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国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要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要犯名单(英语:FBI Ten Most Wanted Fugitives)源自于1949年的一场会议,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的约翰·埃德加·胡佛与合众国际社共议逮捕那些棘手罪犯的方法[1]。联邦调查局在会后拟出一份名单发表,并随即收到来自舆论的正面回应。这份名单提供高额赏金给举报线索的民众,此举也大幅提升联邦调查局的执法效率[2]。

列名与除名
名单上的逃犯只会在其被确认死亡、指控被撤销或者被逮捕时名字才会被移除,联邦调查局会再让另一个逃犯的名字“递补”到名单上。其中也有因为被联邦调查局认为“不再有能力对社会产生威胁”而被除名的案例[1]。在此份名单上挂名最久的是抢匪维克多·赫雷纳,他于1984年进到名单上,至今已逃亡36年之久;挂名时间最短的则是涉嫌谋杀两名联邦调查局探员的比利·布莱恩特(英语:Billie Austin Bryant),他在名字进入名单后仅仅两个小时就被逮捕[3]。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例如出现一个名单以外的极其危险的逃犯时,这份名单会增列一个“第11号通缉要犯”[4]。这份名单会张贴在公共场所,如邮局或银行等。有时也会出现逃犯在看到自己名列十大通缉要犯而自首的情况。
截至2023年1月9日止,一共有529人曾出现在名单上,其中包括11名女性。当中已有494人落网,其中的163人是因为被民众举发而遭逮捕[5][6][7]。
除了这份名单以外,联邦调查局还制作过其它治安列表,例如恐怖份子、犯罪警讯与失踪人口等,其中恐怖份子方面最有名的莫过于被美国政府指控为911事件策划人的奥萨玛·本拉登。但即便如此,911事件并非联邦调查局通缉本拉登的原因之一[8]。
Remove ads
当前的十大通缉要犯
此条目或章节需要时常更新。有关事物或许会随着时间而有所变化。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