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痘病毒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痘病毒科
Remove ads

痘病毒科学名Poxviridae,英语:poxvirus)是一群有囊膜、呈砖形或卵圆形、内含哑铃形核蛋白复合体、在细胞质内复制的双链DNA病毒[1],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是其最常见天然宿主。痘病毒科亦为感染哺乳动物病毒中最大及最复杂者,宽长约 200×300nm[2],其遗传物质(双股DNA)长度约130-375knt。病毒直径约140-260 nm,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种系的病原病毒。该科目前有83种,分为22属,分为两个亚科。与该家族相关的疾病包括天花

事实速览 痘病毒科, 病毒分类 ...
Remove ads

四个属的痘病毒可感染人类:正痘病毒属、副痘病毒属、亚塔痘病毒属、软疣痘病毒属

正痘病毒: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猴痘病毒

副痘病毒:orf病毒、副牛痘病毒、牛丘疹性口炎病毒;

亚塔痘病毒:亚巴痘病毒、亚巴猴肿瘤病毒;

软疣痘病毒属:传染性软疣病毒(MCV)。 最常见的是牛痘(见于印度次大陆)[需要引用]和传染性软疣,但猴痘感染正在上升(见于西非和中非雨林国家)。

Remove ads

分类

包含两个亚科,各有8个和4个属,如下:

  • 脊索痘病毒亚科 Chordopoxvirinae
    • 正痘病毒属 Orthopoxvirus
    • 副痘病毒属 Parapoxvirus
    • 禽痘病毒属 Avipoxvirus
    • 山羊痘病毒属 Capripoxvirus
    • 野兔痘病毒属 Leporipoxvirus
    • 猪痘病毒属 Suipoxvirus
    • 软疣痘病毒属 Molluscipoxvirus
    • 亚塔痘病毒属 Yatapoxvirus
  • 昆虫痘病毒亚科 Entomopoxvirinae
    • A昆虫痘病毒属 Alphaentomopoxvirus
    • B昆虫痘病毒属 Betaentomopoxvirus
    • C昆虫痘病毒属 Gammaentomopoxvirus
    • D昆虫痘病毒属 Deltaentomopoxvirus

病原体

其中两属:正痘病毒属及副痘病毒属为人类的重要病原,同一属病毒的血清反应常有广泛的交叉反应,但各属间仅有一种共同抗原,此抗原一般认为是一种核蛋白复合体。天花的病原天花病毒为正痘病毒属,此病毒曾经摧残全人类,该天花病毒及传染性软疣病毒只对人类有病原性。但目前已被扑灭。但仍有其他的痘病毒总类如骆驼痘猴痘ectromeliac等,会造成人类或动物的皮肤发疹。

病毒之组成及形态

组织培养或水痘液的病毒颗粒有C及M两型 (Cubed, Mulberry)。C型为砖块型有一宽界明显的外膜,中心电子密度较大。Mulberry(桑椹)型简称M型,外表有纺锤丝状排列。M型颗粒之中心常凹陷,代表两个圆形侧体(lateral body),核仁及双链DNA基因,其功用目前尚不十分明了。所有的痘病毒都于细胞质内增生,造成嗜酸性质内包涵体。痘病毒通常感染上皮细胞造成丘疹水及脓。

其他的病如绵羊痘(sheep pox)及羊接触传染性化脓性口炎(orf)及牛痘(cow pox)为其它引起动物发疹的病毒,也会传染给人类,除了parapox属外,所有的痘病毒都是170~250×300~450nm之砖形颗粒,表面有纺锤丝状的结构。parapox(orf等)较呈卵形,表面丝状排列为规则之螺旋型,平均仅为150×200nm所有痘病毒的内部结构大致上都是一致的。

其它病毒相关讯息

根据最新的研究痘病毒科可能属于核质巨DNA病毒

参考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