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丰滨乡
臺灣花蓮縣的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丰滨乡(阿美语:Fakong;噶玛兰语:Bakung;撒奇莱雅语:Bakung),旧称“猫公”,位于台湾花莲县东部,为花莲县唯一全境位于海岸山脉以东的乡镇。北接寿丰乡,西隔海岸山脉与光复、瑞穗两乡毗邻,东滨太平洋,南衔台东县长滨乡[1]。乡内人口约有4千多人,是花莲县人口最少的行政区,主要原住民族有阿美族、噶玛兰族与撒奇莱雅族,占全乡人口的八成左右[2],地方通行语为阿美语、噶玛兰语[3]与撒奇莱雅语[4]。
丰滨乡是阿美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荷西时期已有相关的文献记载,1875年清廷开山抚番时期后,始有汉人入垦,随后又因加礼宛事件的发生,而有噶玛兰族的移入,整体呈现族群多元化的样貌[2]。经济产业以农业与渔业为主,有水稻、槟榔、柑橘类等农作物。交通主要仰赖南北贯穿全境的台11线,另有台11甲线(光丰公路)与花64线(瑞港公路)可向西分别连接海岸山脉另一侧的光复乡与瑞穗乡[5]。境内有石梯坪、芭崎瞭望台、北回归线游憩区等主要的观光景点。
Remove ads
历史
丰滨乡旧称“猫公”,境内拥有许多原住民部落,由南到北分别有纳纳、港口、大港口、猫公、新社、加路兰等部落。
1909年,花莲港立厅,丰滨地区划入大港口区,由花莲港厅直辖,大港口区辖有9个庄社[6]。1916年,大港口区改名为“猫公区”[6]。1920年,猫公区改名为“新社区”[6]。1937年,新社区改制为“新社庄”,属花莲港厅凤林郡[6]。
地理
丰滨乡位于花莲县东部,东滨太平洋,西以海岸山脉与凤林镇、光复乡、瑞穗乡、玉里镇毗邻,南衔台东县长滨乡,北端连寿丰乡[1]。全乡地处海岸山脉东侧,海岸线长约数十公里,境内少数海岸为沙滩,其余多为陡峭岩岸地形,行政区域面积约162平方公里,其中人工开垦地约占7.8%,其余均为国有原野、林班地、河川地或海岸地区[1]。
丰滨乡人口在1966年达到最巅峰,约有14,600人,其后人口逐年外流[7]。而2018年系由于乡长选举引进幽灵人口之因素,致当年丰滨乡人口大幅增加[8]。
根据花莲县政府民政处统计,2024年底丰滨乡户数约1.7千户,人口约4.1千人,是花莲县人口最少的行政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丰滨村与矶崎村,2024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1,691人与397人。丰滨乡与花莲县其他地区相同,面临人口老化与少子化的问题,2024年底时丰滨乡人口的年龄构成中,有7.11%是0至14岁人口,67.06%是15至64岁人口,25.83%是65岁以上人口,老化指数约为363.05%,是花莲县幼年人口占比最低的行政区[9]。
Remove ads
政治
丰滨乡公所是丰滨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丰滨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花莲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丰滨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4课2室等6个内部单位及3个附属机关[13]。
丰滨乡民代表会是丰滨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丰滨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丰滨乡民代表会共有7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1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6席平地原住民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14]。
|
Remove ads
教育
- 花莲县立丰滨国民中学
- 花莲县丰滨乡新社国民小学
- 花莲县丰滨乡丰滨国民小学(阿美族圣山Cilangasan实验学校)
- 花莲县丰滨乡港口国民小学
- 花莲县丰滨乡静浦国民小学
医疗
- 卫生福利部花莲医院丰滨原住民分院
交通
旅游
文化设施自然景观 |
文化资产遗址
神社
民俗
传统工艺
|
花莲县政府公告矶崎海域、芭崎海域为易发生溺水地点[17],即便陆地拓为矶崎海滨游憩区,时有凶猛长浪侵袭、掏空路基。游人应远离岸边、严禁戏水。[18]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