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省城大北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省城大北門
Remove ads

台湾省城大北门(又称望月亭)位于台中市北区,于民国九十五年(2006年)11月17日公告为历史建筑[1]。为台中公园内之清代纪念物,虽经修建已非原貌,但仍具研究及保存价值。

事实速览 台湾省城大北门, 别称 ...
事实速览 大北门曲奏迎神匾, 中华民国文化资产 ...

历史

光绪十三年(1887年)刘铭传来台勘察后,确定选择桥仔头作为省会,亦为台湾府府治所在,周围改为台湾县,而原台湾府与台湾县则改成台南府安平县[2]。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始,由台湾府台湾县知县黄承乙监造、吴鸾旗为总理,工人则主要来自兵勇,另外还有从上海招募来的50名木工与泥水匠师。筑城费用共21万5000银两[注 1],由彰化苗栗云林、台湾四县的经费分摊。然而城尚未筑完便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二月停工,接任刘铭传的邵友濂更是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二月将省会移到台北府,之后因经费不足,直到乙未割台(1895年)时城池仍处于未完工状态[2][3]

1903年,台湾总督府开始进行市区改正工程,将门楼保留移建于中之岛公园(今台中公园)内。2006年11月17日,台中市文化局将大北门登录为历史建筑。2014年12月10日,台中市文化资产处再将门楼匾额以“大北门曲奏迎神匾”登录为一般古物“大北门曲奏迎神匾”于2015年苏迪克台风时掉落损毁,文资处在2016年发包修复,承包厂商为泓泽艺术创作坊。[来源请求]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