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宜兰地方法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沿革
今日宜兰地方法院的前身必须追溯至日治时期。1895年日本开始统治台湾,1896年台湾改行民政。台湾总督府于1896年5月1日以律令第一号公布《台湾总督府法院条例》,该年7月15日依该条例成立宜兰地方法院,开始受理民事第一审事件诉讼案件。惟于1898年7月20日又缩编为台北地方法院宜兰出张所,仅受理不动产登记事项,至1900年2月1日始再度着手诉讼案件之审判。1901年木造办公厅舍落成。1919年8月8日改称台北地方法院宜兰支部,并设检察局,管辖民刑事第一审案件。
二次大战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并在1946年12月20日由台湾高等法院派员接收宜兰支部,改称台湾台北地方法院宜兰分院。1947年3月1日,升格为台湾宜兰地方法院。1962年台风欧珀肆虐,本院木造建筑坍塌;次年(1963年),新建筑重建于原址并启用。

后来宜兰地方法院因办公厅舍老旧,遂筹建新院区。新址位于宜兰县最繁荣的两个城镇宜兰市和罗东镇间的宜兰县政中心区内,靠省道台9线旁,于2004年正式迁入。
Remove ads
历任院长
Remove ads
管辖区域
单位组织
- 院长
- 民事庭
- 刑事庭
- 行政诉讼庭
- 少年及家事庭
- 民事执行处
- 简易庭
- 公设辩护人室
- 司法事务官室
- 调查保护室
- 公证处
- 提存所
- 登记处
- 书记处
- 民事纪录科
- 刑事纪录科
- 民事执行科
- 简易纪录科
- 文书科
- 研考科
- 总务科
- 诉讼辅导科
- 法警室
- 人事室
- 会计室
- 统计室
- 政风室
- 资讯室
Remove ads
特色
地址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