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沙群岛
南中國海群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沙群岛,国际通称斯普拉特利群岛(英语:Spratly Islands),越南称长沙群岛[2](越南语:Quần đảo Trường Sa/群島長沙),中国古称万里长沙[3]或万里石塘,是南中国海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组群岛,地理上位于北纬3°40′至11°55′和东经109°30′至117°50′。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由230多个岛、洲、礁、沙和滩组成,露出水面的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目前已定名的约192个,总陆地面积约17.06平方公里。
南沙群岛也是全球边界争议最多的岛礁群,多达六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汶莱)声称各自拥有部分或全部岛礁的主权并且互相对峙。
Remove ads
名称
1935年前中国政府并没有对此群岛有任何正式专名。1934年中央大学教授胡焕庸在《外交评论》期刊首次提出“南沙群岛”的名称[4][5]。不过1935年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则是把“南沙群岛”用来称呼Macclesfield Bank(今中沙群岛),而把Spratly Islands(今南沙群岛)命名为“团沙群岛”或“珊瑚群岛”。[6]
1947年,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把团沙群岛更名为“南沙群岛”,把原来的南沙群岛改为“中沙群岛”,同时重新命名159个南中国海诸岛,并公布《中国南海疆域图》,以11段线宣称南中国海领土主权[7][8]。此次南沙群岛改名的原因,是因为中华民国外交部在战后多次把团沙群岛的英文误作为Tizard Bank(即郑和群礁),导致团沙群岛出现一词两义,引发混乱[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了南沙群岛的命名。
西方国家、亚细安多数国家称为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以19世纪的英国航海家理查德·斯普拉特利(1802年—1870年)命名。[10][11][12]
日本在二战前称为新南群岛(日语:新南群島/しんなんぐんとう Shinnan Guntō),战后则改称南沙诸岛(日语:南沙諸島/なんさしょとう Nansa Shotō)。[13][14]
越南方面称为长沙群岛(越南语:Quần đảo Trường Sa/群島長沙)。[15][16][17]
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均沿用“斯普拉特利群岛”这一名称来称呼整个岛群(马来语、印尼语:Kepulauan Spratly;他加禄语:Kapuluan ng Spratly);但马来西亚称自己所控制的部分为森马朗-柏宁照群礁(马来语:Gugusan Semarang Peninjau),[18]菲律宾称自己所控制的部分为卡拉延群岛(他加禄语:Kapuluan ng Kalayaan)。[19]
Remove ads
地理位置
南沙群岛位于北纬3°35′~11°55′,东经109°30′~117°50′,东西长约905公里,南北宽约887公里,海域面积为88.6万平方公里。其西北与越南相对,东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南部水域与马来西亚、汶莱、印度尼西亚等国沿海相接。[20]
地质地貌
南中国海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以大陆棚、大陆坡、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其中南沙群岛形成于南中国海陆坡区的南沙台阶上,处于多山的海底高原上。南沙群岛共有大小岛礁200多个,一般按照它们在海面上下的位置分为五类:岛、沙洲、暗礁、暗沙、暗滩等。南沙群岛跨过四个地貌与地质构造单元,分别是:
- 南部的瑟鲁拜暗沙与南、拉惹加隆暗沙群位于北巽他大陆棚东北部,构造上属西北加里曼丹地槽的一部分;
- 东部的舰长礁、指向礁、都护暗沙与保卫暗沙等,则位于南沙海槽西北坡,与婆罗洲岛、巴拉望岛相望;
- 西北的礼乐滩、双子群礁以北,渚碧岛、永暑岛与日积礁,属于南中国海中央深海盆地。
- 群岛的大部分则处于多山的海底高原,大小海山顶部有许多珊瑚礁,并大都形成环礁,少数为台礁[21]。
常设仲裁法院于2016年7月12日之菲律宾控告中国案仲裁书中,指南沙群岛是岩礁而非岛。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该仲裁均表示不予承认。[22]
地质构造
南沙群岛海区的断裂构造是燕山期华夏陆缘解体,喜马拉雅山期扩张陆缘形成的断裂系,以张性或张剪性断裂为特征,属于东亚型陆缘断裂体系之南中国海陆缘地堑系的一部分。[23]
岛礁地图
南沙群岛主要岛屿的位置图
汶莱
1:南通礁
图例:
中华民国
1:太平岛
2:中洲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永暑礁
2:美济礁
3:渚碧礁
4:华阳礁
5:南薰礁
6:赤瓜礁
7:东门礁
8:杨信沙洲
越南
1:南子礁
2:敦谦沙洲
3:鸿庥岛
4:景宏岛
5:南威岛
6:安波沙洲
7:染青沙洲
8:中礁
9:毕生礁
10:柏礁
11:西礁
12:日积礁
13:大现礁
14:无乜礁
15:东礁
16:六门礁
17:南华礁
18:舶兰礁
19:奈罗礁
20:鬼喊礁
21:琼礁
22:蓬勃堡
23:广雅滩
24:万安滩
25:西卫滩
26:李准滩
27:人骏滩
28:奥南暗沙
29:金盾暗沙
菲律宾
1:费信岛
2:南钥沙洲
3:南钥岛
4:马欢岛
5:北子岛
6:中业岛
7:西月岛
8:司令礁
9:火艾礁
10:仁爱礁
马来西亚
1:拉央拉央岛
2:乌比礁
3:拉雅礁
4:西布礁
5:柏宁照礁
6:曼丹那尼礁


Remove ads
主权争议
南沙群岛的主权争议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华民国,其皆有部署军力在此地区。而汶莱与印度尼西亚虽然宣称拥有部分海域的主权,但没有实际驻兵。[24]
重要岛礁
(粗体*标示行政中心)
Remove ads
地图
-
南中国海地图
-
南中国海中南沙群岛
-
南中国海中南沙群岛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