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
Remove ads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英语:Sully,又稱Sully: Miracle on the Hudson[7]是一部于2016年上映的美国传记剧情电影,由克林·伊士伍执导,陶德·柯马尔尼兹基(Todd Komarnicki)编剧,改编自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事故当事人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机长的回忆录《最高职责英语Highest Duty: My Search for What Really Matters》。汤姆·汉克斯在片中饰演苏伦柏格,艾伦·埃克哈特萝拉·琳妮安娜·冈恩沃特姆·里瑟英语Autumn Reeser赫特·麦卡蓝杰米·谢尔丹杰瑞·费拉拉英语Jerry Ferrara等人饰演配角。剧情讲述2009年1月,苏伦柏格驾驶着引擎停摆的飞机迫降在哈德逊河上,乘客与机组成员共155人皆幸免于难。事后,苏伦柏格面临着随之而来的媒体压力及一连串的调查。

事实速览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Sully, 基本资料 ...

该片的发展始于2010年,当时制片人法兰克·马歇尔与艾琳·史都华(Allyn Stewart)取得了《最高职责》的电影改编权。主演汤姆·汉克斯与艾伦·埃克哈特分别于2015年6月及8月加盟剧组。《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的主体拍摄始于2015年9月28日,拍摄地点包含美国的纽约市亚特兰大洛杉矶北卡罗来纳州霍洛曼空军基地英语Holloman Air Force Base新泽西州。电影于2015年11月25日杀青。全片几乎都是用阿莱Alexa摄影机拍摄而成。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于2016年9月2日在第43届特柳赖德影展英语Telluride Film Festival上首映,并于9月9日由华纳兄弟在美国发行(含IMAX版本),最终全球总票房超过2.4亿美元。该片获得正面为主的评价和许多奖项的肯定,影评人主要称赞汤姆·汉克斯的表现及克林·伊士伍的导演功力,但也有影评人认为该片过于沉闷及单调,片中对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描述也引发了争议。该片的DVD蓝光光碟于2016年12月20日发布。

Remove ads

剧情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的机长切斯利·“萨利”·苏伦柏格及副机师杰夫·史凯斯英语Jeffrey Skiles登上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飞往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道格拉斯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班机在约2,800英尺(约850米)处发生鸟击事故,造成两具引擎停摆,萨利因无法到达最近的机场,便让班机迫降在哈德逊河上,机上的155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幸免于难。新闻界及公众赞颂他为英雄;然而,此事让萨利患上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不可避免地反复想像到飞机撞到一座建筑物的情景,且随之而来的媒体也令萨利和他的妻子萝瑞吃不消。

萨利得知,根据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的初步数据显示,左引擎仍处于次空转状态,仍有动力。理论上来说,这让他有能力飞返拉瓜迪亚机场或飞往新泽西泰特伯勒机场英语Teterboro Airport降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表示,他们通过精密的电脑测试,就算失去引擎,班机仍有能力在拉瓜迪亚机场或泰特伯勒机场降落。尽管如此,萨利坚称,两具引擎皆已停摆,且时间、速度及高度皆不允许他在任何机场安全着陆。他意识到,委员会认为这起事故可能是驾驶员的疏失,而这将导致他的职业生涯划下句点。

萨利请人安排由真人驾驶员操作的模拟测试,并将结果传到听证会。两次模拟测试(拉瓜地亚和泰特伯勒机场各一次)皆成功着陆。萨利认为这不够真实,因为驾驶员提前得知他们将面临的情况及接下来的迫降方案,且能多次练习及模拟。在现实中,驾驶员决定变换航程前一定会花费一些时间来进行检查。委员会同意,让应变时间减少35秒后重新进行模拟。在调整后,两座机场的模拟测试皆以坠毁作结。委员会也宣布,寻回的引擎的分析结果证实了萨利的说法,引擎的确在鸟击后停摆。委员会做出了结论:萨利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挽救了机上所有人的性命。

Remove ads

角色

苏伦柏格让导演克林·伊士伍联想到演员詹士·史都华,于是他们找上人称“现代版詹士·史都华”的汤姆·汉克斯[8]。汉克斯形容苏伦柏格为“一名谦卑、保持微笑,只是坚守工作岗位的英雄”[9],并表示,他认为饰演苏伦柏格最难的部分是必须演出一副很有经验的样子,呈现出本尊的专业能力[8]。为了饰演白发苍苍的苏伦柏格,汉克斯花费了许多时间化妆[9]。汉克斯与艾克哈特通过维珍航空的飞行模拟训练器来练习[8]
艾克哈特表示,“饰演一名真实存在且仍在世的人物是件相当艰巨的事,因为他们必须承受你努力的结果”[11]
  • 萝拉·琳妮饰演萝瑞·苏伦柏格(Lorraine Sullenberger),切斯利·“萨利”·苏伦柏格的妻子[10]
该片为琳尼继《一触即发英语Absolute Power (film)》(1997年)及《悬河杀机》(2003年)后第三部与伊士伍合作的作品[10][12]
冈恩表示,与伊士伍合作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14]
  • 杰瑞·费拉拉英语Jerry Ferrara饰演麦克·德莱尼(Michael Delaney),警方的潜水员[15]
费拉拉一直想与伊士伍合作。他曾为伊士伍的《泽西男孩》(2014年)及《美国狙击手》(2014年)试镜,但皆未被选上[16]。片中跳下直升机的特技桥段由德莱尼本人负责[16]
  • 山姆·杭汀顿饰演杰夫·柯罗杰(Jeff Kolodjay),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上的乘客,与父亲一同搭机[17]
  • 薇勒莉·马哈菲英语Valerie Mahaffey饰演黛安·希金斯(Diane Higgins),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上的乘客,与母亲露西尔·帕尔默(Lucille Palmer)一同搭机。

此外,沃特姆·里瑟英语Autumn Reeser在片中饰演泰丝·索莎(Tess Sosa),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上一名携带着婴儿的女乘客。安·库萨克英语Ann Cusack莫莉·哈根英语Molly Hagan诠释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的空姐唐娜·丹特(Donna Dent)及朵琳·威尔士(Doreen Welsh)。当年曾参与救援行动的救援队成员罗拔·罗德里格斯(Robert Rodriguez)在片中客串饰演他本人[18]麦斯·阿德勒英语Max Adler (actor)韦恩·巴斯特厄普英语Wayne Bastrup分别饰演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上的乘客吉米·斯特凡尼克(Jimmy Stefanik[19]及布莱恩·凯利(Brian Kelly[20]凯蒂·库瑞克在片中客串出镜[21][22]麦克·拉帕波特英语Michael Rapaport杰夫·科伯英语Jeff Kober莫莉·贝尔纳英语Molly Bernard克里斯·鲍尔分饰酒保彼特(Pete)、L·T·库克(L. T. Cook)、爱莉森(Alison)与赖瑞·鲁尼(Larry Rooney[23]。曾参与该事故的救援行动的渡轮船长文森·彼得·伦巴迪(Vincent Peter Lombardi)参演了电影,饰演他本人[8][24]。电影中的部分救难人员及警员由真正的救难人员及警员饰演[8]。一些红十字会的成员亦有客串片中[8]。除此之外,剧组还找来了大批当年曾参与事件的市民来拍摄该片[18]

Remove ads

制作

发展

在2009年的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事故之后,制片人法兰克·马歇尔哈里逊·福特的介绍下认识了切斯利·苏伦柏格[25],并在购买苏伦柏格回忆录《最高职责英语Highest Duty: My Search for What Really Matters》的时候与苏伦柏格夫妇见到一面[26]。马歇尔将这本回忆录介绍另外两位制片人艾琳·史都华(Allyn Stewart)与奇普·尼尔森(Kipp Nelson),史都华与尼尔森对改编这则故事产生兴趣,两人去苏伦柏格家中拜访,并听他亲口述说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在幕后对他的调查,一段让他痛苦不堪、差点身败名裂的经历[26]。马歇尔等人原本担心该书籍是否能改编成电影,因该故事早已广为大众所知[8],但苏伦柏格述说的故事并未公开过,让他们有了绝佳的电影素材[26][8]。马歇尔与史都华在2010年正式买下回忆录的电影改编权英语Film rights[25],并聘请陶德·柯马尔尼兹基(Todd Komarnicki)来编写剧本[26]。柯马尔尼兹基表示,编剧的困难之处不在于处理迫降在河上的桥段,因为大家早已知之甚详,真正困难的是事后调查的部分[27]。苏伦柏格在电影上映前受访表示,他希望该片能围绕着“人们共同的人性”,并指出该次事件是在2008年的经济大衰退后发生的:“人们怀疑一切事物是否皆与自利及贪婪有关。他们质疑人的本性。然后众人无私的互助合作,促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认为这给了大家怀有一丝希望的机会,在这个时候,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它”[28]

2015年6月2日,《好莱坞报道》的独家报导称,克林·伊士伍的下一部导演作品即是马歇尔手中的《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25]。伊士伍在导演之余,也和马歇尔、史都华与提姆·摩尔(Tim Moore)一同担任制片人,而史蒂夫·莫尼陈(Steven Mnuchin)、尼尔森及布鲁斯·贝尔曼英语Bruce Berman则是该片的执行制片人[29]。6月中旬,汤姆·汉克斯正为饰演苏伦柏格一事与华纳兄弟进行讨论[30]。8月,艾伦·埃克哈特[31]萝拉·琳妮[10]赫特·麦卡蓝[13]杰米·谢尔丹[32]加入剧组。杰瑞·费拉拉英语Jerry Ferrara于9月签约出演电影[16]。10月,据报导,麦斯·阿德勒英语Max Adler (actor)[19]山姆·杭汀顿[17]韦恩·巴斯特厄普英语Wayne Bastrup[20]加入了主演的行列。

Remove ads

拍摄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的主体拍摄始于2015年9月28日,地点位在美国纽约市[33],由长期与伊士伍合作的汤姆·斯特恩[34]掌镜[24]。10月15日,剧组在亚特兰大取景,并将亚特兰大市中心英语Downtown Atlanta的一栋建筑布置成纽约市的酒店进行拍摄[35]。拍摄作业于2015年11月24日结束[3][36][37]。就上映时间来看,《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是第一部几乎全片都用Alexa IMAX65数码摄影机拍摄的电影[24][38]。电影的剪辑由布鲁·穆雷(Blu Murray)负责,此前他有11年在伊士伍的作品中担任助理,此次伊士伍给了他首次担当该职的机会[39]

该片耗资6,000万美元制作,大多数的预算都花在洛杉矶,迫降及疏散的过程皆在那里的华纳兄弟制片厂英语Warner Bros. Studios, Burbank环球影业摄影棚英语Universal Studios Lot摄制[3]。剧组将一架空中客车A320拆解,运到环球影城的瀑布湖(Falls Lake)重新组装,并替飞机装设了350吨重的平衡环[8]。平衡环里有五个液压滚轮,其中三个能让飞机上下移动,另外两个则能让飞机左右摇晃[8]。剧组亦在北卡罗来纳州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军基地英语Holloman Air Force Base新泽西州卡尼取景。剧组在纽约市拍摄了所有的广角镜头,并在后期制作中通过特效将飞机加入片中[8]

Remove ads

配乐

事实速览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电影原声带, 发行日期 ...

该片的配乐由克里斯汀·雅各英语Christian Jacob (musician)克林·伊士伍提尔妮·莎顿英语Tierney Sutton乐团谱写并演奏[40][41]。片中的主题曲《Flying Home》由伊士伍写词[42]。《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的原声带于2016年10月7日由瓦雷泽·萨拉班德唱片英语Varèse Sarabande以数码形式发行,并于10月28日推出实体CD[42]

更多信息 曲目列表[41], 曲序 ...
Remove ads

上映与市场营销

Thumb
2016年9月15日在东京艾伦·埃克哈特汤姆·汉克斯出席日本首映礼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于2016年9月2日在第43届特柳赖德影展英语Telluride Film Festival上首映,并于9月9日在美国上映(含IMAX版本),发行商为华纳兄弟[43]。在决定将该片排定于2016年上映时,华纳兄弟的高层考虑到许多给大人看的剧情片都在9月或10月下旬才上映,便打算把电影排在劳动节的周末上映[44]。这表示该片的发行日期将与911袭击事件的15周年纪念撞期,华纳兄弟的高层对此感到相当忧心,因为片中包含飞机撞上摩天大楼的场景(与911袭击事件相似)。尽管如此,华纳兄弟国内营销部门的主管杰夫·戈德茨坦(Jeff Goldstein)和他的团队仍决定在该档期上映,因为该片“讲述了一个希望的故事,以及一位尽忠职守的真英雄”[44]。不过据编剧陶德·柯马尔尼兹基的说法,该片的发行日期是巧合而非刻意。他表示,华纳兄弟之所以会将该片排在这个档期上映是因为IMAX剧院有限:在夏季,这些IMAX剧院通常都会被强档电影包走;而在圣诞节期间,IMAX剧院又会被《星际大战》电影给占走[45]

电影的首支预告片于2016年6月29日释出[46][47]。IMAX版本的预告于8月19日发布[48]美国电影协会(MPAA)以片中有“一些惊险场面及脏话”为由将电影评为PG-13级,意味着片中含有部分家长可能认为不适合13岁以下观众观看的内容,建议家长需特别注意[49]

Remove ads

回响

评价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收获了多数影评人的正面评价。影评汇总网站烂蕃茄上收集的346篇专业影评文章中,有293篇给予该片“新鲜”的正面评价,“新鲜度”为85%,平均得分7.2分(满分10分),该网站对电影的共识性评价写道“正如同片中鼓舞人心、技艺精湛的主人翁,《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善用了来自其主演及导演的高超表现,来对日常生活中的英雄致上一些无声的敬意”[49],而Metacritic则根据46篇评论文章,其中35篇予以好评,无差评,11篇褒贬不一,给出平均分74(满分100),综合结果为“普遍良好的评价”[50]。据CinemaScore进行的调查,观众的平均评价于A+至F间落于“A”[51]美国电影学会(AFI)将该片排在年度十大电影名单中的第九名[52]

综艺》杂志的彼得·迪布吉(Peter Debruge)给予该片好评,并称赞了汤姆·汉克斯的表现,“汉克斯的表现既经典又强大,很快的,我们便忘了自己正看着一名演员”[53]IGN的影评人赛门·汤普森(Simon Thompson)给予该片9分(满分10分)的评价,称《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是一部“美丽且和谐,卓越又细腻的感人电影”,并称该片是“汤姆·汉克斯从影以来的最佳演出”。同时,汤普森也指出导演克林·伊士伍的手法“美妙又浓厚”[54]。《纽约时报》的曼诺拉·吉斯英语Manohla Dargis亦称赞了伊士伍的导演功力,表示该片“不会让你失望”[55]

好莱坞报道》的影评人陶德·麦卡锡称该片为一部“优雅且具说服力的纪录片”[29]。《滚石》杂志的彼得·崔维斯给出了3.5颗星(满分4颗)的分数,写道“该片通过深入发掘赢得你的目光及尊敬”,并称《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让人眼界大开”[56]。《芝加哥太阳报》的理察·罗珀英语Richard Roeper给出了4颗星的满分好评,称该片为“振奋人心的电影”,并赞誉汉克斯的表现“令人难忘”。此外,罗珀亦称赞了电影的剪辑与视觉效果[57]

相反的,《时代杂志》的约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给出了负面评论,表示该片有些沉闷[58]。此外,他亦写道,尽管与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事故相隔8年,但911袭击事件仍在电影中萦绕不去:掠过新泽西州的天际线的飞机,让人联想到大楼倒塌的那一天。安德森表示,从这一切可以看出电影对恐怖攻击的隐喻以及导演对美国前景走向的不满[58]。《芝加哥读者报英语Chicago Reader》的J·R·琼斯(J. R. Jones)给出1颗星(满分4颗)的负评,写道“正如克林·伊士伍的《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呈现出来的那样,哈德逊奇迹其实不是一个拍电影的好题材”[59]。《底特律新闻报英语The Detroit News》的亚当·古温汉(Adam Graham)给出“C+”的评分,表示“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出,伊士伍急着了事去拍别部片”[60]

票房

截至下画日,《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在美国及加拿大地区共累积了1.25亿美元的票房,加上来自其他地区的1.15亿美元,全球票房共计2.4亿美元,而其制片预算则是6,000万美元[6]。IMAX方面,该片在首映当天通过全球各地的523家IMAX放映厅收获510万美元的票房,打破2D电影的9月IMAX开画票房纪录,原保持者为2014年的《移动迷宫》(420万美元)[61]。最终,电影在IMAX方面进账了1,000万美元的票房[62]

美国与加拿大

Thumb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为导演克林·伊士伍的职业生涯中,北美地区首映当天票房第二高的电影,仅次于《美国狙击手》(2014年)

在美国及加拿大,《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与同期上映的《鬼开门英语The Disappointments Room》、《惊魂契约英语When the Bough Breaks (2016 film)》及《鲁滨逊漂流记英语Robinson Crusoe (2016 film)》共同竞争,《好莱坞报道》及《综艺》杂志推测该片能在首周末通过3,525家电影院(其中375家能放映IMAX版本)进账2,500万美元,而Box Office Mojo则预计该片将在首周末收获3,100万美元[5][63][64][65]。外界预估,该片的开画成绩可能会与汤姆·汉克斯的另一部作品《盗海狙击》(2013年,2,570万美元)及同样与航空事故有关的电影《机密真相》(2012年,2,490万)相去不远。《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于美国的劳动节周末上映,根据既往的经验,在劳动节上映的电影票房往往不尽理想;但Deadline.com指出,这个公式并不适合套用在每部电影,其票房成绩取决于该电影的类型[4]。据售票网站Fandango Media的资料显示,电影的门票预售量超越了汉克斯的另一部作品《间谍桥》(2015年)的预售量[4]。该片在星期四的午夜场通过2,700家电影院收获135万美元,为汉克斯职业生涯中最佳的成绩[66];Box Office Mojo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强劲的表现,考量到该片的午夜场正好与2016年NFL赛季英语2016 NFL season的第一场比赛撞期[65]

首映当天,《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进账了1,220万美元(包含星期四的午夜场的收入)的票房,其中130万美元来自IMAX版本[67]。该片为导演克林·伊士伍生涯中首映当天票房第二高的电影,仅次于《美国狙击手》(2014年,3,000万美元)[68]。截止至首周末,电影已累积了3,500万美元的票房,位居当周票房冠军,并名列史上于9月上映的电影票房的前五名(若考虑到通货膨胀的话则为第12名)[69][70]。该成绩仅次于伊士伍的《美国狙击手》(8,900万美元),位列伊士伍的作品中第二佳的首周末票房成绩。同时,该片也是汉克斯的真人作品中第三高的首周末票房成绩,次于《达文西密码》(2006年,7,700万美元)与《天使与魔鬼》(2009年,4,600万美元)之后[71]。电影在IMAX方面的票房表现也非常出色,仅在首周末就破纪录地在375家IMAX放映厅上映,进账了400万美元,占该周票房收入的11%。该成绩打破了《私刑教育》(2014年,310万美元)在2014年9月创下的纪录[72]

华纳兄弟威秀电影对该片的票房表现兴奋不已,电影院老板亦是如此,因9月份正逢开学的时候,且电视台开始播出新节目,往往会使电影的票房下跌[73]。《福布斯》杂志的史考特·曼德森(Scott Mendelson)预测,《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的票房有望达到1亿美元,因为汤姆·汉克斯的作品往往都能“撑很久”,且该片的题材针对了那些平常都不会在首映周末去看电影的年长观众[71]。Deadline.com指出,市场营销是开画成绩的关键,尽管伊士伍和汉克斯都没有在社交媒体上露面,但其良好的口碑及影评人的积极评价亦助长了票房成绩[74]。电影在911袭击事件的15周年纪念日首映,但华纳兄弟国内营销部门的主管杰夫·戈尔茨坦表示,这并未对电影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据CinemaScore进行的调查,首映周末的观众中25岁以上的占82%,35岁以上的占80%,女性占56%。39%的观众表示,汉克斯是他们进剧院看电影的主要原因[75][76]

隔周,尽管该片面临与新片《追杀死亡习作英语Blair Witch (film)》、《BJ有喜》及《斯诺登》的激烈竞争,票房成绩仅下跌了36%,最终仍收获了2,160万美元,蝉联冠军宝座[77]。第三周,《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收获了1,550万美元,被新上映的《绝地7骑士》(3,470万美元)及《送子鸟》(2,130万美元)挤下,位居第三[78]。到了第四周,该片进账830万美元,排名当周第五,总票房突破1亿美元大关[79]

上一届:
停止呼吸
美国2016年美国周末票房冠军
第37周至38周
下一届:
绝地7骑士
Remove ads

其他地区

该片同时也在全球的其他39个国家上映,从世界各地约3,600家电影院收获了约1,050万美元的票房[72]。在IMAX版本方面,《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通过全球各地的148家IMAX电影院中进账了110万美元的票房[61]。电影于俄罗斯的首周末票房为100万美元,仅次于《宾虚》及《香肠派对》,位居当周第三。该成绩也使该片成为伊士伍在俄罗斯首周末票房最高的作品。电影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进账了100万美元的票房。该片在澳大利亚上映的档期适逢澳大利亚的父亲节,共收获240万美元的票房[61]。《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在中秋节期间于香港上映,票房收入为77.7万美元[62]。该片在日本收获240万美元,成为伊士伍在日本第三卖座的电影,次于《美国狙击手》及《硫磺岛来信》(2006年)[80]。该片在日本的总票房为1,320万美元[81][82]。在巴西发生拉米亚航空2933号班机空难后,华纳兄弟宣布将巴西的上映日期从12月1日[83]延至12月15日[84]。截至2017年1月,《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已在巴西收获了189万美元的票房[85]

中国大陆方面,《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档期(2016年12月9日)上映[81]。该片于首映周末通过约5,000个大萤幕进账550万美元[81],最终累积票房约为6,230万人民币[86]

台湾方面,该片于2016年9月8日上映,首映周末在台北进账了新台币1,008万元的票房,仅次于上映第二周的韩国片《尸速列车》(新台币3,606万元)排名当周第二[87][88];上映第三周时,《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以新台币470万元的票房名列台北当周票房冠军[89];最终全台票房为新台币9,888万元[90]

香港方面,电影于2016年9月15日上映[91],首映周末收获583万港币排名冠军[92],并于次周进账1,040万蝉联冠军宝座[93]。该片于2016年11月30日下画,总票房1,455万港币[91]

除了北美以外,该片前四大的市场为日本(1,320万美元)、澳大利亚(990万美元)、英国(540万美元)及意大利(510万美元)[81][82]

上一届:
尸速列车
台湾地区2016年台北周末票房冠军
第39周
下一届:
怪奇孤儿院

荣誉

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更多信息 奖名, 颁奖日期 ...

家庭媒体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的数码HD版本于2016年12月9日由华纳家庭娱乐英语Warner Home Video发行,而DVD蓝光光碟则于12月20日推出[125]。在美国,《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的DVD于发行首周卖出约43万份,而蓝光光碟则卖出约30万份。截至2020年7月,该片已在家庭媒体方面收获了约2,818万美元的收益[126]

争议与历史偏差

Thumb
克莉丝汀·纳格罗尼英语Christine Negroni指称《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对调查的描述偏离了官方的纪录”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对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描述引发了争议。在电影上映后,NTSB的人员表示,他们不满片中对他们的描写[127][128]克莉丝汀·纳格罗尼英语Christine Negroni在《纽约时报》上写道,“电影对调查的描述偏离了官方的纪录”,并指称该片描述调查人员“违反航空事故调查的协定”且“不知变通”[129]。NTSB的调查人员约翰·巴尔札诺(John Balzano)对此描述表达不满,称调查人员“根本没有为难任何人”。前NTSB调查人员表示,他担心观众会将其视为“政府无能”的证据[130]。虽然在电影中,模拟器显示,飞机应该在机场降落;但在实际的公开听证会上,NTSB的调查人员罗拔·班森(Robert Benzon)表示,“这些模拟器显示,飞返拉瓜迪亚机场降落或飞往泰特伯勒机场英语Teterboro Airport降落是相当冒险的决定”[131]。该片上映后,班森说:“我不知道为什么编剧和导演选择把NTSB的人员扭曲成这个与事实不同的样子”,认为该片“可能不利于航空安全”[132]。华纳兄弟对此发表了评论,但未得到回复[128]

汤姆·汉克斯告诉美联社,苏伦柏格在看过了剧本初稿后,要求修改剧本,移除当中NTSB调查人员的真实姓名。据汉克的说法,苏伦柏格认为现实生活中的调查人员“不是检察官”,而将他们扯进这个将NTSB调查写得“更像控告程序”的故事中是不公平的[130]。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的驾驶舱录音显示,苏伦柏格在起飞前用手机打了一通短暂的电话。这通电话受到调查,因为滑行时禁止使用手机。虽然如此,调查人员并未发现任何电话影响到航班的迹象。然而,片中完全没有提及此事[128]。另一方面,与该片不同的是,苏伦柏格本人在事后从未对自己的决定感到怀疑[133]

相关事件

包含美国航空公司和英国航空公司在内的几家主要航空公司不愿在飞机上放映《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美国航空公司表示,“我们觉得这部片可能会让机上乘客感到不安”,而英国航空公司的发言人则说道“我们不放映那些剧情会让乘客不安的电影”[134]。不同于其他航空公司,维珍航空选择在2017年1月放映该片[134]。维珍航空表示,“安全始终是我们的第一任务,于是我们通过放映该片来表扬机组人员的精湛技术和贡献”[134]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