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米里哀主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夏尔·弗朗索瓦·卞福汝·米里哀主教(法语:Évêque Charles-François-Bienvenu Myriel,1739年—1821年),又称卞福汝主教,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小说《悲惨世界》中的虚构角色。性格善良仁慈,乐于帮助下阶层的穷苦人民,于1806年起就任法国迪涅主教。苦役犯冉阿让受到他的感化而得以改邪归正。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10月16日) |
小说中的米里哀主教
在《悲惨世界》小说里,最先登场的就是米里哀主教。他共有两个兄弟及一个妹妹。他的父亲是艾克斯城法院的执事,在米里哀不到二十岁时就让他结婚;1789年因革命爆发,米里哀流亡至意大利,其妻死于肺病。当米里哀回国之后,已成为一名教士。
1804年年事已高的米里哀当上布里尼奥勒的堂区神父,因一天偶与当时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督政府终身执政拿破仑相遇,使他跃昇为迪涅主教。米里哀带着妹妹巴蒂斯汀小姐和老女管家玛格洛太太赴任,在公务之余,他忙着探视病人、救济穷人、调解纠纷,将自己的国家俸禄、车马费等收入都用在慈善事业上。
米里哀主教住家的房门永不上锁,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推门进来,他表示:“医生的门永远不应关闭,教士的门永远应当敞开。”

1815年,刚出狱的冉阿让来到迪涅城,没有一个人肯接待曾是苦役犯的他,但一名老太婆指引他去找米里哀主教。米里哀主教不仅热情留宿冉阿让,而且还用银餐具招待他。当晚冉阿让在内心挣扎之下偷了银餐具落跑。次日,米里哀主教发现银餐具被偷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表示“我不该占用那些银器这么久,那本来就是属于穷人的。”随后冉阿让被警察逮捕,押至主教家里,但米里哀主教却说银器都是他送给冉阿让的,还当场将两枚银烛台也一并送给冉阿让;最后他对冉阿让郑重地说:“您不再属于恶的一方,而属于善的一方了。我把您的灵魂从邪恶的念头和沉沦的思想中赎回后,交给上帝了。”冉阿让受到米里哀主教很大的影响,此后便改邪归正,辗转成为蒙特洛伊的市长。
Remove ads
原型
改编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