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立虎尾科技大学

位在臺灣雲林縣虎尾鎮的技職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map
Remove ads

国立虎尾科技大学 (英文:National Formosa University),简称虎科虎科大虎尾科大NFU,别称国立福尔摩沙大学,位于云林县虎尾镇国立科技大学。前身为云林工专,为昔日三大工专之一。目前设有工程、管理、电机资讯、文理四个学院。为云林国立大学联盟以及台湾国立大学系统成员。

事实速览 国立虎尾科技大学, 校训 ...
Remove ads

校史

国立虎尾科技大学第一校区南半部,最初为台湾日治时期设置的“五间厝寻常高等小学校[1],限日籍学童就读,台湾人不得就读,1921年改名为“虎尾寻常高等小学校”[2]。北半部则为1930年代末期设立的“虎尾家政女子学校”。战后,寻常高等小学校废校,1946年在其原址设“台南县立虎尾初级中学”,后改组为男校“台湾省立虎尾中学”(文化路64号)。1979年,省立虎尾中学与虎尾女中合并,迁校至虎女校址,为今日位于光复路222号的国立虎尾高级中学

在地方要求下,因应国家工业发展之需求,台湾省教育厅于1980年5月即开始筹设工业专科学校,到了7月正式创校,校名为“台湾省立云林工业专科学校”。依照经建会评估,当时台湾最欠缺属机电人才,故建校采“单类多科”方式设校,起初仅设置机械制造科、机械材料科、机械设计科、动力机械科、电机工程科,均为五专日间部的工业类科系,直到多年后才陆续成立不同的科系,其首任校长为张天津博士(曾任省立海山高工、国立台北工专、国立台北技术学院及改制后国立台北科技大学首任校长)。创校之初,张天津即制定以“诚正精勤”精神象征作为校训

1981年 省立专科学校均改隶为国立专科学校,由教育部统掌事权,省立台北工专、省立云林工专及省立高雄工专统一改隶为国立专科学校,省立云林工专改名配合更名为“国立云林工业专科学校”。英文校名为National Yun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 NYIT。

1987年张天津校长转任国立台北工专校长,由余政光博士接任第二任校长。

1991年国立云林技术学院成立之后,NYIT的英文校名让国立云林技术学院使用。国立云林工专改为National Yunlin Polytechnic Institute,简称NYPI。

1997年升格为技术学院,将校名改为“国立虎尾技术学院”

1999年余政光校长任南开技术学院董事长,由陈丰村教务长代理校长职务。10月,林见昌博士接任了第三任校长。

2001年该校提出改制科技大学之申请,教育部同意筹备一年。

2003年教育部决议通过改名科技大学之申请,呈报行政院并奉淮,自此校名更改为“国立虎尾科技大学”。

2004年改名为“国立虎尾科技大学”。英文校名初为National Hu-w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NHUST;翌年英文校名改称National Formosa University,简称 NFU。

2005年林见昌校长任期届满,教育部核定教务长蔡永利教授担任代理校长。

2006年林见昌博士退休,由林振德博士接任第四任校长,并遴选蔡永利教授担任行政副校长。2007年2月借调国立交通大学李安谦教授担任学术副校长。往后校方为了提升虎科大的国际视野与互动性,比过去更为积极发展产学合作、国际学术交流等,跟国内数家厂商签约产学合作,以及跟日本、美国等校签订姊妹学校,也举办学术演讲、国际性与全国性研讨会,加强国际学术互访。

2011年获行政院同意设置新校区,筹备处于10月25日揭牌。

2012年行政院同意拨用土地17.181公顷,在虎尾高铁特定区建设新校区。

2013年林振德退休,由觉文郁接任第五任校长,并遴选沈金钟教授担任副校长。

2018年因应政府政策,预计与包括昔日三大工专(另二所为今台北科大高雄科大)等9所学校重启五专部,将设立“精密机械工程科”(新五专),开启精密机械工程科与p-tech的国际教学模式合作。尔后因应AI时代来临,资讯工程系于2020年设立五专部“资讯工程科”。 [3]

Remove ads

历任校长

更多信息 任别, 姓名 ...

学院系所

更多信息 工程学院 ...
更多信息 电机资讯学院 ...
更多信息 管理学院 ...
更多信息 文理学院 ...

研究单位

更多信息 研究单位 ...

学校象征

校训

  • 诚:诚心诚意 诚实不欺
  • 正:正直为人 正当行事
  • 精:精准明确 精业湛成
  • 勤:勤劳俭朴 勤学奋发[4]

校树

校方并没有规定以哪一种树作为校树,但是一般约定成俗以莿桐树作为校树。起因于校园内原有一棵百年莿桐老树,于虎尾糖厂1910年设厂时就已栽种。位于网球场旁的老树被视为虎科大象征之一,因此为了留树,校方刻意将球场围墙往后挪移兴建。

为突显出该树在虎科大校史发展中的重要性,校方特地邀请雕塑家李承昌、廖文荣、李颜辉,以百年莿桐树为主轴,创造“树的脉络”大型装置艺术,“初生”则置于树下,“转折”在综三馆前方,“卓越”位于综三馆左侧,旨在象征虎尾科大从“初生”历经“转折”迈向“卓越”,而“树的脉络”正是虎科大发展的轨迹。[5]

2007年5月,百年莿桐树因染上褐根病及幼蜂虫侵蚀,严重落叶,树干已被虫蚀成两半,几近中空,且一半树干已经倾倒坠地。林务试验所专家诊断结果是已经无可救药,校方为了安全起见决定将该树砍除,该树从此也被云林县政府列管的珍贵老树中除名。[6]尽管百年莿桐树已死,依然是虎尾科大意象之一。

Remove ads

校园环境

Thumb
原为台糖甘蔗田的虎尾科大操场
Thumb
虎尾科大喷水池

虎尾科大全校地总面积为20.6公顷,而学生人数共11,056人,每人使用面积约为0.0018公顷,相较之下,如国立台湾科大(原校地12.0781公顷)、国立台北科大(原校地9.3公顷)及国立高雄应用科大(原校地9.8公顷)借由征收及新购土地慢慢扩充校区,虎尾科大为国立科技大学中土地使用面积最低者[7],因校地被数条马路切割分区,建筑形势四分五裂,各学院与所系所的空间较为分散。现今虎尾科技大学正筹备扩大校地,设立高铁云林站特定区之兴中分部筹备处。

虎科大各科系皆设有系馆、专业教室等等,并有现代化校园互联网。校园依据马路切割分区,文化路两旁分别是第一教学区与第二教学区,第二教学区又隔着民主路与第三教学区相邻。

第一教学区面积是三个教学区中最大的,也是虎尾科大最早的校地。至今依然可见证到时代新旧变迁的交替,早期云林工专的痕迹仍在,近期虎尾技术学院的痕迹也显然可见,为虎尾科技大学之最核心的校区,大多数建筑均位于此,如: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红楼、绿馆、飞机馆、机械工程馆、行政大楼、教学大楼。另外,在景观餐厅建筑之一楼设有邮局,在第二校区设有书局。

第二教学区以工业科系为主,设有科技研究中心、电机馆等,而第三教学区则有最新建立的人文大楼、文理暨管理大楼。此外,还有游泳池网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田径场等等活动设施,不仅提供虎科大学生运动,还吸引附近许多民众来散步慢跑、休闲运动等等,为当地居民的运动场所之一。

早期校园设有围墙,与当地居民互动不高。后来,校方意识到学校与社区之间需要多加互动,让社区民众更亲近虎镇科大,于是将文化路两侧之围墙拆除改建。

学生宿舍不在虎尾科大校区之内,而是位于离校区约600米的云林县虎尾镇工专路103号上。宿舍床位总共2,118位,分为女一舍(582床)、男二舍(710床)、男三舍(826床)提供虎科大学生申请住宿,若申请人数过多将由电脑随机抽签分配。此外,学务处生辅组亦提供校外租屋资料供学生参考。男二舍与男三舍,每间住宿5人;女一舍每间住宿4人。宿舍区另设学习资源中心,内有数十台电脑供学生进行数位课程以及英语视听学习,也设有讨论区供同学自由讨论的互动空间,和自学区提供宁静读书空间。学生宿舍并设有森林区、健康步道、篮球场、立体停车场等,也成为当地居民的运动场所之一。

Remove ads

学生社团活动

社团分类

  • 学生会
  • 自治性社团
  • 服务性社团
  • 联谊性社团
  • 学艺性社团
  • 康乐性社团
  • 体能性社团

社团发展

Thumb
2009年 学生会返乡专车 摄于虎科大正门口
  • 1980年12月19日,最初创立学生社团“青年炬光社”,青年炬光社乃一服务性社团,成立宗旨乃在端正青年学生品德思想,饮水思源回馈社会乡里。青年炬光社除了社会慈善运动的参予和发声,也协助学校推动校园服务人员与各社团干部养成工作。
  • 1990年3月台湾发生野百合学运,让各大专院校开始正视学生意见,云林工专于该年成立学生代表会,开使校园活动有所谓的立法及监督权与原有行政权的学生活动中心并存,为全国专科学校首创,为学生会的前身。
  • 2002年学生活动中心改制学生会(全名:国立虎尾科技大学学生会)。次年规划设立行政中心、学生议会、评议委员会三个部会,分别代表行政、立法、司法功能;校内师生通常称行政中心为学生会。
  • 2012年12月5日台湾各地发生反媒体垄断运动,应外系大四学生趁拍摄毕业照之际,邀请时任校长及校内主管拍摄标语“反对媒体垄断 我在虎科 守护台湾”毕业合照。同月19日,学生自发性于四期大楼空地前举办“我在虎科,反媒体垄断!”活动,表达技职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热忱。[8]
  • 2014年3月18日台湾发生太阳花学运,虎科大学生于网络集结同好,另外校友协助下租用游览车北上立法院参与学生运动。[9]


Remove ads

校友

荣誉

  • 2007年5月21日,教育部公布“2006年度技专校院评鉴结果”,虎尾科大有22个单位获得1等,包括总体行政类一等,3个学院1等,以及18个系所1等,而有2个单位获得2等,一等的比率高达91.66%,为被评鉴的科技大学中排名最佳。[15][16][17][18]
  • 2013年获教育部“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划”计6000万补助[19],2006 至2012年间均获教育部“技职校院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补助,,2006年表现优异,获新台币7千万元的补助,补助金额与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相同,为被获补助的科技大学中第二佳。[20][21]
  • 虎尾科大在技术移转件数及金额上挺为丰硕。2006年教育部推动技专校院产学合作计划,虎尾科大件数14件,核定金额7,360,000新台币,为技专校院中最多。[22],而在2002年─2005年,技术移转收入为技专院校第二。[23]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