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圣马可中学
香港筲箕灣的英文中學,為全港最後一座靈活式校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圣马可中学(英语:St. Mark's School),是一所于1949年创办的英文中学,由香港圣公会营运,位于香港岛筲箕湾爱秩序湾爱贤街18号,为香港补助学校议会22所成员学校之一,故被坊间称为香港教会主办的22间“传统名校”之一[2][3]。
![]() | 此条目偏重在某些见解、事件或争议上。 (2025年7月4日) |
![]() | 此条目汇集过多统计、数据、图表资料,或罗列搜集项目,请注意维基百科不是不经筛选的资讯收集处。 (2025年7月4日) |

Remove ads
校政管理
- 历任校监
- 历任校长
- 历任副校长
- 简顺发 先生(1993年 - 1995年期间担任署理校长)
- 方宏滨 先生
- 李炳辉 先生
- 何景源 先生
- 郑元山 先生
- 康仲贤 先生
- 王恒伟 先生
- 乐秀峯 先生
Remove ads
学校历史
圣马可中学创立于1949年,原本是位于中环己连拿利的圣保罗英文下午校,到1953年改名为圣马可中学。1955年加入成为香港补助学校议会成员学校之一[2]。1955年获政府批准拨出筲箕湾道460号地皮兴建新校舍,1956年4月展开工程,同年10月启用[11]。而当年迁校后的旧校舍则交由当时新创校的圣公会基恩小学使用[11]。由于旧校舍空间仍然不足,圣马可中学再于1998年申请现在位于爱秩序湾爱东邨的新校舍[12],其后于翌年获批准[13]。该校舍最终于2001年启用[14]。
于2000年,此校校董会曾拟申请毗邻此校、现为中华基督教会基湾小学(爱蝶湾)的校舍,以扩办小学及结为一条龙学校,但不果[15]。及后,此校改为与同系圣巴西流小学结龙[16],但仅实施一年即于2006年解除关系[17],而该小学亦于2021年停办。
值得一提的是,此校现时校舍的兴建计划,亦是全港最后一份付诸立法会表决的灵活式校舍建设计划[18],以及最后一座建成的同类校舍[注 1],与爱东邨其他楼宇一并由香港宝嘉建筑(时称“法国宝嘉建筑”)承建,并于2000年12月完工,翌年元旦起交付启用[12]。
截至2024年(第39届),该校在香港杰出学生选举共出产1名香港杰出学生。[19][20]
圣马可中学是于历届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曾出产“7科5**状元”(在甲类科目中至少3个选修科及4个核心科获得5**成绩)的43间学校之一,截至2025年,共有1位。[21][22]
Remove ads
办学宗旨
注重学生在下列五方面的均衡发展:追求知识、积极探究、认识社会文化、人际相处及健全体格。校方亦以有系统的计划,培养学生在学业方面追求卓越。
校训
圣马可中学的校训是“敏事正道”(希腊语:εὐθύς)出自圣经新约,意思是“应做的,立刻做”。当中的“敏”字指我们经三思、明辨是非,觉得正确就付诸实行,不再对先前的决定迟疑。[23]
校友
- 张培贤:香港田径运动员、香港撑竿跳纪录保持者
参阅
注解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