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见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見惑
Remove ads

见惑佛教术语,邪心观理,名之为见,见烦恼者,谓五利使和五钝使。见谛所断,合三界(欲,色,无色)四行(苦,集,灭,道)共八十八使。与其对应的是思惑,共称见思惑,即烦恼障的内容[1]

概述

  • 主要指见道所要破除的烦恼,所以又称作见所断烦恼。
  • 三界见惑共有八十八种,称为见惑八十八使。八十八使中之五种惑(又名五钝使),是得禅外道,于五见上,所起之邪三毒(又名背上使),见惑所摄,不同思惑中之正三毒。
  • 欲界之苦谛下,有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十惑。
  • 欲界集谛下,有贪、瞋、痴、慢、疑、邪见、见取见等七惑。
  • 欲界灭谛下,有贪、瞋、痴、慢、疑、邪见、见取见等七惑。
  • 欲界道谛下,有贪、瞋、痴、慢、疑、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八惑。
  • 欲界四谛,共有三十二使见烦恼。
  • 色界无色界于四谛下,各除瞋,因此,色界,无色界,各有二十八使,合计三界,见烦恼共有八十八使。

表格

更多信息 三界, 四谛 ...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