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贾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贾坚(?—358年),字世固勃海郡人,后赵前燕军事人物。

事实速览 贾坚, 出生 ...

生平

贾坚祖父、父亲皆为臣。他少年时重视气节,曾为后赵的殿中督,能臂开三石之弓,后来不齿冉闵的作为而还乡,坐拥部曲数千家。慕容评曾遣人去勃海招降,但当任章武太守的贾坚始终不降,直到东晋永和六年(350年)九月在战场上被慕容评俘虏才投降[1][2][3]

慕容儁慕容恪都欣赏降将贾坚的才能[4]。有一次,慕容恪命令贾坚射一头距离百步之外的来测试他的弓术。当时已六十多岁的贾坚说年轻时射不中,老时就可射中。慕容恪听了大笑,贾坚便射两箭,一箭擦背而过,一箭贴肚而过。慕容恪问还能射中吗?贾坚回答说射箭所重视的在于以不中为奇,要射中有何难?就一发射中牛。观众都很佩服[5],这正是成语“附肤落毛”的由来[6]

之后,慕容儁贾坚乐陵太守,管理高城[7]。在任时,贾坚在东晋永和七年(351年)十一月,阻止逄钓组织众人叛燕[8]

东晋升平二年(358年)十二月,徐、兖二州刺史荀羡趁燕人防备空疏之机,率军向泰山郡山茌进攻。当时在山茌县驻兵、时任泰山太守的贾坚,兵只有七百多人,晋军则有十倍之多。部属皆劝贾坚固守,但他认为要出战才有胜算,便身先士卒,与部属杀敌千人再回城。敌军攻城,贾坚命部属逃命,自己则骑马立于城门桥上,拿弓朝左右方射击,晋军无不应弦而倒。最后晋军把桥弄塌,贾坚跌落被擒[9]

荀羡想用民族大义来招降贾坚,便说贾坚祖父、父亲明明都是晋臣,质疑贾坚自己为何甘愿被胡人统治?贾坚回答:“晋自弃中华,非吾叛也。民既无主,强则托命。既已事人,安可改节!吾束脩自立,涉赵历燕,未尝易志,君何匆匆相谓降乎!”荀羡又再责备,贾坚就怒骂。荀羡遂命令把贾坚绑在外面淋雨。数日后,贾坚就悲愤去世[10][11]

前燕青州刺史慕容尘派遣其司马悦明救援,大败荀羡,收复山茌。慕容儁以贾坚之子贾活为任城太守[12]

Remove ads

评价

  • 柏杨柏杨版资治通鉴》:“贾坚先生的反驳义正词严,当权分子当初卑鄙地抛下孤苦无告的人民,逃到江南,重享荣华富贵。偶尔派出一支脆弱的军队,俘虏了那些被遗弃的孤臣孽子,不但没有半点歉意,请求原谅宽饶,反而诟骂忘本,责备不肯投降。无能无耻,集于一身。荀羡先生的嘴脸正是东晋帝国流亡政权下所有官员的嘴脸,在这种嘴脸上,看不出复兴的火花,只看出堕落的幽灵。”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