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袁洪愈

明朝政治人物(1516-1589)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袁洪愈
Remove ads

袁洪愈(1516年—1589年),字抑之,号裕春[2]直隶苏州府长洲县赭墩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丙午解元,联捷丁未进士。万历年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安节

事实速览 袁洪愈, 籍贯 ...

生平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应天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二十六年(1547年)联捷丁未科进士。兵部观政,授中书舍人,升礼科给事中。他弹劾检讨梁绍儒阿谀攀附权贵,文选郎中白璧揽权卖官,尚书万镗、侍郎葛守礼没有尽到督察下属的职责。明世宗下诏痛责万镗、葛守礼,将白璧投入诏狱,梁绍儒被贬出京城。梁绍儒是大学士严嵩的亲信,严嵩因此大怒,授意吏部尚书吴鹏,将他调出京城,担任福建佥事[3]。此后历任河南参议[3]、山西按察司井陉兵备道副使[3]。嘉靖四十年,担任山东提学副使[4];嘉靖四十二年,担任湖广布政使司左参政[5],均以清正廉洁著称。严嵩垮台,世宗召他担任南京太仆寺少卿[6]。嘉靖四十四年,担任南京鸿胪寺卿[7]。嘉靖四十五年,担任南京太仆寺少卿。隆庆元年,担任南京太常寺卿[8]。隆庆五年(1571年),因病回乡[9]

万历十一年,出任原职[10]。同年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升右都御史,负责南京翰林院事务[11]。万历十二年,担任南京礼部尚书[12]。南京御史谭希思上奏抨击宦官、外戚,并请求遵循旧制,在内阁设置丝纶簿,在宫门设置铁牌。神宗下诏指派南京都察院负责勘查、问讯,打算以诬陷、期满罪名处理谭希思。袁洪愈已经改任别职,代替他的人还没到任,于是他详细陈述谭希思意见,在王可大《国宪家猷》和薛应旗《宪章录》两书中都有记载。神宗认为他的依据不是朝廷颁布的制书,仍然降下谭希思职务。不久袁洪愈上奏请求禁止私自拜见显贵,并极力陈述屯田荒废的害处,请求商人依法承担盐售,以免内地急速运送。朝廷讨论后都予以施行[13]

万历十五年(1587年),任南京兵部尚书[14],改南京吏部尚书[15],同年冬辞职,加太子少保致仕。袁洪愈为官四十余年,住所不曾增加一根椽木,出入朝廷均徒步而行。七十四岁去世,应天巡抚周孔教捐款将其安葬。赠太子太保,谥安节[16][17]

Remove ads

家族

祖父袁昂。父袁雯,赠河南右布政使。母皇甫氏,赠夫人。兄世恩、世忠;弟洪志。子袁一鹗,以荫,官治中。𫗴粥不继而死。袁一鹍,生员。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二百二十一》,出自《明史

参考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