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鲁滨逊·卡诺
多米尼加棒球运动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鲁滨逊·何塞·卡诺·梅塞德斯(西班牙语:Robinson José Canó Mercedes,1982年10月22日—),生于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圣佩德罗-德马科里斯(San Pedro de Macoris),为美国职棒大联盟的二垒手,目前为自由球员,他先前曾效力过洋基、水手、大都会、教士与勇士等队。他的名字来自于棒球界的传奇人物杰基·鲁滨逊。
Remove ads
家庭
鲁滨逊·卡诺的父亲是何塞·卡诺(José Canó),曾在1989年球季以投手的身份为美国职棒大联盟的休士顿太空人队投了6场比赛,所以鲁滨逊·卡诺称得上是棒二代。而父亲何塞·卡诺更知名的是曾在1990年代打过中华职棒,以阿Q的名称效力于统一狮队,所以在爱屋及乌之下台湾球迷对卡诺颇有亲切感,尤其是鲁滨逊·卡诺曾经与旅美好手王建民同队,卡诺出赛时有好表现就称之为台湾之友。
老卡诺是在1980年被纽约洋基队于选秀会选上的;而小卡诺从小则是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长大,在那里的高中他同时从事棒球和篮球活动。毕业后,他在2001年与洋基队签约,开始在小联盟的比赛。因为在小联盟的层级快速上升,他渐渐开始受到注目。
职业生涯
卡诺在2005年5月3日首度登上大联盟,以替补当时的洋基二垒手东尼·沃马克。季赛结束后缴出打击率0.297、全垒打14支及打点62分的成绩,让他在该季年度最佳新人的投票名列第二。
在卡诺的新人年2005年,总教练乔·托瑞曾经因将他与棒球名人堂球员罗德·卡鲁相提并论而上了火线。在被追问后,托瑞澄清他的意思只是指卡诺的体格、打击区上的表现和流畅的挥击技巧“让他想起”罗德·卡鲁;托瑞向媒体保证目前还不需要急着让卡诺成为卡鲁那样的伟大球员。
2006年,卡诺在美国联盟明星赛二垒手的票选中领先众家好手,但他因腿部肌肉拉伤进入伤兵名单,使他不能出席这项盛会。然而,自从在2006年8月8日伤愈归队后,卡诺摇身一变成为球场上最具攻击力的打者之一,单月的打击率、二垒安打和打点都在联盟保持领先。等到9月底累积足够的打席后,他再度取得角逐美联打击王的资格。当时卡诺的打击率还差联盟领先者乔·莫尔千分之四,后来在9月30日被队友德瑞克·基特超前。卡诺季末的打击率是0.342,仅仅与基特相差千分之一;而与乔·莫尔相差千分之五。因为这段期间的杰出表现,他当选为美联9月份最佳球员。
不过,卡诺未能将他在季赛末段展现的惊人气势带进季后赛。在美国联盟分区赛的4场比赛中,他的打击率仅有0.133,并且在打击机会中留下15个残垒,其中有4次是在2人出局、得点圈有人的情况。洋基队最终在这个系列战,以1胜3败的战绩输给底特律老虎队。
2007年卡诺仍持续进步,同时也是他第一个出赛160场以上的球季;缴出打击率0.302、安打189支、全垒打19支和打点97分;除了打击率外,其余皆为生涯新高。
2008年,虽然5月份打击率接近0.3;但因为4月份表现不佳,仍缴出生涯最差的成绩,打击率0.271、上垒率0.305和长打率0.410皆为生涯新低。因此媒体批评他是纽约洋基中断连续球季晋级季后赛的主因之一[1]。
经历2008年的低潮后,2009年有所振作,不但缴出打击率0.320,还有生涯新高的全垒打25支、打点85分和得分103分,且单季安打数首次突破200支(204支)。虽然季后赛打击率是差强人意的0.193,且无全垒打演出,但仍旧获得生涯首座世界大赛冠军。
2010年球季可谓卡诺的生涯年,不仅全垒打提升到29支,而且安打数再度达到200支,打击率0.319和生涯首度破百的109分打点,因此挤进了美联最有价值球员的票选名单内,最终获得第3名。
2011年和2012年延续2010年球季的表现,2011年缴出生涯新高的118分打点,2012年则是全垒打首度突破单季30轰,且打击率皆在0.3以上。并在美联最有价值球员票选中分别获得第6名和第4名的成绩,可说是跻身联盟强打者之中。
2013年5月10日,对战科罗拉多洛矶时,在3局上半敲出生涯第1,500支安打,是纽约洋基队史上第5位在30岁以下打出此成绩的选手,并率队以3-1击败科罗拉多洛矶[2] [3]。
职棒生涯成绩
Remove ads
奖项
其他
鲁滨逊·卡诺的父亲何塞·卡诺曾于1992年至台湾加盟中华职棒联盟的统一狮队,并在当时统一球团欲大规模将外籍球员以母公司商品命名的行销策略下,被取名为“阿Q”,用来行销统一企业旗下商品阿Q桶面。因此,基于这层渊源,不少台湾球迷将鲁滨逊·卡诺昵称为“小Q”。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