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虞君质

藝術家、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虞君质(1912年—1975年),台湾文化名人,学者作家评论家,善鉴赏,工书法。名,字君质,以字行,浙江鄞县[1]

生平

1912年,生于浙江鄞县[1]。早年在北平(今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研究[1]。曾赴日本留学,获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文学部学士[1]

曾任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专员。是上海美术会常务理事。曾任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曾参加中华民国教育部巡回教育戏剧队,担任队长[1]。1948年,在上海期间,曾担任著名的《美术年鉴》编辑团队的主任委员,而《年鉴》是民国文化史巨著。

1949年移居台湾,是台湾50年代60年代最重要文学评论家、文学理论家之一[1]。曾主编张其昀创办之《文艺月报》,是战斗文艺理论的主任建构者[1]。曾任教于台湾、香港,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立台湾大学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是台湾现代美术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2]。捍卫现代诗的创作[3]

是台湾《文艺创作》(月刊)第61至68期主编[4]。1954年1月,成为《文艺月报》主编。是“八俦书会”的顾问[5]

1975年11月,病逝于台湾,享年64岁[1]

Remove ads

家庭与轶事

是国民党大老张道藩的密友和支持者[7]

代表著作

代表著作主要是文艺理论[1]

  • 《天才与人力》(文艺理论代表作)[1]
  • 《中国美术史论集》
  • 《美术丛刊》虞君质, 谢赫 编著
  • 《艺术概论》
  • 《艺苑精华录》

参考资料

  • 《紫檀与象牙——当代文人风范》,Page 94,师范 著,2010年

参考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