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跨栏

田径运动项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跨欄
Remove ads

跨栏跑,常简称跨栏,是田径运动中的一类径赛项目,运动员在奔跑过程中需连续跨过间距相等的栏架。跨栏跑于19世纪形成正式的体育项目,之后不断发展、定形。目前奥运会田径赛事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正式比赛项目有男子110米栏,女子100米栏,男子、女子400米栏

Thumb
1968年奥运会跨栏比赛

历史

Thumb
老式跨栏动作分解图,艾蒂安-朱尔·马雷绘制。运动员前腿膝盖弯曲。现代选手已弃用此技术动作
Thumb
1900年奥运会110米栏冠军阿尔文·克伦茨莱因跨栏动作分解图,艾蒂安-朱尔·马雷绘制。克伦茨莱因是许多现代跨栏跑技术的先驱[1]
Thumb
早期栏架的侧面为倒T型
Thumb
现今使用的L型栏架

现代意义上的跨栏跑运动可能发源自19世纪早期的英格兰伊顿公学于1837年举办了该项赛事。当时的运动员尚采用跳过栏架的动作,大量动能花费在垂直方向上。1885年,牛津大学阿瑟·克鲁姆英语Arthur Croome革新动作,使用前腿伸直的方式跨过栏架,以保持前冲的动力,为现代跨栏跑技术奠定基础。1935年,栏架的设计出现了重大变革,受到些许冲击力即可向前翻倒的L型栏架取代了牢固的Ʇ型栏架,沿用至今。[2][3]

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男子110米栏就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此后,其他小项陆续进入奥运会世界田联国际赛事。[4][5][6][7]

更多信息 项目, 奥林匹克运动会 ...
Remove ads

项目

目前常见的跨栏跑项目分为两类:直道跨栏(60米、100米、110米等)和400米栏。不同项目之间,除总距离以外,栏架高度和栏间距离也有区别,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别之间也都有差异。[8][9]

更多信息 项目, 栏架个数 ...

跨栏跑发源于英国,因此最初距离采用英制的120,后被改造为110米。当今国际赛事普遍采用公制,但也有部分英制的因素保留下来,如男子直道跨栏的起点到首栏距离为13.72米,来自英制15码;栏间距离9.14米,来自英制10码。栏架的五种高度分别来自英制30、33、36、39、42英寸[1][10]

Thumb
哈里森·迪拉德在100米、110米栏和4×100米上摘得四枚奥运金牌

由于直道跨栏和400米栏的栏架高度和栏间距离都相差甚大,因此鲜有选手兼长这两类项目。直道跨栏选手更倾向于兼项100米跑(20世纪60年代以来亦不常见),400米栏选手则更倾向于兼项400米跑,特别是参加4×400米接力[4]

更多信息 选手, 性别 ...
Remove ads

接力

由于栏架的设置有固定要求,400米栏接力赛难以开展,而直道跨栏接力赛采取往返的形式。一、三棒占据一条跑道,从一个方向出发,二、四棒占据另一条跑道,从对侧出发;四位选手均可使用起跑器英语Starting blocks;不使用接力棒。男子接力的单趟距离和栏架设置同男子110米栏;女子接力同女子100米栏;男女混合接力的单趟距离为110米,男选手的栏架设置同男子110米栏,女选手在女子100米跨栏跑栏架设置规定的基础上,在最后一栏至终点线之间增加10米。[11][12]

规则

Thumb
2011年世锦赛110米跨栏决赛,戴龙·罗伯斯的手臂阻碍了隔壁赛道的刘翔,被判取消资格

跨栏比赛均在赛道内进行,选手不得故意离开赛道以获利。选手必须从栏架(所在水平面)上方越过栏架,不得从两侧绕过,或从下方穿过。选手不得故意用手推倒,用身体撞倒,或用前腿踹倒栏架。选手亦不得故意阻碍其他选手。[8]

选手在非故意、没有获利的情况下碰倒栏架,并不会被取消资格[8]在过去,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碰倒栏架,其成绩将失去成为纪录的资格。1932年奥运会400米栏决赛,鲍勃·蒂斯德尔以51.8秒的成绩夺冠,但因为碰倒了最后一个栏架,所以世界纪录归属于亚军格伦·哈丁的52.0秒。[13]

在跨越栏架时,选手常常要伸展双臂,因此碰撞或阻碍其他选手的情况相当常见。[8]2011年世锦赛110米跨栏决赛,刘翔在领先的情况下被戴龙·罗伯斯打到手臂,失去平衡后撞上最后一个栏架,最终第三个撞线;罗伯斯第一个撞线,后被判取消资格。[14]2019年世锦赛110米跨栏决赛,奥马尔·麦克劳德大幅度侵入奥兰多·奥特加的赛道,最终摔倒在奥特加的赛道上,未能完赛;奥特加第五个撞线,但获补发铜牌。[15]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