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算表 (清华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算表 (清华简)
Remove ads

算表或称清华简算表,是公元前305年战国时代的算器文物,收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1],比较早先发现的里耶秦简九九表张家山汉简九九表文物早一个世纪[2]。清华简《算表》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证为最早十进制算器[3][4]。《算表》的发现是“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5],也使战国时期取代了《九章算术》的汉代、成为中国数学史的第一个高峰时期[2]

Thumb
算表(局部)

算法

清华简算表共21支,竹简比较宽一些,其上书写的都是数字,容易从2500支清华简中分出来;完好的竹简共17支、长约43.5厘米,宽约1.2厘米;其中一支竹简,由下至上依次写着1/2、一、二……九、十、二十、三十……九十,是乘数简;一条竹简没有文字,却有一列穿线孔;原来捆绑竹简的丝线已无存,但孔内仍有丝织品的残迹[6]。其他19支竹简,顶上第一竹节依次分别书写着1/2、一、二……九、十、二十、三十……九十,第二竹节无文字,有穿线孔;由上至下,从第三竹节开始,书写着乘积数。有四根竹简,顶部有残缺,但乘积数大抵完好。这套竹简,由于捆绑线无存,因此杂乱无章,经过清华大学竹简研专家研究,方才露出真容,原来是一副战国时代的二位数字十进制乘法表[7]。《算表》的21支竹简组成一个20行、20列的十进制乘法表;能利用《算表》对二位数字(其中包含1/2)进行乘法、除法运算。《算表》的功能是九九表的扩充。

更多信息 。, 清华简算表示意图。注: ...
Remove ads

算例

用《算表》计算 22.5×35.5[8]

  • 将22.5、35.5 分解为 20+2+1/2 和 30+5+1/2
  • 在《算表》第一行找到1/2、 2、20,在《算表》第一列找到、1/2、5、30
  • 找到 九个交点 数之和:(15+60+600+2.5+10+100+0.25+1+10) =798.75
更多信息 。, 利用《算表》计算 22.5 × 35.5 ...

由于乘法的交换律,在第一列找 1/2、2、20,第一行找1/2、5、30, 结果相同。

显然《算表》最多可算(1/2+1+2……+9+10+20+……90) 乘 (1/2+1+2……+9+10+20+……90)=245520.25

清华大学的古文字学家李均说《算表》是“古代一种实用的计算器”。

Remove ads

评价

清华简《算表》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证为最早十进制算器[3][4]

中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郭书春高度评价《算表》[9]

《算表》的计算功能超过了以往我国发现的‘里耶秦简九九表’和‘张家界汉简九九表’等古代乘法表,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数学第一个高潮提供了佐证,使国内外否定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虚无主义态度不攻自破。

美国数学史家道本周(Joseph Dauben)说[10]

《算表》是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乘法表文物;这说明在战国时代已经建立发达的理论数学和实用数学。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