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兰屿筒胸䗛

竹节虫科筒胸䗛属昆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蘭嶼筒胸竹節蟲
Remove ads

兰屿筒胸䗛学名Phasmotaenia lanyuhensis)又称兰屿筒胸竹节虫,是筒胸䗛属的一种,为台湾特有种昆虫[2][3][4],仅分布于兰屿台东县兰屿乡),其种小名即得名自模式产地兰屿[1]。本种在兰屿岛上的树林地带相当常见[1],为台湾最大的䗛[5]正模标本为一雌虫,藏于国立台湾大学;副模标本为3只雌虫与3只雄虫,分别藏于台湾大学与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1]。其他筒胸䗛属物种分布于较南方的菲律宾密克罗尼西亚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斐济等地,本种为分布范围最北的成员[4]

事实速览 兰屿筒胸䗛, 科学分类 ...
Remove ads

形态

兰屿筒胸䗛的外形与筒胸䗛属的模式种Phasmotaenia sanchezi荷兰语Phasmotaenia sanchezi(分布于菲律宾)相似,但与后者相比其肢体较强壮、中胸英语Mesothorax较短、头部较大且触角较短,且雌虫的中胸隆起较明显、后翅较短、下生殖板也较小,另外其卵较后者的大[4]

本种于2001年被发表描述,发表的标本包括4只雌虫与3只雄虫,均采自兰屿红头村茄苳树上,雌虫体长15.8-16.2公分,雄虫体长11.4-11.7公分;体表光滑,体色深棕色、棕色至绿色皆有;前翅很小或缺乏,呈浅棕色,后翅也较小,雌虫的呈黑色(臀侧边缘略呈铁锈色),雄虫的则呈铁锈色;腹部胸部稍窄;触角为棕色,分为23节[1]

生态

兰屿筒胸䗛在兰屿岛上以茄苳为食草,人工饲养时也接受台湾山香圆为食草;白天时倒挂在树丛下方,约于日出前一小时在食草上爬行觅食,一般不会出现在离地高于10米处,无飞行能力[5],少数情况下也可在海边等树林以外的地方发现[1]。本种近年来族群数量可能因采集而大幅下降,应已濒临绝种,惟相关研究尚缺,未被列入保育类动物[5][6][7]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