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三套人民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三套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的。与第二套人民币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这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第三套人民币的主要设计者是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罗工柳以及美术家周令钊陈若菊夫妇和侯一民邓澍夫妇5人。纸币中“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由马文蔚先生所书写。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纸币背面印有用汉语拼音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对应面值的字样。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

特点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纸币贰角、贰圆的“贰”字都把“二”写在左上角。所有汉字皆采用繁体字及旧字形。

发行背景

制币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10年的建设,科学技术有一定的发展,具备设计和印制一套技术水平较高的新版人民币的能力;1958年在市面上发现有多起1元假币,提高印制水平有助减少造假;当时流通中3、5、10元人民币都是苏联代印的,中苏关系交恶后,为免于扰乱金融,有必要自己印制;加上第2套人民币中的1角和5角券颜色区别不明显,容易错用,而10元券则过大,不便携带。因此,1959年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上报人民币更换新版的请示。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和风格[1]

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发行时间

  • 1962年4月20日:发行了1960版1角纸币;
  • 1964年4月15日:发行了2元及2角纸币;
  • 1966年1月10日:发行了10元及1962版1角纸币;
  • 1967年12月15日:发行了换色1962版1角纸币;
  • 1969年10月20日:发行了1元及5元纸币;
  • 1974年1月5日:发行了5角纸币;
  • 1980年4月5日:发行了1角、2角、5角和1元硬币。

防伪特征

  • 采用平、凸、凹三方面印刷技术;
  •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采用定向不定位五角星水印纸(可分成空心五角星、古钱五角星、国旗五角星三种);
  • 10元采用天安门图景固定水印纸。

第三套人民币一览表

更多信息 币值, 图像 ...
Remove ads

更多信息 币值, 图像 ...
Remove ads

硬币

更多信息 币值, 图像 ...

曾发行的年号

1角

  • 1980年普制(未发行精制)
  • 1981年普制
  • 1981年精制
  • 1982年精制(未发行普制)
  • 1983年普制
  • 1983年精制
  • 1984年精制(未发行普制)
  • 1985年普制
  • 1985年精制
  • 1986年精制(未发行普制)

2角

  • 1980年普制(未发行精制)
  • 1981年普制
  • 1981年精制
  • 1982年精制(未发行普制)
  • 1983年普制
  • 1983年精制
  • 1984年精制(未发行普制)
  • 1985年普制
  • 1985年精制
  • 1986年精制(未发行普制)

5角

  • 1980年普制(未发行精制)
  • 1981年普制
  • 1981年精制
  • 1982年精制(未发行普制)
  • 1983年普制
  • 1983年精制
  • 1984年精制(未发行普制)
  • 1985年普制
  • 1985年精制
  • 1986年精制(未发行普制)

1元

  • 1980年普制(未发行精制)
  • 1981年普制
  • 1981年精制
  • 1982年精制(未发行普制)
  • 1983年普制
  • 1983年精制
  • 1984年精制(未发行普制)
  • 1985年普制
  • 1985年精制
  • 1986年精制(未发行普制)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