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血小板输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血小板输血,输血的成分又称为血小板浓缩物,预防或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功能不佳患者的出血[1]。接受癌症化疗的患者较常发生这样的情况[1]。若血小板浓度低于 10 x 10 9 /L 的患者,常需要预防性输血[2]。在出血患者,在低于 50 x 10 9 /L 时就常会考虑输血[2]。在输血小板前,建议进行血型配对(ABO、RhD)[2]。然而,由于无法取得匹配的血小板,经常使用不匹配的血小板[3]。由静脉注射输血[4]。
副作用包括过敏(如过敏性休克) 、感染和肺损伤[2]。血小板的保存温度较高,因此细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2]。血小板可以由全血或分离术产生[1]。可以保存五到七天[1]。
血小板输血在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开始用于医疗[1] [5]。名列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6]。有些血小板浓厚液中的白血球已被分离后部分去除,或经过伽马射线照射,处理后有益于特定族群[7]。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