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简·雅各布斯

加拿大裔美國記者,作家,城市研究學者 (1916-200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简·雅各布斯
Remove ads

简·雅各布斯(中国大陆译作简·雅各布斯,台湾译作珍·雅各,英语:Jane Jacobs娘家姓 Butzner,1916年5月4日—2006年4月25日)OC是一位美国籍加拿大记者、作家、理论家和活动家。她对城市研究、社会学和经济学产生了影响。她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961年)认为“城市更新”和“贫民窟清理”没有尊重城市居民的需求。[1][2]

事实速览 Jane Jacobs, 出生 ...

她组织了基层努力,以保护社区免受“城市更新”和“贫民窟清理”的影响,特别是罗伯·摩斯 (Robert Moses) 计划彻底改造格林威治村社区。她在最终取消曼哈顿下城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该高速公路将直接穿过后来被称为 SoHo 的曼哈顿地区,以及小意大利唐人街的一部分。[4] 她于 1968 年因在该项目的公开听证会上“煽动”群众而被捕。[5] 1968 年搬到多伦多后,她加入了反对士巴丹拿高速公路和多伦多正在规划和建设中的相关高速公路网络。[6][7]

当时,作为一名批评男性主导的城市规划领域专家的女性和作家[8][9] ,她首先被描述为家庭主妇[10](很可能是因为她没有大学学位,或受过任何城市规划方面的正规培训);她的“资历”缺乏被视为批评的理由[11][12] ,然而,她的概念的影响最终得到了理查·佛罗里达小劳勃·卢卡斯等备受尊敬的专业人士的认可。[13]

Remove ads

生平

1916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斯兰克顿市。父亲John Decker Butzner是医生,母亲Bess Robison Butzner则是退休教师、护士。是为处于具有浓厚罗马天主教文化城市的新教徒家庭[14]。其兄 John Decker Butzner, Jr. 是美国联邦第四巡回上诉法院之法官。自斯兰克顿高中(Scranton High School)毕业之后,雅各布斯曾在The Scranton Times-Tribune报社担任妇女版编辑的无给薪助理数年。

在1935年,大萧条期间,她和她的姊妹贝蒂搬了去纽约。简·布茨纳一见到还未被“1811年委员会计划”的城市规划所破坏的格林尼治村,她和贝蒂就立即从布鲁克林(美国纽约市西南部的一区)搬家过去了。

开始的几年间,她接受过各色各样的工作,大部分是速记员和写作,文章的内容通常系和所在社区有关的。对与从这一段经历的而积累下来的经验,她在后来说道:“这令我对这个国家正在发生什么改变,公司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的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开始有了清晰的概念。”

她第一份工作是在商业杂志里做秘书,兼职作家。常常撰文于Sunday Herald Tribune, Cue magazine, Vogue。

在哥伦比亚通识学院两年,攻读地理学动物学、法律、政治学还有经济学。对于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广泛兴趣去学习,她曾经这么说:

在哥伦比亚通识学院就读两年之后,她在Iron Age杂志找到一份工作。一篇于1943年发表的文章,在当时正值经济衰退的时期中广为人知,并导致墨尔公司在斯克兰顿开设军用机工厂。受到成功的鼓励,她开始向战时生产委员会提议在斯克兰顿开展多一些这样的工作。由于在 Iron Age 期间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她亦向工会提倡同工同酬与劳工权益。

她作为一名专栏作家为战时新闻局写专栏稿的同时,也是美国杂志《美利坚英语Amerika (magazine)》的一名记者。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