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一次国共合作年表 (1923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以下是1923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年表,本年发生的关键事件包括孙文越飞宣言的发表,陆海军大元帅府大本营在广州重建,中共三大的召开,以及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
一月
- 1月1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中国国民党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国国民党党纲》、《中国国民党总章》及 《国家建设计划及现在采取之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1]。
- 1月4日,孙文在上海通电讨伐陈炯明。
- 1月12日,共产国际对中国问题作出关于国共合作,但无论如何不能合并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决议为中共中央接受[2][3]。
- 1922年底至1923年1月,滇桂军杨希闵、刘震寰等人从广西藤县起兵,就任“讨贼军”响应孙文,沿西江并进攻广州,击败陈炯明,宣布迎接孙文回粤。1月15日,陈炯明通电下野。
- 1月25日,孙文与苏联代表越飞在上海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 1月27日,越飞和孙文代表廖仲恺去日本,在热海继续会谈有关执行《孙文越飞宣言》的细节问题。
二月
三月
- 3月2日,陆海军大元帅府大本营成立于广州,在农林试验场,孙文称“海陆军大元帅”而不称“大总统”。
- 3月3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表《就京汉铁路罢工工人流血事件告中国铁路工人书》。
- 3月,谭平山由北京回到广州,继续主持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工作。
四月
- 4月3日,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迁到河南士敏土厂。
- 4月14日,广东工会联合会机关刊物《劳动周报》在广州创刊。
- 4月25日,陈独秀发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表示“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5]。
- 4月,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广州东山新河浦春园办公。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随中共中央机关由上海迁广州昌兴新街28号出版。
五月
六月
七月
- 7月1日,中共中央刊物《前锋》月刊,由瞿秋白主编,在广州由平民出版社发行。
- 7月,彭湃在惠州各属建立的惠州农民联合会扩大为广东省农会。
八月
九月
- 9月初,中共中央及向导杂志社迁回上海。谭平山留广州任中共中央驻粤委员。
- 9月2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抵莫斯科,会见列宁,列宁允予以军援。
- 9月2日,苏联全权代表加拉罕抵达中国。
- 9月7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与苏共政治局秘书罗素达克会谈[9]。
- 9月8日,苏联代表团团长加拉罕致书孙文,希望孙帮助建立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紧密关系。
- 9月9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见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斯克良斯基和红军总司令谢尔盖·加米涅夫,商谈“西北军事计划”。
- 9月13日,孙文偕鲍罗廷、航空局局长杨仙逸,去惠州梅湖前线视察重炮阵地和刘震寰的部队。
- 9月17日,孙文复函加拉罕,呼吁建立“没有帝国主义的世界秩序”。
十月
- 10月5日,中华民国大总统选举,曹锟以极具争议的方式(贿选)当选。
- 10月6日,中共党、团中央驻粤委员和中共党、团广东区委领导人与鲍罗廷开会,商讨帮助国民党改组的办法,并一致同意劝说孙文召开改组会议。
- 10月13日,中共组织的多个工学各界团体在广东省教育会开会,商讨召开国民大会,声讨曹锟。会议由阮啸仙主持,新学生社刘尔崧 、工联张瑞成、海员工会苏兆征、民权运动大同盟冯菊坡等发言。会议通电声讨曹锟,要求孙文出师北伐。
- 10月14-16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 10月18日,鲍罗廷兼任中国国民党特别顾问(组织教练员)[10]。
- 10月19日,孙文委任廖仲恺、汪精卫、戴季陶、张继、李大钊为国民党改组委员会委员。
- 10月21日,孙文与鲍罗廷视察虎门要塞,并检阅军舰。
- 10月22日,中共广东工会联合会等团体在广州第一公园集会,声讨曹锟,会后巡行并去大本营递交请愿信北伐[11]。
- 10月25日,中国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在广州举行,决定在1924年初举行国民党一大[12]。
Remove ads
十一月
- 11月初,维经斯基再度来华接替马林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
- 11月7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员会、新学生社等在广东省教育会议事堂召开十月革命6周年纪念大会,阮啸仙任主席,鲍罗廷作了《俄国革命之经过及中俄之关系》的演说。
- 11月上旬,广东各县市的中共党、团组成国民运动委员会,统一领导党、团员推动国民党改组工作。
- 11月11日,中国国民党广州市党员大会召开,并于上海一起成为改组试点。
- 11月12日,苏联军事顾问巴夫罗夫在广州近郊之战中在东莞石龙一带意外阵亡。
- 11月13日,蒋介石与苏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斯克良斯基和总司令谢尔盖·加米涅夫会谈,要求苏方派军事顾问赴广州支持孙广州军政府[13]。
- 11月18日,中国共产党党、团干部开会,鲍罗廷参加,决定加强在国民党内的工作。
- 11月19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蒋介石等人列席全苏苏维埃代表大会。
- 11月20日,《中国国民党党纲草案》公布。
- 11月23日,大元帅府要求将粤海关关余交由大元帅府使用,关余事件爆发。
- 11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三届一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决定进一步促进国民党改组,在全国扩大国民党组织,“凡国民党无组织的地方,我党则为之建立”,还决定中国共产党要通过党团性质的秘密小组在国民党内贯彻共产党的纲领和政策,努力争取“站在国民党中心地位”[12]。
- 11月25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蒋介石等人在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会议。
- 11月25日,中国国民党旅欧支部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正式成立。周恩来当选为国民党旅欧支部执行部总务主任,李富春当选为宣传主任[12]。
- 11月25日,《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发表[14]。
- 11月28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做出《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指示中国共产党全力支持国民党,认为国民党是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政党”[15]。
- 11月29日,国民党广东支部长邓泽如、冯自由、林直勉等11人以中国国民党广东省支部名义上书孙文反对国民党改组,认为改组文件是鲍罗廷、陈独秀搞的。孙文予以反驳[16]。
- 11月29日,廖仲恺、鲍罗廷去上海向国民党上海本部解释国民党改组问题。
Remove ads
十二月
- 12月3日,关余事件,英美等国军舰集中黄埔。
- 12月9日,孙文在大本营演说《党义战胜与党员奋斗》,称“本党此次改组,乃以苏俄为师”[17]。
- 12月11日,鲍罗廷向孙文建议国民党改组应详细制定总章,以广州为党的核心,上海为第二中心,迅速召开国民党一大,之后建设地方党部。
- 12月15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回到上海,蒋介石将在路上写好的访俄报告请人转呈孙文。
- 12月16日,中共组织全省公民大会,支持收回关余主权和抵制英、美货物,会后游行,并向大本营请愿,次日又成立国民外交后援会。
- 12月22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发出第二十四号通告,表示应该努力同国民党合作,帮助国民党改组。
- 12月24日,国民外交后援会、中共党员阮啸仙主持的“反对帝国主义示威大会”在广州第一公园举行,谭平山、冯菊坡、张瑞成、李之龙发表讲话,抗议英国军舰驶入珠江,要求收回关税主权。同日,广州中华民国军政府发表关于粤海关关余问题的宣言[18]。
- 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通告第十三号》,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积极帮助国民党改组。
- 12月30日,孙文在广州对国民党员讲演《国民党今后奋斗方针》,指“这次国民党改组,变更奋斗的方 法,注意宣传,不宜专注视军事”,“要恢复武昌起义以前之革命方法,即注重宣传”[19]。
- 12月,李大钊到广州,与谭平山、 瞿秋白等共同参与国民党改组及筹备国民党一大,并负责指导出席国民党一大的中共党员、团员。
- 12月,经徐谦、王正廷、李大钊等联络,冯玉祥与苏联驻华代表团加拉罕相识(孙文先后派徐、王去北方联络冯玉祥)。期间孙文又派于右任、焦易堂、刘允丞联络胡景翼,派张继、李石曾、王法勤联络孙岳。
- 12月底,戴季陶在上海电辞国民党临时中央执委职(不满国民党改组将容纳中共党、团员)。廖仲恺亲往上海劝说无效。
另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