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农塲餐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農場餐廳
Remove ads

农塲餐厅曾是香港港式西餐厅,由陈兴涛创办,曾多次全线结业。首次结业多年后于深水埗九江街重开,并涉及多宗法律纠纷,包括无牌经营、诈骗式投资计划及违法卖酒等问题。该餐厅的经营模式备受争议,其创办人亦因财务问题及行为怪异而屡遭批评。创办人陈兴涛更因涉嫌以农塲餐厅为名经营庞氏骗局而遭到证监会检控,被罚款并勒令停止违规行为。此外,餐厅更曾因食物质素问题,与艺人余德丞爆发“劣食片”风波,引发公关灾难。该餐厅涉嫌无牌卖酒,非法经营,其卫生情况极度恶劣,最终结业。

Thumb
九江街农塲餐厅

历史

农塲餐厅由陈兴涛及其他股东于1987年合资75万港元创办,首家分店设于中环威灵顿街。餐厅供应经改良的简单西餐,标榜所有食物不含味精,第一代的农塲餐厅主要提供套餐,价格大众化,并以罗宋汤牛扒闻名。

全盛时期,农塲餐厅规模扩展至48家分店,雇员达1,300人,每日营业额接近20万港元。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后,陈兴涛因资金周转问题,最终无法维持营运。当时陈兴涛以为事件很快会过去,私人担保向银行借贷取得一笔流动资金,以支付租金及员工薪酬,继续经营。但一年后资金耗尽,生意无法维继,亦直接令陈氏于今后负债累累。农塲餐厅结业潮旋即开始,48间分店极速先后结业。1999年,油麻地普庆广场分店拖欠超过100万港元租金,被业主鹰君集团入禀高等法院申请清盘,并申请陈兴涛个人破产。农塲餐厅有限公司于2001年3月被法庭颁令清盘。陈兴涛其后转做售卖儿童书籍生意。

2008年,陈兴涛重新开设“农家意粉”,但因经营困难,至2015年再度结业。

2021年,他于深水埗区的九江街及长沙湾道再次重开农塲餐厅,但被指无牌经营,并面临财务困难。陈兴涛兼任二手衫裤售卖,并取名“农场时装”,以筹措足够款项缴交该无牌食肆的电费,但事与愿违,及后数次被中华电力停止电力服务。长沙湾道分店于2023年结业,九江街分店则至2025年农历年初七结业,至此农塲餐厅再无分店,但陈兴涛表示农塲餐厅依然“形而上”存在。

2024年6月,陈兴涛表示深水埗九江街店铺将快结束营业,为寻找出路,而找合作伙伴,对象曾经有屯门刀削面, 农塲餐厅陈兴涛竟亲身到屯门一品刀削面店铺,并在已落闸的闸外贴上黄色大字报,配以经典红色记号笔,“卢先生︰若有份运!能为此店重开作协力的话,联(联)我农塲餐厅陈兴涛”虽然文句不通,但大概意指希望能帮忙为一品刀削面重开一事作协助,并指可以联络他本人。农塲餐厅的Facebook亦发文表示“向生物体(网民)作孽下的悲剧,提出关心和协助,在父亲节这(这)天,让天下失去父爱父教的生物体(网民)上一堂课。”

2024年12月,陈兴涛到元朗花甲粉店铺表示希望洽谈合作计划,并在该店享用一碗花甲粉。并且于翌日晚上于Facebook表示谈判破裂,更于元朗花甲粉Facebook专页内展开骂战。而花甲粉一方则表示陈兴涛享用花甲粉后未有付款。及后阵兴涛返回花甲粉店址表示要“找数”,但同时即场报警指花甲粉店涉嫌诈骗。

2025年2月,他正式结束最后一间农场餐厅的营业。辗转数日后与元朗下白泥菜农及粉岭蜜农合作,并于九龙城以短租形式兜售本地蔬菜及蜂蜜。[1]

Remove ads

初代(第1代)农塲餐厅之经营特色

初代农塲餐厅有一套特别的经营管理策略。陈兴涛禁止员工讲粗口,也禁止员工在厨房抽烟。餐厅的营业时间比一般餐厅短,这样使员工有更多休息及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员工亦要撰写工作日记,并在员工之间传阅。陈兴涛亦多次撰写文章,表述公司的经营方向及面对的问题[2] ,更曾把撰写的文章刊登在报章广告上。而农塲餐厅各分店的墙上、餐牌及餐垫纸上,都印有陈兴涛撰写的关于人生哲理等文章。

唯近代之农塲餐厅于2010年代重新开业后,陈兴涛开设农塲餐厅Facebook专页,发表《心窗日记》及《新资本主义》等短片内容,接近每日更新。而短片中常以“知识分子”及“香港大学毕业生”自居,但粗口横飞,更经常当众饮酒卖醉。陈兴涛表示他的思维无法被“正常人”明白。短片内容通常包括播放音乐、跳舞、讲粗口等行为;以及一些言不及义的说话。有网民怀疑陈兴涛出现精神问题,因为影片毫无意义之余,亦经常自打嘴巴,以今天的自己打倒昨天的自己。

违法投资计划与证监会检控

1999年,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成功检控农塲餐厅及其创办人陈兴涛,指控该公司非法发出未经批准的投资广告,诱使公众向该餐厅存款,声称可获“保证回报”。这种手法与典型的非法集资骗局相似,涉及误导投资者,并违反《保障投资者条例》第4条。

证监会调查发现,农塲餐厅于1998年至1999年间,大规模刊登40则误导性投资广告,并向公众派发宣传文件,鼓吹“高回报、零风险”的存款计划,承诺存款人可获固定利息回报。然而,这项投资安排没有任何实质投资项目支持,仅依赖新投资者的资金来支付旧投资者,完全符合庞氏骗局的特征。

法院裁决与惩罚

1999年6月1日,案件于西区裁判法院审理,裁判官裁定农塲餐厅及陈兴涛违反《保障投资者条例》第4条,罪名成立,判罚款87,000港元,并须支付证监会调查费用18,992港元。法院认定,该投资计划属无牌经营投资业务,且存在明显的欺诈性质,若不及时制止,极有可能导致更多投资者遭受损失。[3]

与典型庞氏骗局的相似之处

根据证监会调查结果,农塲餐厅的投资安排具备典型的庞氏骗局特征:

  • 1. 高回报承诺:向投资人保证存款能获得“固定回报”,但无具体投资计划。
  • 2. 资金流向不透明:未能提供具体的投资收益来源,资金流向完全不明。
  • 3. 依赖新资金填补旧资金:以新投资者的存款支付旧存款者的利息,类似庞氏骗局的运作模式。
  • 4. 无证监会许可:未获香港证监会批准,违反《保障投资者条例》。

由于这项计划在曝光前便被证监会查封,未能发展至全面崩盘的地步,否则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金融损失。

重开餐厅(第2代)

陈兴涛在2005年获法庭解除破产令后,计划东山再起,重新创办农塲餐厅[4]。2008年春,他已经在上水石湖墟市政大楼街市熟食中心重新开业,店名“农家意粉”,亦于2008年9月在葵涌广场开设第二间分店。[5]陈兴涛表示,他与数名旧同学已决意在禁任董事限期届满(2009年8月)后,在湾仔闹市开设“农家意粉”,等到餐厅赚的钱可以还清旧债时,才会重新起用以前“农塲餐厅”的名字[6]

无牌经营与法律纠纷

农塲餐厅多次涉及无牌经营,并因此面临法律处分。

2014年无牌经营案

2014年3月11日,农塲餐厅东主陈兴涛被控经营无牌食肆,于九龙城裁判法院被票控经营无牌食肆,陈兴涛承认控罪,两张传票分别判罚款3410元及3570元。陈兴涛求情指自己经济困难,更要借高利贷“过年”及维持生计。陈又称早前因滚油而受伤,过往工作4年中只休息4天,努力工作过活,希望裁判官轻判。[7]

2023年袭击YouTuber案

2022年12月7日,YouTuber 梁志恒前往九龙长沙湾九江街的一家餐厅进行拍摄。餐厅负责人陈兴涛因不满其录影行为,发生口角,并以手拍打梁志恒的手机,导致手机掉落地面及萤幕爆裂。警方接报后到场调查,并以刑事毁坏罪拘捕陈兴涛。陈兴涛在2023年11月9日于西九龙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被判罚款港币3,000元及向梁志恒赔偿港币2,700元。他其后提出上诉,案件编号为HCMA 434/2023。

2024年无牌售酒案

2024年4月12日,香港警方长沙湾分区杂项调查队于晚上约9时在区内展开突击行动,警方在长沙湾九江街发现农塲餐厅涉嫌无牌售卖酒类饮品,当场拘捕65岁的陈兴涛,陈兴涛涉嫌无牌售卖酒类饮品及藏有酒类饮品可作贩卖用途。警方在店内检获市值约4,000元的酒类饮品,并强调无牌售酒属严重罪行,一经定罪可被判罚款100万元及监禁两年。[8]

初审经过

被告陈兴涛被控于2024年4月12日在九龙长沙湾九江街135B号地下农场餐厅,无持有效牌照售卖酒类(即一支红酒)及管有酒类作售卖用途,违反香港法例第109章《应课税品条例》第17(3B)、46(1)及46(3)条。被告否认两项控罪,案件于2024年8月7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案件编号:2024年第2797号)审讯后,裁判官裁定被告第一项控罪(无牌售酒)罪成,判处罚款港币4,000元,而第二项控罪则罪名不成立。

初审裁定

控方传召一名卧底警员(编号26295)作证,指案发当日进行乔装行动,以顾客身份进入位于九龙长沙湾九江街135B号地下的“农场餐厅”,被告(陈兴涛)向警员表示“$100套餐包红酒任饮,但系要做咗朋友先”,随后警员支付100元,并应被告要求透过WhatsApp联络后,被告提供了一支红酒及胶杯,并替警员开瓶。警方随即表露身份拘捕被告。被告争辩涉案处所并非餐厅,而是用作学术研究、教育及餐厅仓库的私人场所,并指称警员当时是以朋友身份进入,而非顾客,因此不属于无牌售酒。然而,裁判官拒绝接纳被告说法,认为涉案处所设施及运作模式均属餐厅,而且处所亦有挂上“农场餐厅”招牌,被告声称该处所仅限朋友出入亦与事实不符。裁判官接受警员供词为可信可靠,裁定被告第一项控罪成立,罚款4,000元。

上诉内容及裁定

被告不服定罪及判刑,于2024年8月21日提交通知书提出上诉,理由包括涉案处所非餐厅、警员为其朋友而并非客人,以及其经济困难等理由。

2024年12月13日,高等法院原讼法庭暂委法官李俊文审理上诉,于2025年3月12日颁下判决。上诉法庭经考虑后认为,原审裁判官的裁定合理可信,并无原则性错误,上诉人的说法明显不符事实。上诉法庭同意裁判官裁定涉案处所实质为餐厅,警方证明被告无牌售卖酒类的证据充足,驳回定罪上诉。此外,上诉法庭考虑案情轻微(餐厅规模细小且涉案仅一支红酒)及被告经济状况,认为原审罚款4,000元并无明显过重或错误,维持原审判刑。

财务困难与多次结业

农塲餐厅因经营问题,多次结业并重开。

第二度结业 (2015)

2008年起,农家意粉先后开设五间分店,因经营不善致入不敷支,六年蚀过千万元,四间分店已先后结束营业,上水的最后一间分店,亦于2015年1月7日结束营业,陈兴涛扬言半年后筹措三百万元,再卷土重来[9]

第三度结业 (2020)

2020年5月,他在长洲重开“农塲餐厅”,但营运仅数日,于同月再度结业。

第四度结业 (2023)

2023年他在长沙湾道的分店于发生与艺人余德承YouTuber“9BoThew 胶保废”相关的食评风波事件后结业。

第五度结业 (2025)

2015年7月,他于深水埗九江街开设“农家意粉农家妹”餐厅,及后改为“农塲餐厅”。起初租用九江街135B及137号一共两相邻铺位,并于137号铺领有食品制造厂牌照,虽然如此,陈兴涛依然在137号及135B两铺位提供堂食。2023年,137号铺因欠租被业主收回,陈兴涛于是将农塲餐厅转移至135B号营运,但被网民发现该处所未领有任何食肆及食品制造牌照。2025年2月,他在深水埗九江街的无牌“农塲餐厅”结业。

近期经营困境

2021年,他将深水埗九江街的“农家意粉农家妹”重新命名为“农塲餐厅”。2023年11月,农塲餐厅曾被债主淋红油,陈兴涛亦公开表示财务困难,并称餐厅即将结业。[10]

争议事件

余德丞“劣食片”风波

事件经过

2022年,香港艺人余德丞与拍档在其YouTube频道上载了一条试食影片,内容批评农塲餐厅的餐点“难食”、“货不对办”,并形容该店的牛肋骨质素低劣、蒜蓉汁羊架意粉味道奇怪,整体食物水准极为不堪。该片段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大量网民留言表示认同,甚至有曾经光顾的食客指店内环境肮脏,食物质素参差不齐,与餐厅标榜的“高质西餐”形象完全不符。

陈兴涛的极端反应

面对余德丞的负评,农塲餐厅东主陈兴涛情绪激动,不仅公开指责余德丞“诋毁他多年心血”,更亲自到深水埗警署报案,声称余德丞的影片涉嫌诽谤及恶意中伤。此外,他还向小额钱债审裁处入禀,指控余德丞“诈骗”、“民事盗用场地”及“诽谤”,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然而,法庭最终裁定案件缺乏法律基础,认为余德丞的食评属于个人观感及言论自由范畴,并无任何欺诈或恶意诽谤成分,裁判官更形容案件“琐碎无聊”,当庭驳回陈兴涛的申索。[11]

公关灾难

案件审结后,陈兴涛并未接受判决,反而在农塲餐厅的Facebook专页上发表一系列带有攻击性的言论,指责余德丞“不懂欣赏高级料理”,甚至在帖文中以侮辱性字眼痛骂批评餐厅的网民,言论极具争议,导致更多人对农塲餐厅反感加深。该事件进一步加剧农塲餐厅的负面形象,餐厅最终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删除相关帖文,但仍无法挽回公众对其品牌的恶劣观感。[12]

资料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