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联义山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联义山庄
Remove ads

联义山庄是上海原有的一处公墓,旧址位于今静安区闸北大宁德必易园区。公墓始建于民国13年(1924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曾是上海最大的公墓。公墓的葬主以广肇人士为主,包括阮玲玉吴铁城父母等,以及潘公展等社会人士均葬于此。

Thumb
静安区文物保护点——联义山庄遗址

历史

民国13年(1924年)5月,粤商林镒泉购今上海市静安区大宁路街道共和新路灵石路西端农田、荒地10余亩,建园造舍、营造私家坟地[1][2][3][4][5][6]。内广植树木花草,环境优美,人称林家花园[1][3]。后由粤商联合会接办,为广东籍人专用公墓,定名联义山庄[1][5][3]。有厅屋数间和办公用房。并扩大范围与面积,四周扩至400亩[1][5]。辟有墓穴11,595穴,墓穴除特等外,还分甲、乙、丙、丁4等,另有免费和半价穴区[4][1]。墓园曾葬有电影演员阮玲玉[1][3]劝工大楼血案中死亡的职工梁仁达[1][7][8]、上海市长吴铁城父母[1]杨杏佛周璇[9]。上海沦陷时期,山庄被日军侵占,墓园荒芜。抗日战争胜利后修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为上海市甲等公墓。至1956年,山庄埋葬棺柩4万余具[3][10]。同年7月,联义山庄由上海市殡葬管理所接管,改为市办公墓[3][4]

1966年8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公墓被视为“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代表。“红卫兵”、“造反派”进庄大破“四旧”,农民跟随挖掘翻捣,拆碑铺路,砍伐树木。公墓坟墓被掘除,残存房屋被铲除,山庄毁损殆尽[4][1][2][3][5]

Remove ads

现状

今为上海鼓风机厂、风华初级中学等单位所在地[1][3]。2017年6月28日,联义山庄遗址被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局公布为静安区文物保护点[11][12]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