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红隼反装甲火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紅隼反裝甲火箭
Remove ads

红隼反甲火箭Kestrel anti-armor rocket),又称“红隼火箭弹”,是由中山科学研究院制造,提供给陆军换装新式的反坦克武器,计划取代服役超过35年的国造66火箭弹

事实速览 红隼反装甲火箭, 类型 ...

沿革

中华民国陆军APILAS英语APILASAT4SMAW由于体积和重量不利于机动作战,较大的发射尾焰不但容易遭敌方察觉,也影响到巷战环境下的使用安全,而轻型的国造66火箭弹已超过使用年限,严重影响“滩岸机动阻绝、城镇作战”反装甲战力,为有效强化陆军反装甲战具与战力,中科院历经两年的研发测试及环境测试,已顺利完成关键技术突破(含气动力、外弹道、锥孔效应及射瞄系统)。

初期型

2009年中科院在台北航太展展示新型反甲火箭开发雏形,该火箭弹外型似美制M72A4火箭弹,采用成型装药,弹体约1.6千克,射程超过300米,具有贯穿300毫米轧压均质装甲以上之穿甲能力,也可对普通掩体造成伤害;基本威力等同M72A4火箭弹

设计上和M72AT4一样采抛弃式射击,打完就丢、不必装填,没有被敌军捡拾使用的问题,还增加单兵在战场上的生存率,而装填式的RPG-7SMAW虽然可以选择多种弹头,但重量和体积较抛弃式大,也会在部队中占掉发射和装填的人员编制,不像抛弃式可以由一般步兵担任发射手,瞄具采用模块化设计,依照战场环境改变瞄具组装。储放采用真空包装,以利长期储存及运输安全。

精进型

2011年红隼反甲火箭再度在台北航太展展示,此时外型与2009年展出版本已截然不同;中科院重新设计抛弃式发射管外型,发射管下方并设计有折叠握把及肩靠固定片、发射器上方装有战术轨道,可供拆卸式的简易瞄准具与夜视仪使用,后端并装有喇叭开口,可将筒后喷火红区,控制在15米内。改良后的反甲火箭原型声称可控制在5千克以内,且在恶劣环境之下不影响反装甲火箭的性能和操作。发射前须将握把前端的小拉柄进行上膛,再进行瞄准目标后按下红色保险钮,即可射击。红隼反甲火箭在2011年后曾少量生产提供中华民国陆军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测评,海军陆战队的红隼反甲火箭曾在2013年11月初的联勇操演进行实兵测评。

2013年台北航太展展示时,除了2011年展示的反甲弹头外,增加了另一型可选配的弹种,中科院称其为攻坚弹头,开发代号坚隼专案。据中科院的系列介绍影片,其可穿透400毫米低碳钢,全弹最大射程超过1200米,可贯穿30厘米的轧压均质装甲(RHA)、30厘米厚的砖墙或20厘米厚之钢筋强化混凝土,表面破坏直径达70~90厘米,具400米以上之有效射程,系统性能媲美美现制反装甲火箭,还可用于反恐与城巷战。

红隼火箭弹自105年到113年11月共射击1089发,不发弹情况有2发,可靠度达99.8%[2]

红隼二型

2024年新研发之新型反装甲火箭弹,目标轻量化并降至4千克以下,同时改采“软发射”方式,增加可预估打击目标速度、距离的预测瞄准线(Predicted Line of Sight, PLOS),提高单兵射击效率。另外其贯穿轧压均质装甲(RHA)深度已达50厘米以上,可以对重型坦克造成威胁[3][4]

采购

  • 海军陆战队:2014年下半年提出的2015年度国防预算书中,海军陆战队编列4,800万新台币,采购700枚红隼反甲火箭[5]
  • 宪兵:2018年8月31日,宪兵指挥部计划编列4979万元新台币,在2019年至2020年采购445套含实弹的红隼反装甲武器、训练弹278枚及训练模拟器8台[6]。2019年4月12日,宪兵与中科院签订5092万元红隼火箭弹订单,采购445具红隼型反装甲火箭弹、278枚训练弹以及8台训练模拟器,配属宪兵202指挥部与宪兵快速反应连,可于卫戍区内利用城镇大楼的特性,执行部队反装甲作战任务,执行卫戍区反突击、反渗透与反空(机)降作战,以遂行卫戍区城镇防卫作战[7]中华民国宪兵,采购“红隼型”反装甲火箭弹,军方官员今天证实,宪兵司令部已在日前正式与中科院签下采购协议,108年5月起开始分批交货,要在109年11月底之前,交付445具红隼型反装甲火箭弹、278枚训练弹以及8台训练模拟器,合约总金额为台币5092万元。[8]宪指部日前在立法院证实,宪指部采购首批红隼发射器含火箭弹397具、训练弹238枚及训练模拟器5台,已经在2019年10月底全数交货,陆续部署在快速反应连、202指挥部等单位,执行台北市中枢战备任务,2020年将进一步接收48具红隼发射器含火箭弹、训练弹40枚及训练模拟器3台[9]
  • 海洋委员会海巡署:共有292具红隼反装甲火箭弹,装备东南沙分署,计划在110年度继续采购101枚。另外南沙指挥部108至109年于火炮射击训练时,已使用练习火箭弹48具;东沙指挥部则在109年6月9日前运抵东沙,同时进行射击训练时,使用16具训练弹[10]
  • 空军:中华民国空军预计2020年将首度参与采购红隼反装甲火箭弹,强调联合执行卫戍区城镇防卫作战任务。109年编列206万元,由宪兵指挥部统筹建案,采购18具红隼反装甲火箭弹、训练弹12枚与训练模拟器一台[11]。空军所采购的红隼火箭弹,将部署在台北松山军机场,反制敌军可能空降而来的轻型步兵战车[12]
  • 陆军:中华民国陆军2022年9月委托中科院量产5000枚“红隼”近程反装甲火箭弹,预算台币4亿元,预计2022年10月起开始进行生产,预计在2023年11月底前交货完成[13]。2023年8月再次向中科院下单,根据国防部公布的最新决标公告显示,这次采购的数量达到5962具,预计在2025年11月底前分批交货[1]
Remove ads

规格

更多信息 红隼反装甲火箭弹(破甲弹), 红隼攻坚火箭弹(两用高爆弹) ...

可靠性测试

通过以下测试,符合美军MIL-STD-810G标准

  • 防海水测试(时间30分钟、浓度5%、深度90厘米)
  • 防泥水测试(时间30分钟、浓度10%、深度30厘米)
  • 防沙土测试(时间30分钟、深度30厘米)

使用国

参考文献

参阅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