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迪尤拉语

尼日-剛果語系的語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迪尤拉语
Remove ads

迪尤拉语(又称朱拉语迪乌拉语,当地写作Julakan ߖߎ߬ߟߊ߬ߞߊ߲)属于曼德语族,主要通行于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马利,在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等国也有使用者。作为曼丁语群英语Manding languages的一支,它与班巴拉语关系最为密切,两者能相互理解,与马林克语英语Maninka language亦然。迪尤拉语是西非重要的通用语,无论作为母语或第二语言,使用人口皆达数百万。与其他曼德语支语言相同,迪尤拉语具有声调特征,书写系统可采用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恩科字母

事实速览 迪尤拉语,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一名迪尤拉语使用者同时说莫西语和迪尤拉语,录制于台湾
Remove ads

历史

“迪尤拉”(当地称"jula")一词原本并非族群称谓,而是曼德语族中对“商人”的统称,用以区分穆斯林商人与同地区非穆斯林农耕族群(主要是塞努福人)。后来逐渐成为班巴拉人曼丁卡人等经商族群的代称,其语言亦被统称为迪尤拉语。[3]与此同时,历经数世纪的族群融合过程,现代城镇如博博迪乌拉索、奥迭内与孔城的某些社群已将此称谓纳入其族群认同。[4][5][6]这些社群所使用的迪尤拉语变体具有共同特征,与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市集通行的通用语形式有所区别。[7][8][9]

后世亦将此词用于指称一种简化版的班巴拉语(源自马利),混杂马林克语元素,逐渐发展成广泛使用的通用语。[10]科特迪瓦的曼丁语母语者贬称此简化语言为“Tagbusikan”,而称自身语言为“Konyakakan”、“Odiennekakan”或“Maukakan”。随着数百万萨赫尔地区移民工人的涌入,科特迪瓦对通用语的需求促使迪尤拉语进一步普及。许多布基纳法索人在科特迪瓦习得此语言后,又将其传播回原居地。现今,科特迪瓦约61%人口、布基纳法索约35%人口(主要分布于南部与西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迪尤拉语。[3]

Remove ads

音系

辅音

更多信息 唇, 齿槽 ...

元音

更多信息 前, 中 ...

七个元音音素可以延长 /iː ɛː ɔː uː/ 或鼻化 ɛ̃ ã ɔ̃ õ ũ/[11]

书写系统

恩科字母

恩科文字是为曼丁语言连续体创造的本土文字系统,由几内亚教育家苏罗马纳·坎特于1949年发明。如今,该文字已被纳入Unicode,方便在网上使用,但由于资金不足及法语的官方地位,这种字母的使用主要发生在正规教育以外,也未在街道指示牌等处得到系统性应用。

拉丁字母和正字法

在布基纳法索,迪尤拉语的正字法由国家语言委员会下的迪尤拉语小组委员会管理。1971年7月15日,国家迪尤拉语小组委员会成立[12],并于1971年7月16日开始研究制定迪尤拉语字母。一套字母系统于1973年7月27日公布,并在1979年2月2日正式确立。[13]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字母,如用于外来词的c, j,并替换了部分字母:sh改为sny改为ɲ[14]

更多信息 迪尤拉语字母, 音值 ...

在布基纳法索,迪尤拉语字母由28个字母组成,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在其正字法中,长元音以重复字母表示;例如,/e/写作e,而/eː/则写作ee。元音的鼻化则在元音后加上n表示;例如,/ẽ/写作en

虽然1973年曾建议标记声调,但实际上声调通常不标出。2003年发布的转写指南也没有重申这一建议。声调标记仅在词典编纂作品中使用。不过,为避免歧义,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标记声调。

例如:

  • a "他/她"(第三人称单数代词)
  • á "你们"(第二人称复数代词)
Remove ads

媒体应用

迪尤拉语出现于2004年电影《真相之夜》,该片由布基纳法索首位女导演凡塔·蕾吉娜·纳克罗执导。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