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童宏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童宏胜(1952年1月23日—1980年6月3日),台湾南投县埔里镇人,为救一名落水的女童而殉身,在新北市三重区重阳公园立有其铜像。

事实速览 童宏胜, 出生 ...

殉身

童宏胜为南投县埔里镇人,北上工作。1980年6月3日傍晚5时许,年仅4岁的李佩玹跟邻居孩童在台北县三重市重阳路一段60巷底的灌溉蓄水池旁边玩水时,意外踩空掉进池中而溺水。当时正在旁边三阳公寓(三阳路100巷3弄附近)三楼做油漆工程的童宏胜,立即跳入水中把女童推上岸边,自己却深陷池底泥泞,最终溺毙。[1][2][3][4][5][6]

身后

Thumb
童宏胜铜像碑文,刻有生卒的资讯。

事后地方民众筹钱设纪念铜像,由三重市民代表邵德在事发原地兴建,于1981年3月落成。童宏胜父亲童昭财、弟弟童笔政到场参加落成典礼。可是,李佩玹父亲李国本因自责,并没有参加落成典礼,且随后举家搬到土城,不敢与童家联络,也一直没告知女儿真相。李佩玹因溺水时年纪尚幼,在高中时发现父亲收藏的剪报之前对此事几乎已无印象。她起初怀疑此事是否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在经过证实之后也很震惊。她得知自己溺水时,童宏胜是唯一跳下水救她且牺牲的人,使她心里觉得很亏欠。[1][3][4][5][6]

2011年4月,李佩玹第一次随父亲到童宏胜纪念铜像前缅怀,却发现铜像斑驳剥落,铭刻字迹模糊难辨,前方被菜贩摊位掩没,后方紧邻工程围篱铁皮,左右两旁的人行小路也被挡住;环境凌乱,连供品都无处摆放。于是她与弟弟李政宾向该地的三重光阳里长蔡文英、重明里里长汪成治求助,再辗转循线找到当年发起兴建铜像的前三重市民代表邵德,讨论觅地迁移恩人铜像一事。[1][2][3][5][4][6]

众人决定先征得童家人支持。李政宾在同年6月2日带着昔日报导该事件的报纸影本,借由埔里户政所主任的协助,寻到童宏胜胞弟童笔政。童笔政对于迁移铜像一事主动表明愿意尽力协助;同时他忆起落成典礼当天,好像有人捐两万元,应就为李佩玹父亲所赠。[1][3]

同年6月13日上午,三重区公所邀集相关单位、里长、李佩玹会勘,确定将铜像迁至迁移到重阳公园内,光阳、重明里活动中心前的空地。三重区长杨义德认为该铜像具社会教化意义,愿提拨部分经费全力促成迁移,并进行周遭美化。[3]

Thumb
童宏胜铜像迁移纪念文

三重区公所重新打造铜像,修复破损处,重新矗立“义行可风”纪念碑,并加装圆形LED灯罩。2012年8月12日举行揭幕仪式,童宏胜大姐童月霞、妹妹童宝甘、大弟童笔政等11人从埔里北上参与,住在土城的李家也全员到齐,新北市长朱立伦也参加。李佩玹哽咽表示恩人铜像终于有安身之处,感谢区政咨询委员邵德、三重区公所协助。童月霞说,弟弟常为别人着想,虽因救人丧命,全家仍以他为荣。还说虽与李佩玹初次见面,但像多个家人,甚至希望能与她一起过年。[5][6]

2015年6月3日,童宏胜逝世35周年,三重区公所举办追思会。从事房地产业的李佩玹已于前一年结婚,致词时针对当时刚发生的文化国小随机杀人事件有感而发地说:“这世界不是什么人都那么坏,还是有人为了非亲非故的人付出,不要失去对人的信心。”[2]

Remove ads

类似

台湾因救溺牺牲而立像的还有浅井初子[7]林添祯[8]简金墙[9]李再春[10]萧曜友[11]郑汉[12]韦启承[13]李益胜[14]、蔡恒怀[15]许荣灿[16]、苏国贤[17]、温文龙[18]李合丰[19]、杨清吉[20]曾鸿林[21]等。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