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庄永明

台灣文史工作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庄永明(1942年4月3日—2020年8月7日),台湾台北市大稻埕人。台湾文史专家、作家、台湾史料收藏的先行者[1],曾担任台北市文献委员,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董事。[2][3][4][5]

生平

庄永明自小在大稻埕生活,建国中学初中部、台湾省立台北商业职业学校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美术工艺科工艺组毕业,毕业后在大同公司关系企业担任会计,运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开始为自己家乡书写过往历史,投稿报刊与带导览。从会计工作退休之后,庄永明开始全心书写台湾地方历史,应中国时报的邀请撰写专栏《台湾第一》,后来专栏文章集结成册。[6][7]庄永明讲述的“大稻埕逍遥游”文史导览总计有一万人次以上的人参与。[2][4]

故居

庄永明家中古厝“庄协发杂货店”建于1920年代,被台北市文化局指定为市定古迹大稻埕千秋街店屋—庄协发”,是台北第一处被指定为古迹的杂货店。庄永明将家中古厝规划转变为“庄协发港町文史讲亭”。[2]

贡献

2005年庄永明为台南市名医韩石泉撰写传记《韩石泉医师的生命故事》,2014年9月韩石泉后人将庄永明手稿捐赠予台湾文学馆,为庄永明手稿首度入藏国家级博物馆。[8][9]

庄永明于2020年8月7日辞世,享寿79岁。过世当天文化部长李永得赞扬庄永明毕生发掘、积累、彰显并实践台湾文史,辞世是台湾社会一大损失,文化部将呈请总统褒扬[10][11]。8月23日,总统蔡英文亲自颁发褒扬令[12],表彰其对传承及发扬台湾文化的卓越贡献,称赞庄永明为“台湾‘公众史学’的头一人”[13],褒扬令全文为:

台湾文史专家庄永明,秀异通敏,弘朗淳厚。世居台北大稻埕,自学淬勉,攻习有成,肇开四十载钻研博考之峥嵘岁月。历任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委员、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董事等职。平居醉心近代文明掌故,钟爱历史文献踏查;优游地方歌谣采撷,收录乡间田野史料,抱志怀瑾,时长意执;高情远致,胸臆自出。尤以《台湾纪事》、《台湾俗谚浅释》系列、《台湾歌谣追想曲》等佳品扬称,融会传统古典文学,阐究本土发展历程,旁征博引,精诣多元。复长年投身“大稻埕逍遥游文化资产巡礼”导览,悉力特色文化推广,体现生活共同记忆,沾溉启发,枌榆望重。曾获颁巫永福文化评论奖、第八届台北文化奖等殊誉。综其生平,探索先辈民俗采风遗迹,追溯台湾文化历史深源,荣名芳声,雅化琦行;润色鸿业,清芬流咏。遽闻溘然长逝,轸怀良殷,应予明令褒扬,用示政府笃念前贤之至意。

总   统 蔡英文    
行政院院长 苏贞昌    

评价

庄永明自称他做的是“摊贩型的文史整理”。李敖称庄永明的台湾史料收藏,在台湾能够排名到第三。学院派的人士,中研院专精台湾史的院士张炎宪则认为,庄永明搜集草根台湾史料,刚好可以弥补学院派的不足,是相当可敬的民间学者。[7]

著作

  • 《台湾第一》[3][2]
  • 《台湾纪事》[3][2]
  • 《台北老街》[3]
  • 《台湾鸟瞰图》[3]
  • 《台湾医疗史》[3]
  • 《台湾世纪回味》[3]
  • 《台湾歌谣追想曲》[3]
  • 《台湾歌谣──我听 我唱 我写》[3][2]
  • 《台湾歌谣寻根》[3][2]
  • 《活!该如此:庄永明七十自述》[3][2]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