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万寿
台灣歷史學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石万寿(1944年3月30日—),号乐君,台湾台南市人。台湾历史学者,曾任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退休后转兼任教授。
石万寿出身于台南,为商号石鼎美开基祖石时荣后裔。石万寿曾祖父石朝安,为石时荣六子石耀祖子,因石时荣八子石耀辰无子而入嗣。[1]1962年入台湾大学社会系,受中国通史教授傅乐成影响,大二时转学至历史系,师事傅乐成教授,从事隋唐史研究[2]:646,1966年毕业。服役后于1968年入台大历史研究所,197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8月入成功大学历史系担任讲师,从事台湾史研究[2]:650。
石万寿专长为台湾史,多涉及明郑时期军防及台南古迹研究,著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台湾文献》、《台湾风物》、《台南文化》等刊物。并参与众多台南古迹碑记撰写。曾任凤凰城文史协会理事长,协助推广台南文史。此外亦从事原住民平埔族西拉雅族研究及台湾话研究,著有《台湾拜壶民族》、《台语常用语》等书。曾参与编纂完成《永康乡志》与《国立成功大学六十年史》。
台南著名文史工作者石旸睢为石万寿伯父,同为石时荣后裔。1977年,石万寿与周泰宏,以以文纳氏wenner四极法探测在南良实业公司(当时为南良纺织厂[3])大门进去右侧一带挖到郑其仁墓,并发现了当时下落不明的另一匹墓前石马(现存于盐行天后宫后方)。巧合的是已发现的墓前石马(赤嵌楼石马)为其伯父石旸睢与台南一中教师所发现。[4]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传记及研究书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