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解脱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解脫道
Remove ads

解脱道,佛教术语,有四种不同意义的用法:

  1. 佛教以修戒定慧为得涅槃解脱的道路,如《解脱道论》中定义为:“此解脱道为得解脱[1],是具足道,以戒定慧解脱道。”
  2. 部派佛教修行理论的位阶,如世亲俱舍论》定义:“[2]
    1. 加行道(prayoga-mārga),谓从此后无间道生。
    2. 无间道(ānantarya-mārga),谓此能断所应断障。
    3. 解脱道(vimukti-mārga),谓已解脱所应断障最初所生。
    4. 胜进道(viśesa-mārga),谓三余道[3]
    • “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或复道者,谓求所依,依此寻求涅槃果故。解脱胜进如何名道,与道类同,转上品故,或前前力至后后故,或能趣入无余依故。”[4]
  3. 大乘佛教理论中,佛法修行的两个主要法道:
    1. 解脱道,内容即是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缘觉道以及声闻道的修行,灭除众生所有能障碍生死的烦恼(即烦恼障),而得解脱的智慧,能证涅槃果,不受后有;
    2. 菩萨道,菩萨道断所知障,灭除习气,得一切种智,证无住处涅槃(梵语 apratisthita-nirvāna)。
  4. 金刚乘佛教中,两种不同类型的修行道:
    1. 方便道(藏语 thabs lam),方便道包含了观想本尊生起次第那洛六法密续瑜伽圆满次第[5]
    2. 解脱道(藏语 grol lam),依止观二道求证心性本净、修习空性解脱道,如显教大手印(实住大手印)[6]大圆满
Remove ads

注释与引用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