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圣公会日修小学
香港小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圣公会日修小学(英语:S.K.H. Yat Sau Primary School)是一间位于香港九龙彩虹邨的小学,创立于1965年。其名称是为纪念已故的邝日修牧师而命名,由圣公会的何明华会督为该校揭幕。
该校首任上午校校长是刘重生女士;下午校校长是何汝悼先生;最后一任校长为陈颂康先生,现时为合并后的圣公会圣十架小学校长。
圣公会日修小学的校舍与操场与圣公会静山小学相毗连,四周均被彩虹邨的公共房屋所包围。
不少电视剧和新闻片段都借用该校拍摄,如无线电视心在香港(四十周年台庆)宣传片、爸爸闭翳,老公万岁,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之非常平等任务等。
Remove ads
历史
1860年:“英国海外传道会”(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 简称C.M.S])委派传教士东来传教。由于当时妇女鲜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其中一位传教士白思德女士于香港岛设立了多间以她名字为校名的学校,教授各区妇女。
1876年:为记念白女士的功绩,将曾被烧毁后重建于荷李活道的一所学校命名为白思德纪念学校。这所学校即是今天圣马太小学的前身,亦是圣公会第一间小学。
1881年至1931年:又先后共创设十三所学校,学生达数千余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校务因战争而有所停顿。
1887年:圣公会把教育服务拓展至九龙,创办“土瓜湾圣公会学校”于浙江街,略具雏型。
1945年8月:战争结束,香港重光。随后几年,大陆各省人士多来港营生,人口亟增,学童人数亦随之增长。当时,何明华会督对学童教育极表关怀,遂请施玉麒牧师领导办理复校工作。
1952年:“土瓜湾圣公会学校”迁江西街,渐见规模。此即本校圣公会圣提摩太小学之前身,也是九龙区的第一所圣公会小学。
1965年:创校的圣公会静山小学和圣公会日修小学,分别为纪念邝日修牧师和霍静山牧师而命名,两校的校舍与操场相连,仅以几条柱或铁链分隔,虽然学生非常守规矩不会“越界”,但两校关系非常密切。
圣公会静山小学的校舍与操场与友校圣公会日修小学相毗连。
2004年:圣公会日修小学在操场旁修建了一座新翼用以教学用途,以提升教学质素。该校并设有家长教师会和校友会。
2006年:踏入二十一世纪,为配合不断变更的教育政策,维持推动教育工作的优势,本校的会于2006年6月成立新公司,取名为“圣公宗(香港)小学监理委员会有限公司”。现时属下小学共有50间,分布全港各区。
2010年6月24日:教育局公布,圣公宗(香港)小学监理委员会有限公司,获分配位于启德的新校舍,重置至启晴邨新校舍后,校网由黄大仙区转为九龙城区。
2016年7月:本校与圣公会静山小学合并成为圣公会圣十架小学,并迁至新址。[1][2]
此校舍连同相连的原静山小学一并拆卸重建为一所设24班的小学,供同一屋邨内的中华基督教会基华小学迁置之用,原订2024年启用[3]。该校舍由AD+RG负责设计。然而,由于房委会宣布将重建彩虹邨,此校原邨重置工作已被冻结,迁校与否视乎教育局及房委会决定[4]。
Remove ads
校政管理
著名校友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