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Remove ads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1945年9月9日9时,在中华民国南京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现东部战区大礼堂)举行,大日本帝国陆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签署投降书,向同盟国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表示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书中日文各一份,仪式历时15分钟。

Thumb
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总司令何应钦作为同盟国代表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1945年9月9日,中华民国南京市
Thumb
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于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礼堂举行

受降经过

1945年8月10日,日本在美军原子弹震慑下,被迫通过中立国瑞士瑞典,向盟国发出降伏照会。[1]:10038月15日,日本政府向全国广播天皇停战诏书》。[1]:10038月21日,日本在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经与国军联络后,派代表参谋次长今井武夫,偕同参谋桥岛芳雄中佐、前川国雄少佐、译员木村辰南,乘坐系有红十字运输机,飞至湖南芷江,作在华日军投降之洽谈。[2]:236

今井一行下机后,乘上一辆插有白旗吉普车,先至招待所[2]:236。洽降会议开始,今井偕随员鱼贯而入,主持投降会议者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萧毅肃,其右为美军魏德迈将军代表波特勒,其左为副参谋长冷欣[2]:236。首由萧毅肃向日方提出投降条件,今井武夫低首聆听,萧总参谋长询以日军在华分布情况[2]:236-237。今井即交出地图一幅,据载在中国之日军共1,090,000人[2]:237。此外,在台湾方面有5个师团,在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约有2个师团[2]:237。以上各地区,总共敌军投降之兵力为1,283,200人[2]:237。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为迅速办理受理事宜,恢复全般秩序起见,当即遵照最高统帅之指示,策定分15个地区受降,指派就近之最高军事长官分别接受日军之投降[2]:23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交日本投降书中日文各一份,仪式历时15分钟。表示无条件投降,签署投降书。

受降仪式结束后,何应钦发表讲话:“敬告全国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已于9日上午9时在南京顺利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的结果。中国将走上和平建设大道,开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

Remove ads

投降签字仪式地点

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其签字仪式旧址为于南京市玄武区南京军区大院内,是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旧址、国民政府国防部旧址。其址占地面积23499.8平方米,当时由张谨农等设计,杨仁记营造厂建造,于1945年9月9日在此址举行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3]

建筑规模

建筑风格受到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建筑的影响,中央主要入口的门厅前立着八根爱奥尼亚风格的巨大柱子,门厅顶上建有钟楼。东西方入口墙壁上分别装饰着四根爱奥尼阿式柱子,上面分别竖立着高高的塔。中央主要入口有三个拱门,东西两侧入口各有一个拱门。大礼堂内外有讲台,后面有休息室。这是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主会场原中央陆军士官学校大礼堂,北朝南,平面呈矩形,高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1530平方米。这座建筑物的钟塔是木材结构,尽了最大努力进行维修,但当时技术水平有限,白蚁蛀虫、风、雨等使钟塔在20多年前倒塌。

遗址保护措施

因建筑物于20多年前倒塌,故南京军区投入巨资,在文化遗产部门和建设界权威专家的指导下,展开了修复旧址、恢复原貌的维修工作。对屋顶和墙壁进行防水处理和加固,对横梁给予不改变本来面貌的保护性支持,改造建筑物的破损部位,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改造消防设施,恢复原来的样子。经过多次保护恢复和改造的中国剧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以更好地反映新面貌和历史价值的功能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分区受降情况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划分15个受降区,何应钦任全权代表。[4][5]

更多信息 受降区, 受降单位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参见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