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罪惟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罪惟录》,原名《明书》,作者查继佐,为记载明朝至南明史事的纪传体史书。传世唯有一部,原稿藏于吴兴刘氏嘉业堂。在1936年商务印书馆印入《四部丛刊》三编中。1986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又据《四部丛刊三编》本标点排印出版。
内容
- 帝纪卷之一帝纪总论 太祖高皇帝
- 帝纪卷之二惠宗帝
- 帝纪卷之三太宗文皇帝
- 帝纪卷之四仁宗昭皇帝
- 帝纪卷之五宣宗章皇帝
- 帝纪卷之六英宗睿皇帝
- 帝纪卷之七代宗景皇帝
- 帝纪卷之八英宗睿皇帝后纪
- 帝纪卷之九宪宗纯皇帝
- 帝纪卷之十孝宗敬皇帝
- 帝纪卷之十一武宗毅皇帝
- 帝纪卷之十二世宗肃皇帝
- 帝纪卷之十三穆宗庄皇帝
- 帝纪卷之十四神宗颖皇帝
- 帝纪卷之十五光宗贞皇帝
- 帝纪卷之十六熹宗哲皇帝
- 帝纪卷之十七毅宗烈皇帝
- 附纪卷之十八安宗简皇帝
- 附纪卷之十九鲁王监国附纪
- 附纪卷之二十唐主附纪
- 附纪卷之二十一桂主附纪
- 附纪卷之二十二韩主附纪
- 志卷之一 志叙 天文志
- 志卷之二 历志
- 志卷之三 五行志
- 志卷之四 冠服志
- 志卷之五 艺文志
- 志卷之六 地理志
- 志卷之七 礼志
- 志卷之八 乐志
- 志卷之九 土田志
- 志卷之十 贡赋志
- 志卷之十一 屯田志
- 志卷之十二 九边志
- 志卷之十三 河渠志
- 志卷之十四 漕志
- 志卷之十五 班爵志
- 志卷之十六 陵志
- 志卷之十七 经筵志
- 志卷之十八 科举志 武科举附
- 志卷之十九 直闻志 铨部志附
- 志卷之二十 兵志
- 志卷之二十一 刑法志
- 志卷之二十二 典牧志
- 志卷之二十三 茶法志
- 志卷之二十四 锦衣志
- 志卷之二十五 宗藩志
- 志卷之二十六 学校志
- 志卷之二十七 职官志
- 志卷之二十八 将作志
- 志卷之二十九 盐法志
- 志卷之三十 钱法志
- 志卷之三十一 数志
- 志卷之三十二 外志
列朝帝纪逸 妃嫔逸附外戚 诸王传逸 大事逸 列朝属彝封爵 诸臣传逸 列朝诸臣诗歌逸 议论逸 谄谀存 梦兆 因果 妖属
- 列传卷一 皇祖祢列传
- 列传卷二 皇后列传
- 列传卷三 皇太子列传
- 列传卷四 诸王列传 异姓诸王列传
- 列传卷五 翼运王国列传
- 列传卷六 衡运诸国列传
- 列传卷七 逸运外臣列传
- 列传卷八上 启运诸臣列传上
- 列传卷八中 启运诸臣列传中
- 列传卷八下 启运诸臣列传下
- 列传卷九上 抗运诸臣传
- 列传卷九下 抗运诸臣传
- 列传卷十 理学诸臣传
- 列传卷十一上 经济诸臣列传上
- 列传卷十一中 经济诸臣列传中
- 列传卷十一下 经济诸臣列传下
- 列传卷十二上 致命诸臣传上
- 列传卷十二中 致命诸臣传中
- 列传卷十三上
- 列传卷十三上2
- 列传卷十三中
- 列传卷十三下
- 列传卷十三下2
- 列传卷十四
- 列传卷十五上
- 列传卷十五下
- 列传卷十六
- 列传卷十七
- 列传卷十八
- 列传卷十九
- 列传卷十九2
- 列传卷二十
- 列传卷二十一
- 列传卷二十二
- 列传卷二十三
- 列传卷二十四
- 列传卷二十五
- 列传卷二十六
- 列传卷二十七
- 列传卷二十八
- 列传卷二十九
- 列传卷三十
- 列传卷三十一上
- 列传卷三十一下
- 列传卷三十二
- 列传卷三十三
- 列传卷三十四
- 列传卷三十五
- 列传卷三十六
Remove ads
沿革
查继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始修明史,至康熙十一年(1672),易稿数十次,纂集而成初名《明书》,因牵连庄廷鑨私刻“明史”案下狱,以“获罪惟录书”而署书名。[1]
《罪惟录》有〈帝纪〉二十二卷,〈志〉三十二卷,〈列传〉三十六卷。经张宗祥、姜佐禹等人整理,定为一百零二卷。[2]
此书在清代为避文字狱之祸,复壁深藏,秘不示人,乾隆时还将书中所用“建虏”、“满兵”、“北师”、“东人”等字加以涂改,辛亥革命后始公之于世。原书稿因水浸、火烤、泥污、鼠咬等原因,破损严重。 [3]
原稿藏于吴兴刘氏嘉业堂,是流传的唯一手稿本。此为查氏的未定稿,破损严重。1936年商务印书馆印入《四部丛刊》三编中。张宗祥、姜佐禹对此书进行了整理与校订补充,但未经补充的残损之处还很多。
1986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四册《罪惟录》的标点本,对残缺之处再次校补,但剩余的未能补正之处仍很多,只能以空格符号填补。原书之错简之处,例如《礼志》中一万五千字混入《乐志》,该标点本予以更正。[4]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