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粮食自给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粮食自给率food self-sufficiency rate)是一项评估国家粮食自给程度的指标。一般有两种评估方式:第一种是产值型粮食自给率,其使用在规划农产品贸易之依据,计算方式为利用该年之农产品内销外销价格,推算各项生产及消费农产品价值,再将国内生产农产品总值占国内消费农产品总值之比率推算。第二种是营养素型粮食自给率,多在非常时期使用,以每年各种粮食标准营养含量,推算各项各粮食国内生产及消费营养值并求出每年的数值,再计算国内粮食生产占消费之比例得之[1]:19-20

概念简介

一个国家的某一商品(如:谷物)的自给率(英语:Self-sufficiency ratio,缩写为SSR),在取得其商品产量和进出口数量后,能经过一公式计算出来。公式如下:

其中P代表产量,I代表进口,O代表出口。

SSR可以用来计算个别商品、具有相似营养价值的群体商品及所有商品的集结。而在粮食安全的相关内容中,SSR常被用来指称一个国家依赖其产量来源的程度,而比率愈高,自给率愈高[2]

Remove ads

世界现况

国土面积大的国家通常有较高粮食自给率,如以2011年的统计资料为例:加拿大223%,澳大利亚187%,美国130%。其他发达国家的粮食自给情形则分别为:法国121%,德国93%,英国65%,意大利59%,瑞士56%。东亚的情形则为日本37%[3]韩国50%[4]。台湾在2018年的自给率为34.64%[5]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粮食自给率

代表意义

不同类型的粮食自给率代表的意义略有不同。以价格来推算的粮食自给率,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国内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适用于规划农业贸易;以热量推算的粮食自给率,才适合作为农业生产的规划。另外,因为粮食自给率的估算相当简化,无法反映热量以外的营养需求,也无法表现出中间产品(例如供畜牧业当饲料用的谷物)的价值。因此有些国家会将不同品项的粮食自给率作出细分[1]:19-23。例如英国就区分出“传统食物的粮食自给率”,因为传统食物较适合当地生产,较能反应一个国家真实的粮食安全程度[9]

常见的应对方法

由于粮食自给率常攸关国家安全,因此必要时常会实施应对方法,来解除危机。

  • 针对短缺的粮食种类,进行出口的总量管制,或是提高出口的关税,用来避免外国恶意收购粮食,又称“粮食保护主义”。例如当粮食的主要生产国发生天灾或战乱,由于消费者预期减产,会导致出现类似市场扫货的现象。
  • 对生产者的补贴政策,或是保证收购价格,或是天灾发生时的灾害补助,对生产者提供增加生产的诱因。
  • 对于不能食用的经济作物的生产,进行总量管制。例如提高诱因,辅导转换种植粮食作物。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