合著。Grand Central Publishing。ISBN 1-4555-1322-9
- 2021年:《The Book of Hope》,与Douglas Abrams及Gail Hudson合著。维京出版社。[153]
来源:[154]
- 1972年:《Grub: The Bush Baby》,与H. van Lawick合著。波士顿:Houghton Mifflin。
- 1988年:《My Life with the Chimpanzees》,纽约:拜伦·普里斯视觉出版公司。已译为法文、日文与中文,1989年获Parenting's Reading-Magic Award“杰出儿童书籍”。
- 1989年:《The Chimpanzee Family Book》,萨克森维尔:Picture Book Studio;慕尼黑:Neugebauer Press;伦敦:Picture Book Studio。已译为超过15种语言,包括日文与斯瓦希里语。1989年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佳儿童书籍奖”,1990年获奥地利“最佳儿童书籍国家奖”。
- 1989年:《Jane Goodall's Animal World: Chimps》,纽约:迈克米伦出版公司。
- 1989年:《Animal Family Series: Chimpanzee Family; Lion Family; Elephant Family; Zebra Family; Giraffe Family; Baboon Family; Hyena Family; Wildebeest Family》,多伦多:Madison Marketing Ltd。
- 1994年:《With Love》,纽约/伦敦:North-South Books。已译为德文、法文、意大利文与日文。
- 1999年:《Dr. White》,插画:Julie Litty。纽约:North-South Books。
- 2000年:《The Eagle & the Wren》,插画:亚历山大·赖希施泰因。纽约:North-South Books。
- 2001年:《Chimpanzees I Love: Saving Their World and Ours》,纽约:学乐出版社。
- 2002年:(前言)《"Slowly, Slowly, Slowly," Said the Sloth》,作者:艾瑞·卡尔,纽约:菲罗梅尔图书公司。
- 2004年:《Rickie and Henri: A True Story》,与Alan Marks合著。纽约:企鹅集团。
珍·古道尔是40多部纪录片与专题节目的主角。[155]
- 1965年:《Miss Goodall and the Wild Chimpanzees》,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制作。
- 1973年:《Jane Goodall and the World of Animal Behavior: The Wild Dogs of Africa》,与Hugo van Lawick合作。
- 1975年:《Miss Goodall: The Hyena Story》,The World of Animal Behavior系列,16毫米电影拍摄,1979年由DiscoVision发行,未推出激光影碟。
- 1976年:《Lions of the Serengeti》,《关于我们的世界》系列,BBC二台播出。
- 1984年:《Among the Wild Chimpanzees》,国家地理特别节目。
- 1988年:《People of the Forest》,与胡戈·范拉维克合作。
- 1990年:《Chimpanzee Alert》,Nature Watch系列,英国中央独立电视台播出。
- 1990年:《The Life and Legend of Jane Goodall》,国家地理社会制作。
- 1990年:《The Gombe Chimpanzees》,巴伐利亚电视台播出。
- 1995年:《Fifi's Boys》,BBC《Natural World》系列。
- 1996年:《Chimpanzee Diary》,BBC2《Animal Zone》系列。
- 1997年:《Animal Minds》,BBC制作。
- 2000年:《Jane Goodall: Reason for Hope》,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特别节目,由明尼苏达州双城公共电视台制作。
- 2001年:《Chimps R Us》,Scientific American Frontiers第11季第8集。
- 2002年:《Jane Goodall's Wild Chimpanzees》,IMAX电影,与Science North合作。
- 2005年:《Jane Goodall's Return to Gombe》,动物星球频道播出。
- 2006年:《Chimps, So Like Us》,HBO电影,1990年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 2007年:《When Animals Talk, We Should Listen》,院线纪录片,由Animal Planet共同制作。
- 2010年:《Jane's Journey》,院线纪录片,由Animal Planet共同制作。
- 2012年:《黑猩猩的世界》,自然纪录片,由迪士尼自然发行。
- 2017年:《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传记纪录片,国家地理频道与Public Road Productions制作,布雷特·摩根执导,配乐由菲利普·格拉斯制作。
- 2018年:《Zayed's Antarctic Lights》,由阿布扎比环境局制作,在国家地理-Abu Dhabi播出,并获纽约影视大奖世界奖章。[156][157]
- 2019年:《Exploring Hans Hass》,传记纪录片,介绍潜水先驱汉斯·哈斯。[158]
- 2020年:《Jane Goodall: The Hope》,传记纪录片,国家地理制作,由Lucky 8出品。[159]
- 2023年:《珍·古道尔:希望的理由》,IMAX纪录片,介绍野生动物栖地与环境保育案例。[160]
参见
- 珍·古道尔研究所
- 根与芽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