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苏森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苏森墉(1919年7月8日—2007年5月18日)[1][2][3],是一位出身台湾台北福建音乐教育家。他曾在新竹中学等地大力推动合唱教育,并改编及创作多首曲目。[4]

生平

早年生活

1919年,苏森墉出生于日治台湾台北市下奎府町[5](今静修高中附近);他的父亲苏贤渡在早前自福建前往台湾,并以其烟草制作技术在台北烟草专卖局担任师傅职务,母亲是卢和凉,他还有一个父母因难以生育而早先领养的兄长苏俊墉[6]。五岁时,受兄长影响,他已能使用五声音阶一边弹奏风琴的黑键一边哼唱日本儿歌[6]。七岁时,他开始就读于陈德星堂培德书房,以闽南语学习《》、《古文观止》、《增广昔日贤文》等及基础日语与日本歌曲,并在两年后毕业;但是,在家里时,他通常以客语交谈。毕业后,他由父亲继续教育指导古典文学书法习作。1929年,他的父亲自制烟工厂职务退休,他随母亲迁居漳州龙溪。不久,他考入龙溪实验小学就读于三年级,并热衷于歌唱、游戏及绘画等活动。1931年,他以五年级同等学力考入福建省立龙溪职业学校初中化学科;当时,他在课余热衷于写生摄影及暗房冲洗技术。1933年,他考入龙溪职业学校高中部艺术科;不久,学校因日军逼近而迁至连城,他的家人也搬至永定古竹祖籍居住。[1]

Remove ads

教职生涯

Thumb
苏森墉,摄影于民国二十八年获保送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师资班主修声乐时。

1938年高中毕业后,他被推荐入永定初级中学担任教师,任教于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并完成其第一首创作歌曲《龙岗颂》(《我们在后方[7])及参与于抗敌剧团演出。1939年,他被保送至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师资班主修声乐。1940年,他返回永定初级中学任教。1942年,他与叶棠如在永定举行婚礼。1943年,他的长子苏丹菱在永定出生;同时,他前往上杭省立中学教授音乐。1944年,他的长女苏绿萍在上杭出生;同时,他前往龙岩省立师范学校教授音乐。1945年,他再度回到永定初级中学任教。[1]

1946年,他经三民主义青年团成员卢如汉介绍认识辛志平,并获聘前往台湾省立新竹中学任职音乐教师[5]。1947年,二女儿苏绿菲出生于新竹;同时,二二八事件爆发,他随同校长辛志平一家迁居于学生宿舍,并在半个后迁返其日式宿舍。1948年,辛志平为新竹中学校歌写作歌词,并征求曲调三首,经全校师生投票表决选定他的曲调为第一校歌,黄友棣的作品则为第二校歌。1950年,三女儿苏绿云出生于新竹。1953年,二儿子苏丹舟出生于新竹。1959年,他在国立音乐研究所青年音乐社新竹分社成立后任社长兼指挥。1960年,台湾省教育厅举办全省音乐比赛,他率领新竹中学获得首届全省合唱高中组冠军。1961年至1970年,他领导新竹中学连年获得全省合唱比赛冠军(除1969年为季军外),并开始推行校内班际合唱及独唱比赛,又对外策划各项联合音乐会,且连续多年举办音乐活动。1963年,他应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聘为音乐科教授教导合唱。1964年,他于中原理工学院担任合唱指导。1965年,他为台北市乐友合唱团担任指挥,并在国立清华大学合唱团担任指导。1967年,他组织新竹竹声合唱团,并经常亲自在其演出时担任指挥;同时,他开始向刘德义教授学习作曲,又应聘为私立元培医事专科学校音乐教师。1968年,他在中央广播电台所属中央合唱团成立后担任该团副指挥,同时担任大同工学院合唱指导。1970年,他担任辅仁大学合唱团指导。1971年,他与新竹中学奉省教育厅指示主动使其合唱团退出全省比赛[7]。1972年,他担任台湾省立台北女子师范学校合唱指导,并应私立中国文化学院聘为舞蹈音乐科副教授。1973年,他自新竹中学退休。[8][1]

在新竹中学任教期间,他还投入于体育与绘画,在1982年前获得新竹县教职员篮球赛冠军,又持续创作水彩画。同时,他也受某位张姓教师影响受洗成为天主教徒[9]

退休生活

1977年,他前往美国东部费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纽约等地游历,又在夏季转往巴西里约热内卢与长女苏绿萍同住,随后开始在当地指导天主教基督教唱诗班。1981年,他前往巴西圣保罗并参加中华会馆活动;同年,他也担任垦丁合唱团指挥,于双十节客家宗亲会举行演唱会。1982年,他返回巴西里约。1984年,他前往慕尼黑随三女苏绿云同住,并前往维也纳布达佩斯及东、西柏林参观音乐会歌剧院;同年秋季,他返回新竹定居,并应聘为中国广播公司合唱团指挥。1985年,他开始担任家庭教师,并于闲暇时继续创作歌曲,同时担任工业技术研究院合唱团指挥。1993年,他担任科园社区发展协会合唱团(科学工业园区合唱团前身)指挥。1996年,中国电视公司为其制作《苏森墉老师专辑》。2000年,新竹市立演艺厅为其于新竹[10]及台北举办“苏森墉教授作品演唱会”各一场,新竹市政府也为其出版《苏森墉作曲集》。2001年,国立交通大学浩然图书馆为其建置“苏森墉音乐馆”数位博物馆[11][5][1]

他于1998年前后确诊罹患帕金森氏症[12]

Remove ads

知名作品

知名受影响者

奖项及荣誉

  • 新竹之光─终身成就奖(新竹之春音乐节,2003年)[9]

语录

  • “为毁为誉、听诸物议,任劳任怨、无愧我心”[9]
  • “老化是不是一种病?”[16]

轶事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