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46届金钟奖
臺灣電視節目獎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46届金钟奖是2011年台湾电视业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扬2011年度杰出的台湾艺人,主题为“数位金钟·汇流100”。颁奖典礼于台湾时间2011年(民国100年)10月21日19点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举行,由陶晶莹担任主持人,星光大道主持人则由聂云与杨千霈担任。该届颁奖典礼由中国电视公司执行制播,王钧担任制作人,中视主频、中视综艺台、中天娱乐台、中天亚洲台、中天北美台、HiHD、Astro AEC、星和都会台现场直播(除HiHD以外,其余各频道皆于17点30分直播星光大道)。
![]() |
Remove ads
电视类入围暨得奖名单
下列之标记为该奖项得奖者。[1]
得奖者 | 颁奖嘉宾 | |
![]() |
黄义雄 | 吴敦义 |
多项入围与得奖统计
获得之奖项以粗体标示。
典礼表演
电视金钟奖评审名单
主任委员:李远
- 教育文化集类:朱曙明、王育敏、马雨沛、郜莹、陈蔼玲、黄美鸿、游干桂
- 节目行销、频道广告类:郑自隆、王正明、朱诣璋、李烈、余湘、黄文博、詹伟雄
制作团队
- 主办单位:行政院新闻局
- 承办单位:中国电视公司
- 总监制:李泰临
- 督导:陈车、郭人杰、彭泽惠
- 总策划:刘殷荣、赖丕远
- 统筹:邱心怡、张青龄
- 监制:林如莹、连铭泉、蔡淑铃、林美英
- 策划:唐与璿、赖凯瑞
- 行销统筹:廖祐德
- 公关统筹:吴思汉
- 票务统筹:陈盈纺
- 制作人:王钧、李慧兰、焦志方
- 制作团队:颐和制作、全能制作
- 音乐总监:陈建宁
- 舞蹈总监:张胜丰
- 音乐统筹:林尚德
- 音乐协力:陈俊男
- 配乐编曲:郭伟聪
- 表演编曲:陈飞午、黄雨勋、郭伟聪
- 旁白:德仔
- 现场乐队:孔锵
- 行政协调:郑志忠、戴大益、李懿文、徐秋华、苏义雄、陈俊峰、庄幼圭、丁怡媛、苏慧玲、桑道仁、林志展、江宗原
- 舞台设计:FREES、冯建彰、赖德钦
- 灯光设计:施皓哲、吕建邦
- 硬件总统筹:联立
- 舞台工程:城镇舞台
- 灯光工程:神翼灯光
- 音响工程:联立音响
- 视讯工程:神桦科技
- 转播工程:公共电视、中视工程部
- 电力设备:助盛电力
- 技术指导:许达伟、陈育仁、陈志铭、陈英麟、游正龙、黄月俊
- 视讯:林宏铭、吴庆和、陈怡和、郭雅云、阙昀泽、廖振甫、陈学杰、谢政权
- 摄影:吴清俊、林建廷、周亮宇、侯昆璋、邱鸿霖、廖晟植、陈柏全、何崑地、李宣政、吴睿杰、胡国伟、吴孝培、覃国昌、梁勇光、揭皓葳、王智田、张志彦、黄政光
- 摄影助理:陈品豪、赖昱维、罗凯元、孙裕凯、简柏颢、杨翔富、陈嘉宏、陈佑睿、陈铠翔
- 成音:蔡振隆、林精辉、蔡武昌、黄侨强
- 成音助理:熊宏荣、庄家豪
- 灯光:王汉章、蔡昇润、张哲维、赖俊诚
- 字幕:吴令玮、刘瑞兰、朱多芬、陈晓诗、敬文翔、陈膺任、王辰方
- 录影工程:侯孝光、林栋梁、郭金荣
- 后制工作:林正鑫、胡楠伟
- 视觉设计:谢如华、徐逸儒、吴秉谕、蒋芸瞳、刘颖铮、吴文贵
- 现场指导:赖宣甫、郑洛华、蔡昌伦、范博清
- 助理导播:齐子槥、李欣雨
- 导播:刘应钟、杨少骅、傅慧芬、茅兴中、锺宜莹、陈振阁、孙怡芬
- 媒体协办:中天电视公司、中国时报、时报资讯、时报周刊、爱女生、虾皮市集、雅虎奇摩、好事联播网、亚洲电台、亚太电台、飞扬调频89.5
- 制作公司:中国电视公司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