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皮埃尔·杰马耶勒

黎巴嫩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皮埃尔·杰马耶勒
Remove ads

皮埃尔·阿明·杰马耶勒(阿拉伯语:بيار أمين الجميّل;法语:Pierre Amine Gemayel;1905年11月6日—1984年8月29日)是黎巴嫩政治领袖。他是一名马龙派天主教徒,黎巴嫩长枪党的创始人,议会权力掮客,也是巴希尔·杰马耶勒阿明·杰马耶勒的父亲,两人都在他有生之年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事实速览 皮埃尔·杰马耶勒 بيار الجميّل, 贝鲁特国会议员 ...

他反对法国对黎巴嫩的托管,主张建立一个不受外国控制的独立国家。[1]

在1930年代他也从事足球事业,担任黎巴嫩国家队队长。他还成为第一位执法国际比赛的黎巴嫩足球裁判,并在1935年至1939年间担任黎巴嫩足协第二任主席。

Remove ads

早年生活和教育

皮埃尔·杰马耶勒1905年11月6日出生于黎巴嫩比克法亚的一个马龙派家庭。[2]他的父亲阿明·巴希尔·杰马耶勒(又名阿布·阿里)因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于1914年被判处死刑,随后与叔叔逃往埃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返回黎巴嫩。

杰马耶勒在耶稣会学校接受教育。后来,他在贝鲁特法国医学院学习药剂学[3],后来在那里开了一家药店。他在巴勒斯坦海法也拥有一家药店。

在足球比赛中

Thumb
1937年,皮埃尔·杰马耶勒 (Pierre Gemayel)(最右)在贝鲁特对阵奥地利俱乐部维也纳阿德米拉 (Admira Vienna) 的友谊赛前

杰马耶勒还对体育感兴趣,喜欢踢足球。[4]1935年,他成为黎巴嫩足球协会(LFA)主席;同年,他成为黎巴嫩第一位执法国际比赛的裁判。[5]作为黎巴嫩国家队队长,杰马耶勒与前黎巴嫩足球协会主席侯赛因·塞贾恩一起参加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4][6][7]他一直担任黎巴嫩足球协会主席直到1939年。[5]

长枪党

1936年,杰马耶勒从欧洲返回黎巴嫩后,与乔治·纳卡什 (Georges Naqqache)、夏尔·赫卢 (Charles Helou)、沙菲克·纳西夫 (Chafic Nassif) 和哈米德·弗朗吉亚 (Hamid Franjieh,后来由埃米尔·亚雷德 (Emile Yared) 取代) 一起,成立了黎巴嫩长枪党 (Al Kataeb Al Loubnaniyyah Party,简称长枪党),该党模仿了他在那里观察到的西班牙意大利法西斯政党。[8][9][10][11]

长枪党的创始人都是年轻、受过法国教育的中产阶级专业人士,致力于建立独立的、西方化的黎巴嫩。

在黎巴嫩独立前后的几年里,杰马耶勒和长枪党的影响力有限。1937年,长枪党在法国的强行解散下幸存下来,并于1943年参加了反对法国托管的起义。尽管其成员人数达到35,000人,但长枪党在黎巴嫩政治中仍处于边缘地位。 [12]

在1958 年的内战中,杰马耶勒成为右翼民族主义(主要是基督教)运​​动的领袖,反对纳赛尔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煽动推翻卡米耶·夏蒙总统政府的企图[13],并支持外国军队重返黎巴嫩。战争结束后,杰马耶勒被任命为四人联合政府的内阁部长。两年后,杰马耶勒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来自贝鲁特选区,并终身担任该席位。1958年,杰马耶勒被任命为当时的总理拉希德·卡拉米的副手。[12]

到20世纪60年代末,长枪党在国民议会中占有9个席位,成为黎巴嫩以分裂和派系斗争著称的议会中最大的党派之一。尽管杰马耶勒在1964年和1970年竞选总统均以失败告终,但他在余下的25年中仍断断续续地担任内阁职务。例如,他于1960年至1961年和1968年担任财政部长[14],并于1970年担任公共工程部长。[15]

Thumb
皮埃尔·杰马耶勒(右)与长枪党安全委员会主席威廉·哈维(左)

黎巴嫩长期以来一直是以阿冲突的战场,杰马耶勒的立场始终坚定不移,主张黎巴嫩脱离其他阿拉伯国家,与法国和西方建立联系。他反对巴勒斯坦难民的存在。他的支持者认为这是力量和爱国主义的象征,而他的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不合逻辑的。

在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下,杰马耶勒勉强签署了1969年《开罗协议》,该协议允许巴勒斯坦游击队在黎巴嫩领土上建立基地,从那里对以色列采取行动。他后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称黎巴嫩其实别无选择。20世纪70年代,他开始反对巴勒斯坦武装在黎巴嫩的存在。长枪党成立了一个由威廉·哈维领导的军事安全委员会,在哈维被暗杀后,该委员会由杰马耶勒的儿子巴希尔·杰马耶勒指挥。

杰马耶勒还改变了对叙利亚干预1975年至1990年黎巴嫩内战的立场。他最初欢迎叙利亚站在基督教徒一边、反对黎巴嫩民族运动,但他很快确信叙利亚占领黎巴嫩是出于自身原因。

1976年,他与其他主要信奉基督教的领导人(包括前总统卡米耶·夏蒙、外交官夏尔·马利克和雪松守护者领袖艾蒂安·萨克尔)联手对抗叙利亚人。1978年10月11日,杰马耶勒强烈谴责叙利亚的军事存在,黎巴嫩阵线与黎巴嫩正规军联合,在“百日战争”中成功击败叙利亚军队。

1979年6月4日,有人试图暗杀皮埃尔·杰马耶勒。[16]而在前一个月,即5月13日,其子阿明·杰马耶勒也躲过了一次暗杀。[17]

晚年与逝世

Thumb
位于杰马耶勒家乡黎巴嫩比克法亚的谢赫皮埃尔杰马耶勒纪念馆

1982年8月23日,杰马耶勒的小儿子巴希尔·杰马耶勒当选为黎巴嫩总统,但他却在9月14日,即就职典礼前九天遭暗杀。巴希尔的哥哥阿明·杰马耶勒当选为继任者。皮埃尔·杰马耶勒本人最初没有加入阿明·杰马耶勒的政府,但在1984年初,在参加了在日内瓦和瑞士洛桑举行的旨在结束内战和1982年以色列军队对该国的占领的两次会议后,他同意在1984年5月由拉希德·卡拉米组建的民族团结内阁中任职,[18]担任卫生和通信部长。[3]

1984年8月29日,杰马耶勒在比克法亚心脏病发作去世,当时还在任的他享年78岁。[3][19]8月30日,杰马耶勒的遗体被安葬在比克法亚巴希尔·杰马耶勒墓旁。[20]

个人生活

Thumb
1977年,巴希尔·杰马耶勒与其父亲皮埃尔·杰马耶勒以及威廉·哈维的家人出席卡塔布周年纪念活动

杰马耶勒与吉纳维芙·杰马耶勒结婚,1984年8月庆祝了他们的50周年结婚纪念日。[21]他们有六个孩子。他的小儿子巴希尔·杰马耶勒在当选总统后于1982年9月14日遇刺身亡。他的孙子皮埃尔·阿明·杰马耶勒,时任工业部长,也于2006年11月21日遇刺身亡。皮埃尔·杰马耶勒的其他几位后代,包括两个孙子,也在内战期间被谋杀。[20]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