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辛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辛昂(?—?),字进君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生平

辛昂年仅数岁时就有成年人一样的志向,有善于看相的人对辛昂的父亲辛仲略说:“您的家族虽然世代担任高官,但是名德富贵,没有超过这个孩子的。”辛仲略也看重辛昂的志气,认为看相人说得很对。辛昂虚岁十八时,侯景征辟他出任行台郎中,加号镇远将军。后来侯景归附西魏,辛昂也因此归附,出任丞相府行参军大统十四年(548年),朝廷追论辛昂归附的功勋,封为襄城县男,食邑二百户,辛昂又转任丞相府田曹参军[1][2]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尉迟迥伐蜀,辛昂受招募从军。蜀中平定后,辛昂以军功出任辅国将军都督。尉迟迥上表朝廷请辛昂出任陇州长史,兼领龙安郡太守。陇州山谷环绕,原来的百姓桀骜不驯。辛昂的威严和恩惠远近闻名,官吏和百姓畏惧敬爱他。尉迟迥认为辛昂善于行政,又上表朝廷请求辛昂代理成都县县令。辛昂到了成都县,马上与儒生们祭祀文翁学堂,一起宴饮。辛昂对儒生们:“为人子要孝顺,做人臣要忠诚,做老师要严格,做朋友要讲信用,做人的原则就应该如此。如果不是这样去做,怎么可以成名。各位应该自勉,能够成就美誉。”辛昂言辞恳切,道理精到,儒生们深为感动而明悟,回去后告诉父老乡亲们说:“辛君如此教导劝诫,不可以违背。”于是成都县市井安然,都服从辛昂的教化。辛昂升任梓潼郡太守,进位帅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北周六官建立后,辛昂回朝出任司隶上士,袭爵繁昌县公[3][4]

周明帝宇文毓初年,辛昂出任天官府上士,加大都督武成二年(560年),辛昂出任小职方下大夫,治小兵部。保定二年(562年),辛昂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转任小吏部。保定四年(564年),北周东征北齐,辛昂与大将军权景宣攻克豫州,以军功获赏赐布帛二百匹[5]

当时益州富饶,是国家的财政来源。沿途艰险,经常被盗贼所困扰。周武帝宇文邕诏令辛昂出使梁州益州,民政和军务都委托辛昂决定。辛昂安抚训导荒凉蔽塞地区的百姓,安置城镇,数年内,治安好转。天和元年(566年),陆腾讨伐信州的蛮族,很长时间没有攻克。周武帝诏令辛昂从通州渠州等地运输粮草供给陆腾。当时临州、信州、楚州合州等地的民众很多参与叛乱。辛昂以利害关系进行劝说,归附者很多。辛昂于是命令老弱运输粮食,壮年参加作战,民众都愿意为辛昂效力,没有怨恨的。辛昂出使返回后,又遇到巴州万荣郡百姓反叛,围攻郡城,断绝山路,辛昂对自己的同伴说:“叛徒凶恶,暴乱到了如此地步!如果向上报告,也许会拖延十天一个月,孤城没有救援,必定会沦陷敌手。要救身边溺水的人,怎么能远求越国的人。如果对百姓有利,可以专断。”辛昂于是在开州通州二州招募得三千人,日夜兼程,出其不意。辛昂又下令部下都唱起中原的歌曲,一直向叛军营寨前进。叛军没想到有军队来进攻,认为是大军前来救援,于是望风瓦解,万荣郡得以安定。北周朝廷对辛昂随机应变解救万荣郡之事加以奖励,诏令梁州总管、杞国公宇文亮当即在军中赏赐辛昂奴婢二十人、丝绸四百匹。宇文亮又以辛昂在宕渠一带威信很高,于是上表请求任命辛昂出任渠州刺史[6]。辛昂很快转任通州刺史。辛昂真心信义待人,非常得少数民族的欢心。任期届满之后辛昂回到京城,少数民族的首领都跟随辛昂前往京城朝拜。因为辛昂普施教化于少数民族和汉族,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7][8]

当时晋公宇文护执政,辛昂逐渐受到宇文护的亲近,周武帝因此很是讨厌辛昂。等到宇文护被杀后,辛昂被加以杖击,因此而死[9][10]

Remove ads

家庭

祖父

  • 辛文□,北魏□威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太常卿、秦州刺史、许昌侯[11]

父亲

  • 辛仲略,北魏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侍中、秘书监、□□将军、南雍州刺史、广州刺史、繁昌公[11]

兄弟

  • 辛义良,北周纯州别驾、隋朝汝州长史[11]

子女

  • 辛弘纳,隋朝博平县县令、繁昌公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