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迈尼拉炮击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迈尼拉炮击事件
Remove ads

迈尼拉炮击事件芬兰语Mainilan laukaukset,俄语:Майнильский инцидент),也有文献翻译为“曼尼拉炮击事件”,为是一起发生于1939年11月26日的军事事件,事件中苏联红军炮击芬苏边界上的俄罗斯村庄迈尼拉俄语Майнило(邻近贝尔卢斯特罗维俄语Белоостров),并对外宣称攻击行为是由芬兰所为,且炮击造成了苏联方面的人员伤亡。经由这次假旗行动苏联成功制造了入侵芬兰战争借口,并于炮击后四天发动冬季战争[1][2]

Thumb
迈尼拉(Mainila)在卡累利阿地峡上的位置,图为战前的芬苏国界。

背景

苏联与芬兰间签有两项主要的互不侵犯条约,分别是1920年签订的《塔尔图和约》与于1932年首次签署、1934年更新延长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此外,两国亦均是国际联盟的成员[2]。就入侵芬兰一事上,苏联政府期望寻求一项正当的战争借口以合理化发动侵略战争的行为。早在同年8月底时,纳粹德国便自导自演了格莱维茨事件以为入侵波兰制造借口[1]。此外,苏联于1938年3月至1939年间举行的兵棋推演亦假定了在迈尼拉这个位于边界上的村庄发生的事件将会引发两国的全面战争[3]

事件经过

1939年11月26日,苏联红军向迈尼拉发射了七发炮弹,国界另一边的芬兰观测站观测到了其中三发。观测站人员估计炮弹大约在距边界800米处的苏联国土内爆炸[4]。事件发生后,芬兰方面提议两国共同调查原委,但遭苏联方面拒绝;后者更于11月29日断绝与芬兰的外交关系[5]

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安德烈·日丹诺夫的私人档案库中的文件强烈暗示整起事件均是由苏联官方一手策划,目的在于将芬兰描绘为发动攻势的入侵者[6]。芬兰方面则拒绝承担任何责任,宣称发动炮击的是苏联军队。驻扎在边界附近的芬军炮兵连的战争日志显示迈尼拉不在任何芬兰炮兵部队的射程之内;他们先前即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而撤往内陆[7]

苏联随后毁弃《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并于1939年11月30日向芬兰发动了冬季战争的首波攻势。

事件后续

事件发生后,芬兰方面随即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认为炮击当时没有任何一门芬军火炮或迫击炮有足够的射程能对迈尼拉实施炮击。芬兰元帅英语Field marshal (Finland)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早先已命令炮兵部队撤离边境[4]。芬兰边境警卫同时作证宣称他们听到炮声是从苏联那里传来的[2]

俄罗斯历史学家帕维尔·阿普特卡尔(Pavel Aptekar)在分析前苏联军事档案后发现事件发生时驻守在迈尼拉地区的部队并未回报任何人员伤亡,这使他认为炮击事件完全是苏军自导自演[8]

战后苏联最高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曾写道炮击事件是由炮兵元帅格里戈里·库利克所策划的[9]。1994年,时任俄罗斯总统鲍利斯·叶尔辛更进一步承认冬季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10]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