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董汉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董汉儒(1562年—1628年),字学舒,号谊台,直隶开州(今河南濮阳县)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进士。天启年间官至兵部尚书。
生平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顺天乡试第五十三名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会试二百九十二名,廷试三甲八十六名进士。刑部观政,十七年授河南府推官,十九年充本省同考试官,二十二年充应天乡试同考官,二十三年行取,升户部主事,管崇文门、浒墅钞关。二十五年升备倭粮饷郎中,朝鲜用兵,以郎中衔办理饷务。
不久,于万历二十七年迁山东按察司佥事,寻以东征功成,进副使,二十九年升参政,三十二年升按察使,本年调湖广按察使兼参议,三十六年加升右布政使,本年调本省右布政使,三十九年升左布政使。万历四十年(1612年)九月,拜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次年因丁忧去职。
光宗即位,召拜工部右侍郎。随即改兵部,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天启改元,辽阳被后金攻克,董汉儒派精兵二千入卫,得到朝廷褒奖。次年秋,以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未上任,擢兵部尚书。董汉儒反对熹宗褒赏宦官王体乾、宋晋、魏忠贤人,随即因母丧归里。后来魏忠贤得势,汉儒守丧期满,也未能复官。追叙前功,即家进太子太保,荫子锦衣百户,汉儒旋以母亲病死辞官归乡。崇祯元年(1628年)卒,赠少保,谥肃敏。《明史》有传。[1]
Remove ads
纪念
濮阳县原有“八都坊”,建于明万历年间,纪念纪著、侯英、王𫄧、李珏、赵廷瑞、史褒善、吉澄、董汉儒八位明代开州籍官员。文革期间拆毁,现已重建。
墓葬
轶事
董汉儒与同榜进士董其昌之父同名。董父少年诸生,早故。万历己丑,董其昌梦见与其父同榜中式,自以为不吉。榜发,董其昌中第二名。而同榜真有同名汉儒之人。[3]
家族
曾祖董真。祖父董林。父董万斛,封推官。
参考文献
- 《万历十七年己丑科进士履历便览》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