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齐天大圣I
無綫1996年電視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游记》(英语:Journey to the West),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古装著名神话电视剧,29周年台庆剧,1996年11月18日在翡翠台首播,1998年在明珠台首次以粤语及英语双语重播,2000年、2003年、2012年在翡翠台重播,2014年在TVB星河频道重播,2020年2月20日至4月1日在TVB经典台重播。中国大陆湖南卫视引进名为《齐天大圣I》。[1]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5年8月7日) |
Remove ads
选角
据编剧叶广荫于网站“编审有话儿”述,起初编剧张华标属意古巨基饰演,另一边戏剧总监梁材远原意吴家乐饰演,但叶本人希望孙悟空由张卫健接演,而本剧监制也觉得可行,但在确定前张卫健起初并不想回港拍摄,因为他刚刚在台湾走红,担心离开台湾后会遭歌迷摒弃,像以前香港的影迷一样。但经过电视台多次邀请和胞弟说服之后答应。至于猪八戒第一人选原为吴孟达,但因为档期问题而辞演,而改由黎耀祥饰演。至于沙僧一角则由麦长青饰演。而令监制最烦恼的一角唐三藏,因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演员饰演而悬空,直至监制找来在亚视担正《郎心如铁》、《九王夺位》、《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江华到无线,不少曾效力友台的无线幕后人员皆认为以其演技,足以饰演慈悲为怀的唐三藏,最后唐三藏一角铁定江华饰演。
剧集未播出前,无线内部只少许看好,但重视度不如同年台庆剧《新上海滩》(《新》翻拍1980年旧版,而且请来了首席小生郑少秋及久未拍剧的郑裕玲主演,但没有多大反响)。然此剧收视击败《新》,而且夺得全年收视第一。
Remove ads
演员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歌曲
台湾播出版
本剧与原著相同之处
在中国影视作品中首次呈现“唐太宗地府还魂”、“袁守诚与泾河龙王打赌”、“泾河龙王更改施雨点数触犯天条”、“魏征梦中斩龙”的情节,相比与中国央视版《西游记》剧情遗漏,在本剧中这些剧情均已完整展现。
剧中犯驳之处
剧中各角色均以庙号“唐太宗”)称呼唐朝皇帝李世民,然而中国皇帝于驾崩后才有庙号。
剧中的唐三藏多次念《心经》,惟《心经》乃是唐三藏取经后所翻译的梵文佛经。
剧中(第11集),梦魔话〝呢一餐,马骝,臭和尚,肥猪肉,满汉全席,我地食硬〞,然而〝满汉全席〞为清朝宫廷料理。
剧中(第16集),沙僧提到猪八戒以猪扮死,就好像“狸猫换太子”,然而“狸猫换太子”是宋朝初年发生的。
剧中孙悟空扮成书生念情诗,曾念出北宋女诗人李清照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剧中猪八戒多次念出“多情自古空余恨 此恨绵绵无绝期”,惟此两句的创作者(清代魏子安及中唐的白居易)当时均未诞生。
原著《西游记》中西与海怪同行三太子是因为误吞唐僧的白马坐骑,之后被观音菩萨点化才成为白龙马。剧中西与海怪同行三太子因为要躲避孙悟空的追杀而变成白马,之后被观音菩萨点化才成为白龙马兼唐僧的坐骑,与原著不同。
评价
《西游记》是无线电视于1990年代末期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此剧首播时创下高达44点的收视纪录,为1996年全年十大香港电视系列剧中排名首位,保持(自1992年起计)历年十大最高收视第七位(平均36点)。此剧在香港被誉为由《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中的经典。此剧演出之部分演员亦因为是次演出而人气急升,包括当中四大主角,尤其是令张卫健在香港再度爆红。此系列(包括《西游记(贰)》)亦为黎耀祥的成名作品。
《西游记》在1997年壹电视大奖十大电视中为第一位,而张卫健也获1997年壹电视大奖十大电视艺人第三位和1999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 最难忘男主角。
本片播出时在香港大热,普遍受到小童及年轻人的喜爱,当中张卫健始创的名句“呦!打妖精!使乜惊啊!”(粤语)(“唷!打妖精!有什么好害怕的!”)成为当年香港人的口头禅。但部分家长批评此片其中的口头禅代表动作有挑衅性,而不准自己的子女观看。
轶事
影碟发行
以下影碟发行由电视广播(国际)有限公司授权:
香港发行代理商现代音像(国际)有限公司于2001年推出发行了《西游记》VCD影碟零售版本,此影碟将已播放的集数并制作成20只碟版本,每只碟跟电视剧的每集片长约60分钟一样,设有粤语及国语发音版本并配上繁体中文字幕。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