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盲目的肉食主义:我们爱狗却吃猪、穿牛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盲目的肉食主义:我们爱狗却吃猪、穿牛皮?》(Why We Love Dogs, Eat Pigs, and Wear Cows)是美国社会心理学者梅乐妮·乔伊于2009年出版的著作,内容在讲述信念体系与肉食心理学,或称“肉食主义[1]。2001年,乔伊发明肉食主义一词,并在2003年撰写的博士论文中进一步发展此概念[2][3]。肉食主义隶属于物种歧视之下[3]:9–12,恰与道德上的纯素主义形成对比。纯素主义是指在道德上努力不去食用或使用肉品和其他的动物产品。

事实速览 盲目的肉食主义:我们爱狗却吃猪、穿牛皮?, 作者 ...
Remove ads

背景

动物权利人士乔伊很关注肉食动物等词汇固有的语文偏见,这类词汇并不精准,也无法说明“行为底下的信念”。肉食动物必须吃肉才能存活,荤食者则是凭自己的信念选择吃肉[4]:422[5]:30。乔伊发现,那些生产、食用、推广吃肉的人所抱持之信念,并没有可以确立下来的名称,于是乔伊创造肉食主义(carnism,拉丁文 carn 是指肉体或身体)一词,对这个权威的文化信念体系加以命名及描述。乔伊写道:“我们理所当然觉得,既然我们遵从主流的思考方式,那就没有必要指定一个词汇来描述自己,仿佛它已十分普遍,成为生活中固有的环节,而不是大家广为接受的意见。吃肉虽是文化上的主流,却也反映出一种不是人人都赞同的选择。”[6]

概要

根据乔伊的看法,在现代的文化中,肉食主义是一种具权威却又隐形的典范,支持人们选择食用肉品[7]:138–139。在社会、心理、生理这三大层面上,肉食主义都是隐形的信念体系。举例来说,在生理层面上,美国每年估计有百亿只的陆地动物遭到屠宰食用,但这些动物大多并不为人所见,全都关在密闭型动物饲养场里[4]:422,大众看不见,媒体接近不了[5]。乔伊认为选择吃肉并不如吃肉支持者所言的自然与理所当然,吃肉是受到社会制约的影响。乔伊表示,大多数的人都深切关心动物,不希望动物受苦[8]

Thumb
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出席全国感恩节火鸡特赦仪式。克林顿公开表示火鸡很独立,个性各有不同,等于是“以论述质疑肉食主义”[9]:111, 116

乔伊认为同理心有其神经上的根基,大多数的人都关心那些非人类的动物,想要避免那些动物受苦。此外,人类还重视慈悲心、互助、正义。然而,人类的行为并不符合前述的价值观。乔伊表示,为了继续吃肉,人类只好处于精神麻痹的状态,而人类对于自己在动物面前展现的行为,其所抱持的认知也随之改变,还运用多种心理防卫机制来阻挡同理心。

第一,肉食主义否认吃动物是有问题的行为;第二,肉食主义将吃动物合理化,认为那很正常、自然、必要;第三,为了防止认知失调,肉食主义把人对动物的认知,从活生生的个体转变成食物、抽象概念、类别[10]。而坚持这类信念的人,亦可称为荤食者[6]

乔伊认为,肉食主义借由否认、合理化、扭曲认知的方式来影响人们,使人们违背自己的核心价值观[11]。动物权利人士与文化研究学者都暗示,美国荤食者论述之所以得以合法化,最应负责的就是政府与媒体这两大管道[9]:103

Remove ads

意见评论

乔伊认为肉食主义体系跟民主互有扞格,文字工作者梅根.柯恩斯(Megan Kearns)同意此看法;然而,乔伊归咎于体系,不怪罪那些选择荤食的人,柯恩斯对此却持不同意见。“我们社会对于进食这件事与对动物的设想,可说是相互矛盾,也是隐然的危害。然而,一方面认为应归咎于体系,一方面又认为人应负责唤醒内在良知并行使自由意志,未免流于前后不一。”柯恩斯也表示,不仅许多富有同情心的人选择吃肉,而且许多的素食者吃素是基于健康因素,不是基于道德理由[12]

马尔默大学的海伦娜.派德森(Helena Pedersen)提出质疑,乔伊把吃肉者视为同质的团体,这种看法真的准确无误吗?毕竟吃肉者有各种不同类型,吃肉的理由也各有不同[13]:112。主张动物权利废除论的人士(例如盖瑞.弗兰西恩)并不认同肉食主义的概念,他们认为该概念为了呼吁大众立即扬弃所有的动物使用;为了不用明显的手段宣导纯素主义,而采用忽略的手段间接主张动物福利立场[14]

该书亦有德文版:Warum wir Hunde lieben,Schweine essen und Kühe anziehen: Karnismus - eine Einführung[15]

亦见

参考资料

深入阅读

参考书目

作者访谈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